评价赵本山十大巅峰小品(这个小品才是赵本山的巅峰之作)(1)


1995年的央视春晚,小品《牛大叔提干》为“扯蛋”做下了一个经典的注脚——

想为村小学弄点玻璃做窗户的牛大叔,拿着乡长的批条来城里办事,却因外貌酷似自己要找的马经理,而被范伟饰演的胡秘书慧眼识中。此时恰有一桌客人要陪,牛大叔为了早点把玻璃弄到手,在胡秘书的威逼利诱下,顶着“被整上《东方时空》就完了”的风险,毅然决定冒充一回“把胃喝下沉了”的马经理。但服务员的一句“这桌客人不来了”,立马让胡秘书如释重负,却让牛大叔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桌子山珍海味“坏了就倒掉重做”的“常事儿”,让牛大叔震惊非小。此时,官腔打得轻车熟路的胡秘书也管牛大叔叫起了“老牛”,“财政困难”的理由与自己的亲眼所见,让牛大叔全看明白了。手里拎着的那串甲鱼蛋能不能“给全村老少一个交代”?很难说。


评价赵本山十大巅峰小品(这个小品才是赵本山的巅峰之作)(2)


1996年的央视春晚,小品《三鞭子》的主题还是干群关系,但却少了许多讽刺,多了一些希望——

县长下乡,车陷进了泥里,赶驴车的赵大爷起初以为他们“又是来村里吃喝的”,因此表现出了十足的敌意。但在听到这位就是“给乡里修桥的石县长”,特别是得知“县长是给咱修路的”之后,误解变成了和解,敌意变成了敬意。“我老赵三声鞭响,乡亲们立刻到场,来接县长”,“啪、啪、啪”,于是,在充满节奏感的号子声中,县长、司机和赵大爷硬是把陷进泥里的车给抬了出来。小品结尾,赵本山罕见地破了音儿,嗓子都喊劈了。


从《牛大叔提干》到《三鞭子》,赵本山小品所要表现的干群关系也从对立转化成了和谐。但这个“和谐”仅只是萌芽状态,尚未得到人民群众的充分认可,因此也远未达到盖棺定论的程度:石县长能不能立起“修桥补路”这一传统清官廉吏所梦寐以求的政绩牌坊?革命老区里的土特产能不能借这条路远销出去,从此改变落后面貌?所有这一切只能靠观众的想象,而这想象投射到现实中,就是实实在在的“民生诉求”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老百姓“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朴素心理,既是对公平正义的呼唤,也在道德层面给官员的行为划定了四围界限:在这个合围区域里,你必须做出成绩,且不逾矩。这既是社会的重大关切,也是组织的自身要求。

讽刺,向来是文艺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法。“在除夕夜进行社会讽刺是否合适”,见仁见智。赵本山在春晚舞台上送给全国观众二十多个小品,尽管褒贬不一,但作为一个文艺现象,却不能不让人由衷感叹。有人觉得《卖拐》《卖车》《功夫》的“大忽悠系列”更好,有人觉得《昨天今天明天》《钟点工》《小崔说事》的“白云黑土系列”更佳,还有人觉得早期的《相亲》《拜年》更胜一筹。不过在我看来,《牛大叔提干》或许才是赵本山春晚小品的巅峰之作。用官方对文艺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兼备”的标准来衡量,这个小品让电视机前准备吃饺子的老百姓看得很过瘾。原因很简单,它用一根针,刺痛了某些人,而这个刺痛的过程,得到了形象化的展现。

评价赵本山十大巅峰小品(这个小品才是赵本山的巅峰之作)(3)


不断的“退而求其次”,让中国观众的艺术欣赏水平一降再降,一直降到了哪怕只有一点笑料也能“大面儿上对付得过去”。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仍能记住《牛大叔提干》里的一些台词,但却实在想不起去年春晚的语言类作品都有哪些。当然这么说可能有点儿昧良心,毕竟还有葛优的春晚处子秀。但很抱歉,我能想起这个小品,并不是因为它有多好看,而是因为那个打假警察的扮演者,在现实生活中也结结实实地做了一回假。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一种讽刺,但可惜这个讽刺效果并非出自作品本身,而是来自狗血一般的现实。

评价赵本山十大巅峰小品(这个小品才是赵本山的巅峰之作)(4)


讽刺不是文艺的全部,但如果刻意抹掉讽刺,则文艺也难称其完整。艺术手法的区别,并不意味着艺术方向的根本不同。一定程度上说,讽刺的最终目的是寻求真实。之所以会有刺痛感,那是因为虚伪的东西受到了创伤。按照一般逻辑,虚伪的盖子一旦被揭开,自然会“引起疗救的注意”,《牛大叔提干》里的胡秘书将自己的聪明才智都用在了“替领导分忧”上,这是“喝出了胃下垂”的马经理之“福”,但却是遇到实际困难的老百姓之“祸”。福祸相生,需要有一个牛大叔这样的人来戳破二者之间的窗户纸,继而让这个“人人心中有,人人不敢说”的问题,暴露在阳光之下。

但是,说的悲壮一点,《牛大叔提干》似乎成了讽刺的一个绝唱。这个小品的成功之处还在于结尾的“不圆满”。作者没有让胡秘书“幡然悔悟”,也没让牛大叔“如愿以偿”,神秘的马经理自始至终都未露面。对于胡秘书的所作所为,观众可以理解为马经理的授意,也可理解为胡秘书本人的迎合奉承,总之,一切都是戛然而止。这样的处理方式,在此后的讽刺作品里,真的不多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