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人才及技术的提升

医疗设备 全县医疗机构创建之初,医疗器械都极为简陋。以县医院为例:1955年,县卫生院的医疗器械有显微镜、干燥箱、血压表、高压灭菌器、消毒器、蒸馏器、接生箱、出诊包、急救包等。1962年,县医院购置30毫安X光机一架,立式高压消毒器一个,普通腹部手术器械一套。1970年6月,购置了第一辆救护车,并购置了其他医疗器械有显微镜3台、万能手术床1张、普通手术床1张、产床1张、电冰箱2台、X光机1台、氧气筒4个。

1964年,田庄卫生院的医疗器械仅仅是外伤换药器材和听诊器、血压计。直到1968年,县卫生局将县医院替换下来的二战时期美国产皮克30毫安X光机拨付给田庄卫生院,这是当时全县公社卫生院拥有的第一台X光机。

在发展中,各级医疗机构的领导都深刻认识到,没有好的医疗设备,医院很难向高端发展。鉴于此,政府加大投资,各级医院的历届领导都千方百计以各种方式增添大型医疗设备。如:1993年,县医院和邢家建筑公司以合资经营的方式购置了CT机;1998年,中医院与省影像研究所华康公司合资购置了CT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卫生医疗机构购置高端医疗设备的数量大幅增加。

截至2020年,县医院累计投入3亿多元购置高、精、尖医疗设备,使县医院万元以上的大型高端医疗设备达到1282台(件);县中医院拥有了核磁共振、CT、血管造影机、彩超、平板胃肠机、腹腔镜、血液透析机、高压氧仓等各类大型高端医疗设备300多套;全县13处镇卫生院已全部拥有螺旋CT、透视机、DR、彩超、全自动心电监测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心电图机、除颤仪等大型先进仪器;全县15家民营医院亦拥有各种专业医疗设备,如少海医院拥有28排螺旋CT、彩超、DR电子胃镜、电子肠镜、胶囊内镜、结肠造影、麻醉机、呼吸机、康复设备等仪器,龙光医院拥有美国产“爱尔康”超声乳化仪、“DORC玻切机”、法国产“光大577NM纯黄光多点扫描微脉冲激光”、眼科AB超一体机、眼底激光光凝仪、眼底荧光造影仪等多种眼科专业仪器。

医疗人才 高级医疗卫生人才是医院的宝贵财富,没有人才难以强院,“人才强院”就是医院的生命线。为了壮大人才队伍,全县医疗系统普遍采取了五项措施:

1.着重录用高等医学院毕业生。全县现有的高级医疗人才,大多数是山东医科大学、青岛医学院、滨州医学院、潍坊医学院、济宁医学院等高等院校毕业的高材生。2000至2020年,仅县医院录用的各医学院毕业生达816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30人。

2.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基础好的人员到高等医院进修学习。这种外出进修培养人才的方式,全县医疗系统多年来普遍进行,连续不断。如县医院:1995至2020年,先后派出505名优秀人才到解放军301、304医院、北京三院、北京广安门医院、山东省立医院、青医附院、潍医附院等高等院校进修学习内科、外科、儿科、眼科、口腔、神内、放射、彩超、放疗、骨科、肿瘤、麻醉、影像、椎间盘镜、腹腔镜、关节置换、内镜下治疗等高尖医疗技术。这500多名派出进修人员都掌握了医疗领域的前沿高端医术,回院后相继开展了进修专业的医疗工作,对提高县医院的医疗水平发挥了关键作用。

马桥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副主任医师于平,曾到淄博市中心医院进修学习。回院后,开展了“胃大部切除”、外伤脾切除、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髋关节置换、骨折等手术,开创了马桥镇中心卫生院外科手术的新局面,被称为“马桥卫生院第一刀”。马桥镇中心卫生院的儿科主任冯俊栋、内科主任郑建光、主治中医师崔红、内科主治医师周娜等同志,都分别到省中医药管理局、滨州医学院、齐鲁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市中心医院等单位进修学习,提高了医术水平,成为医院的“顶梁柱”。

3.选派骨干人员参加全国、省、市级学术交流会、座谈会、培训班。仅县医院就先后派出1752人次参加。在这些学术交流会、座谈会上,选派人员与全国顶尖的医疗精英交流座谈,能最直接快速地了解和学习掌握前沿尖端的医术新成果,使县医院的医术水平能紧跟新知识、新医术和发展的新步伐。

4.聘请上级医院的知名专家、教授来院讲课、会诊、坐诊、指导和协助手术。1995至2020年,县医院先后聘请专家、教授来院1300余人次,促进了县医院医疗水平的提升。

5.组织内部培训和业务指导。全县医疗单位普遍利用自身优势组织内部培训。例如:县医院多年来坚持每周六组织全员性的医疗知识学习,凡是县医院派出进修学习和参加各级学术交流会、培训班的人员回院后都要汇报学习成果和先进的医疗技能,并在全院内部培训时讲解传授。同时,县医院发挥“龙头”作用,对全县各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医生进行培训。多年来,县医院组织一流专家对镇卫生院和全县农村乡医培训近4000人次,还派精干力量到镇卫生院会诊、坐诊、指导帮助开展手术,各镇卫生院选派专业医生到县医院进修学习,县医院免费进行带教培训。县医院内部的学术讲座、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全部向镇卫生院和村(居)卫生室开放,基层单位来参加学习的达1000多人次。2019年,县医院还选派七名精干人员到七个镇卫生院担任业务院长。这些举措,使全县医疗卫生系统及广大乡医的医疗水平得到普遍的提升。

医疗技术 全县医疗卫生系统紧跟科技信息化发展的时代步伐,组建了以三家县级医院为“龙头”,上联省级以上医院名医、下联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上下联动医联体,通过信息化建立远程会诊医疗中心,在全县织成了网络信息化高科技医疗网,使全县人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上级医院名医的服务,疑难重症得到正确诊断及时治疗,全县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也在网上得到很大的提升。全县医疗卫生系统形成了“高端医疗设备 优秀医疗人才 医联体、远程会诊医疗”“三强齐驱”的局面,助推全县的医疗水平不断攀上新的高峰。

1997年12月,县医院正式开通远程会诊系统,2004年建立了医院网络站。2015年,县医院与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合作,成立了心血管病远程会诊中心、区域心电中心,投资600万元在全县设置100个心血管病筛查点,免费为筛查点配备心电图机、动态心电图机、动态血压检测仪,开展心血管病免费筛查10868人次;相继与北京同仁堂医院合作成立眼科远程会诊基地,开展白内障免费筛查1940人次,为50名白内障患者进行了免费手术;与山东省立医院合作,成立泌尿微创中心桓台分中心,开展了绿激光汽化手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与南方医科大学合作,建立病例远程会诊中心;与北京301医院、协和医院、齐鲁医院等大院建立了远程会诊。2017年,为基层4048例心电图做出诊断,建立区域影像中心,完成远程影像会诊708份。2019年,远程24小时心电监测会诊1591例,远程影像中心完成DR会诊5290例,CT会诊1447例,MRI会诊576例。

2016年,县医院心外科联合急诊科、介入科、ICU开展的急诊PCI手术,成功挽救了26例急性心梗病人的生命。

2018年,县医院掌握了冠心病介入“核心技术”,自主开展择期PCI、急诊PCI,全年开展心血管介入手术1590例,独立开展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26例。

2019年,县医院精神卫生科联合心内科,共同关注“双心”健康,成为山东省内唯一一家获得“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中国心身医学整合诊疗中心”殊荣的县级医院。还开展了全市首例密网支架(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手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药物球囊扩张术,脊髓电刺激术。

2019年,县医院胸痛中心完成心血管介入手术1731例,完成急诊PCI231例,位居全市第二。卒中中心成为淄博市首批脑卒中急救地图成员单位,卒中中心年内开始静脉溶栓125例、动脉取栓、动脉瘤介入栓塞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颈动脉支架术共83例,为抢救患者生命发挥了重大作用。

2020年,县医院开展心血管介入手术2076台次,冠脉球囊扩张成形术394例,药物涂层支架置入术362例,急诊PCI266例,心脏射频消融26例,属高难度手术。

2020年,县医院有三项手术填补了市内空白:一是心内科一病区房颤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二是外科立体定向脑内病灶活检术;三是肝胆胰脾外科高难度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县医院各科室的医疗能力在全市医疗卫生系统也有很高的知名度。如,泌尿结石外科是淄博市临床精品特色专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是淄博市特色专科,针灸科是淄博市重点中医专科,抑郁障碍专科、介入血管外科、脊柱微创外科是淄博市临床精品特色专科建设单位,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是淄博市重点学科建设单位,泌尿外科、呼吸内科是淄博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县医院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急救、社区卫生服务、康复为一体的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既是国家卫计委重点联系的县医院,也是国家级爱婴医院、国家级标准版胸痛中心、心衰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认证单位,还是滨州医学院实践教学医院,并设有国家肠外瘘治疗创始人、恶淋小肠移植开拓者、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黎介寿院士工作站。

县医院的拔尖人才,任国家级医学会委员的10人,任省级医学会副主任委员的2人,任省级医学会委员的111人,任市级医学会主任委员的5人,任市级医学会副主任委员的25人。

山东省卫健委发布的《2017年全省县市级医院能力调查报告》,桓台县人民医院在全省101家县市级公立医院中,四级手术占比以19.44%的成绩排名第一。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18年山东省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在“参照三级医院管理的医院”类别排名中,桓台县人民医院位列前30家医院的第一名,成为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达标县医院全国首批300强。在国家卫健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发布的2019年全国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满意度调查中,全国三级医院共2536家,桓台县人民医院门诊患者、住院患者、职工满意度分别位列96位、93位、42位。

2020年5月,根据县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淄博市人民政府批准,桓台县人民医院纳入淄博市市级医院行列,加挂“淄博市第九人民医院”的牌子。

县妇幼保健院是以微创诊疗技术为特色且技术力量雄厚的三级乙等专科医院。其微创医术水平处全国领先地位,在国际医学领域也有相当高的知名度。

1998年9月,县妇幼保健院顺利完成全省第一例腹腔镜妇科手术。2000年,在全国第三届内窥镜学术交流会和中、美、法第四届妇科内窥镜国际学术交流会上,桓台县妇幼保健院现场为中外专家演示了2例内窥镜手术,美国内窥镜学会主席Pan Wetter教授在现场观看了手术的全过程后,连声说:“OK!OK!”。

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属难度最大的4级手术。我国开展腹腔镜手术的医院多数达到2级水平,对难度最大的妇科恶性肿瘤,国内一直无人问津。2002年,县妇幼保健院不但开展了子宫、卵巢、盆腔等部位的恶性肿瘤清除手术,而且妇科微创手术率达到95%以上,全年完成腹腔镜手术量达1000余例。县妇幼保健院的内窥镜诊疗技术在全国遥遥领先。

2004年,在首届微创学术会议上,时任县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周克水现场演示腹腔镜塞姆子宫切除改良术时,被医学界尊称为“中国宫腔镜之母”的夏恩兰教授高兴地说:“一个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在腹腔镜诊疗技术方面能达到如此高的水平,了不起!”。

2008年9月,第二届亚洲内窥镜腹腔镜大会在日本召开。大会组委会主席特邀桓台县妇幼保健院院长张勇作为山东省腹腔镜的领军人物出席本届学术交流会,标志着桓台县妇幼保健院的微创技术开始走向国际。

自2010年起,县妇幼保健院每年都承办全省妇科微创学术交流会,得到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2012年6月,我国妇科宫腔镜诊治医学的奠基人与开创者、被国际授予“一代宗师”的夏恩兰教授亲自来桓台县妇幼保健院主持县妇幼保健院《单孔免气腹腔镜技术在妇科领域的应用》成果鉴定会,对桓台妇幼保健院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亲笔为县妇幼保健院题词。

2013年,国家卫生部将桓台县妇幼保健院列为“全国综合内镜培训基地”。

自1998年以来,县妇幼保健院微创外科在全市率先开展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甲状肿瘤切除术、肠粘连松解术、脾切除术等手术,以及经皮肾镜取石、前列腺汽化电切、泌尿系统微创取石、疝气手术等,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16年,全国保胆协会主席张宝善授予县妇幼保健院“淄博市保胆取石基地”称号;全国甲状腺超微创治疗创始人张建全授予县妇幼保健院“淄博市首家甲状腺超微创治疗医院”称号。2020年,县妇幼保健院被确定为“全国微创保胆培训基地”“山东省基层妇幼保健妇科微创培训基地”“淄博市医学会妇科内镜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

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疤痕妊娠”等高危病严重威胁着产妇的生命安全。对此,县妇幼保健院以保障产妇的安全和“二孩”政策的顺利实施,于2019年2月与郑州大学第一附院介入中心成立桓台分中心,让介入技术造福桓台及周边地区的广大民众。2019年4月,县妇幼保健院采用介入技术成功救治一例刮宫术后大出血病人。

2019年12月,桓台县妇幼保健院正式通过全国“妇产介入标准基地”验收并授牌。

县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张勇,党委副书记、院长周克水,微创乳腺专家李乃刚,微创外科专家孙伟君等人均是微创医术界的知名人士,获得多项表彰,多次在国内及国际学术交流会上作微创手术演示,极大地提高了县妇幼保健院的社会知名度。

县中医院现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设有32个专业科室,医疗技术先进,重点开展了关节镜、腹腔镜、胸腔镜、宫腔镜、输尿管镜手术、面抽三叉神经痛的微创手术、白内障超乳手术、关节镜下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肩周损伤修复术、膝(髋)关节置换术、各种介入微创手术、心脏冠脉造影等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其中,面抽三叉神经痛、肩关节微创手术填补了淄博市此领域的空白。微创治疗脑出血疗效显著,为全国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协作单位。

县中医院积极开展远程联合医疗,先后成立了江西热敏灸医院桓台分院、北京新里程远程会诊中心、北京301医院肿瘤微创治疗协作单位、上海东方肝胆医院张永杰教授团队名医工作站、山东大学肿瘤介入研究所临床实践基地。还常年外聘北京、上海及省内著名专家来院会诊,开展难度比较大的手术,如靶器官肿瘤切除术、关节置换手术等,让患者在桓台就能享受到知名专家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作为中医院,“国医堂”是县中医院重点特色医疗,有13位知名中医在“国医堂”坐诊。13位中医专家各有擅长,利用中草药治疗各种常见病、疑难杂症各有特色妙方,疗效显著,有的临床应用几十年深受患者信赖。有的被聘为国家级、省级、市级的知名中医或各级医学会的副主任委员、委员。

县中医院虽建院仅30年,但医疗水平和规模有相当高的知名度,被纳入全国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第二阶段500家县级中医院序列。

全县13家乡镇卫生院全部达到国家“优秀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全部通过等级评审评价。田庄、马桥两家卫生院达到国家推荐标准,田庄、马桥、果里三家卫生院被评为“全国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全县13家乡镇卫生院实现“基层名医工作站”全覆盖。肿瘤、创伤、胸痛、卒中等救治能力全面提升。每个卫生院都拥有医术高手,甚至有奇迹般的医案被广泛传颂。

田庄卫生院于1969年做了第一例胃大部切除手术,开桓台县基层卫生院外科手术之先河。1971年4月,在文庄村农户的土坯房里为患者李象驰成功进行了胃大部切除手术,整个手术只花了17元钱。这一奇迹至今被民众赞颂。田庄卫生院组成手术小分队,推着独轮车走街串巷,对家境贫困的患者做手术32例,无一感染,全部痊愈。

1976年,田庄卫生院为一失明20年的65岁的老农妇成功做了过熟期白内障手术,使老人重见光明(这例手术到过沈阳几家大医院都不敢做),田庄大队的领导领着老人的两个儿子敲锣打鼓给医院送来“人民的好医生,光明的使者”的锦旗。

田庄中心卫生院一系列的感人医案引起领导的关注。2007年,国家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陈啸宏、山东省副省长王仁元、王随莲、省卫计委主任刘奇等领导同志都先后到田庄卫生院视察调研。

1989年,马桥卫生院开展外科手术,一年的手术达到400多台次。岔河村一姓傅的村民被送至马桥院,经查是肠穿孔,便立即安排了手术,谁知手术中病人突然心脏骤停,危机中手术台的人员迅速采取给病人注射肾上腺素,并进行人工呼吸抢救,一分钟后病人恢复了心跳,脱离了险境,手术成功。还有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女人被送来医院,病人家属认为是怀孕,经B超检查是一巨型子宫肌瘤。经数小时手术,终将重达8斤多重的肌瘤成功切除。

全县的15家民营医院,在医术方面都各有特色,独树一帜。

桓台龙光医院(济南市眼科医院桓台分院)诊治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疾病有独到医技,其“后金高氏眼科中医诊疗技艺”被列入桓台县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留美华人张善波在龙光医院做了白内障手术后感动的赠送了“光明天使、济世良医”的锦旗。多年来,该院成立免费义诊团队,到桓台及周边区县的乡村、学校开诊义诊一万多场次,为2000多名贫困家庭的白内障患者免费进行了复明手术。索镇刘家村贫困户魏玉芹高兴地说:“不花钱为俺做了白内障手术,俺眼也好了,也享了党的福了。”龙光医院先后为抗击重大疫情、灾害和助教、慈善捐款多达375500元,被县民政局、残联定为“白内障爱心复明”手术定点医院,桓台县低视力康复中心。

桓台少海医院是淄博成立较早的以肛肠专业为龙头的专科医院。肛肠治疗医术有独到之处,社会知名度较高。微创治疗各类肛门疾病,直肠癌低位拉下式保肛术,提高了病人的术后生活质量。自行研制的“三黄汤”“三黄膏”专用药疗效获社会好评。《治疗肛肠疾病的外用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获发明专利,是省、市级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单位。

桓台骨伤医院是桓台首家民营医院,首批二级民营医院。骨伤科为医院的特色科室,以中西医结合手术治疗各种复杂骨折及骨病,以中医保守手法整复、膏药外敷及夹板固定的疗法,有恢复快、痛苦小、费用低之疗效。另设有多名老中医组成的中医科、针灸推拿科、康复科。

淄博圣洁医院是集医疗、急救、科研、康复、教学为一体的二级综合民营医院,是淄博市保监协会定点医院、淄博市急救中心和交通事故处理中心指定急救医院。曾获桓台县慈善医院、公益爱心单位等荣誉称号。全院设20余个专业科室,集中了本市资深专业人才,各科均有市、县学科带头人。

华沟银屑病医院创始人亓汝恭先生,继承祖传医艺,研制出攻克皮肤顽症的中医独特疗法,成功治愈数万名银屑病和白癜风患者,名扬中外,是享誉全省、全国,甚至海外的著名皮肤病治疗专家。桓台县华沟银屑病专科医院于1989年6月正式落成时,时任省卫生厅厅长张青林等领导专程前来祝贺,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亲笔为其题写院名。亓汝恭老先生治愈银屑病的医例大都有传奇性的神秘轰动效应。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以《老中医亓汝恭攻克皮肤顽症》为题予以播放,《锦秋湖畔话名医》电视专题片被中央电视台连播,《人民日报》《健康报》《农民日报》等报刊相继报道了亓汝恭老先生攻克皮肤顽症的奇迹。亓老还以精湛医术为来自美国、日本、马来西亚、中国台湾的患者治愈了皮肤顽症,被誉为“神医”而传向海外。

起凤田氏正骨术始于清道光年间,田殿举(1820—1886)为田氏正骨术之始祖。其正骨的起源颇有传奇之缘。经近200年的发展史和六代人传承的发扬光大,呈现人才济济、气脉强盛、兴旺发达之势,实为医学宝库一明珠,桓台医疗界一奇迹,令全县人民骄傲与自豪。

疾病预防

(一)防 疫

纵览桓台历史,曾出现过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疫情。

明朝嘉庆乙未春夏,大疫。清朝咸丰十一年,冬疫。清朝光绪十四年秋,大疫。

1912年,新城县昝家庄发生霍乱传染病,3天内死亡160余人。

新中国成立之初,县境内各种疫情变换流行,所有卫生防疫人员一直在防疫一线战斗。

麻疹 1951年,桓台县麻疹流行,4182人患病,死亡1050人。全县医疗防疫人员在淄博专属医疗队的帮助下,昼夜下乡抢救病员,初战告捷。

1953年春,全县麻疹再度流行,县政府组织医疗防疫人员奋力救治,控制了疫情传播。

疟疾 20世纪50年代,县内疟疾散发。1961年,疟疾呈爆发性流行,发病9804人。全县组成262名医务人员、566名保健员、67名社队干部共895人的防疟队伍,采取得力措施,连续防治4年,使疟疾的发病率逐年下降。1983年,全县涌现8个无疟疾乡镇,334个无疟疾村。1988年,通过省、市基本消灭疟疾考核验收。

麻风病 1957年,经普查全县有麻风病人210人。为根治这一顽症,1958年,在博昌桥附近建麻风村,收治70多名患者。1965年,县政府采取民办公助的方法,在侯庄人民公社龙南洼建立了县皮肤病防治院。防治院占地165.6亩,建房77间,其中病房40间,专门收治麻风病人。截至1984年8月,全县只剩麻风病患者3人。1989年11月,经省、市专家组验收,达到部颁基本消灭麻风病标准。

细菌性痢疾 菌痢为历年多发的肠道传染病。1977年经疫情调查,发病7616人,病因是饮用水细菌严重超标所致。经全县改良饮用水和服药治疗,发病率逐年下降,被稳定控制。

流行性出血热 1983年,境内发现此病2人,1985年增至197人,1986年高发至384人。县政府发动全民灭鼠防疫,医疗卫生系统组织949人次的专防队伍,组成县、镇、村三级防治网,有效控制住了流行性出血热疫情。此后坚持每年冬、春全民灭鼠防疫和重点接种疫苗,疫情被稳定控制。

结核病 此病是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新中国成立前后在国内人口死亡原因中居首位。党和政府一直重视对结核病的防治。1967年,成立桓台县结核病防治所,防治所和全县医疗卫生系统一直为防治结核病不懈努力,取得优异成绩。2005年,国家卫生部结防督导组对我县结防工作进行全面督导检查,给予高度评价。2006年,我县被山东省卫生厅表彰为山东省结核病防治示范县。

对于其他疫情,由于党和政府组织全民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良水井,填污水坑,改造厕所,加强饮食卫生管理,为防疫创造了基础条件。同时,普及疫苗注射,使天花、回归热、斑疹伤寒、黑热病等在县境内绝迹,白喉、脊髓灰质炎等地方病得到有效防治。

抗击“非典” 2003年春,抗击“非典”在县内紧张展开。全县医疗卫生防疫人员全面动员,县卫生局与各医疗单位签订防控“非典”责任书,各医疗单位立即组建防控小分队,到重要路口设置检查点,对过往车辆、行人严格消毒、检测,安排专人到公共场所、学校、社区定期消毒,对外来人员进行跟踪调查,实行全天候疫情接报制度。各医疗单位都按规定建立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安排专业医护人员24小时值班,做到有诊必接,有热必查,绝不放过一例病人。同时,采购急需的药品器械,保证临床所需。国家卫生部、省卫生厅、市防疫部门组织多次检查,都给予充分肯定。经全力防控,全县未发现“非典”病例。

全力防控新冠肺炎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全县医务、疾控人员迅速投入抗疫战斗。

全县选派三批共9名医护人员参加省援助湖北医疗队,奔赴疫情防治第一线。同时,又派出5名医护人员驰援青岛抗疫。

按照中共桓台县委、桓台县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全县医疗机构共设置了29个预检分诊点和23个进院卡口,全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预检分诊累计47760人次,对境外入桓人员进行严格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组织医疗防疫人员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诊疗方案》全员培训,确定三家县级公立医院设立发热门诊,对购买发热、咳嗽类药物人员进行随访,核实7197人,指定县人民医院为定点救治医院,配备50张床位的医学观察病房,并设立密切接触者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和备用隔离观察点。2020年1月29日,确诊1例本土输入型新冠肺炎病例。2月2日,县集中隔离点(格林豪泰酒店)启用,对这例确诊病例的密接、次密接者全部到此隔离点进行集中医学观察。县卫生局安排10名医护人员到隔离观察点值班,做好隔离人员的登记、消毒、检测、送餐、情况报告等工作。这期间青岛又发疫情,县政府决定对从青岛返桓的人员和途经青岛的返桓人员全部到隔离点登记采样。当天到隔离点登记采样的人员达到800余人。同时,参加小清河复航改造工程的首批湖北入桓人员也入住隔离点集中医学观察。县防疫指挥部要求对这些人员24小时应检尽检,应采尽采。县卫健局又紧急调增医护人员,昼夜不间断地采样检测,连续奋战完成了任务。

在防控新冠肺炎期间,全县出动检测人员3395人次,对158 175人次进行检测,实施隔离医学观察1265人次。发热门诊就诊1273人,留观39人次,未发现异常情况。还加强重点人群聚集场所防控,对626名人员全部进行了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向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和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免费提供了7046付中药汤剂。在整个防控疫情战斗中,全县医疗卫生防疫系统共计有3670名医护人员投身于防控第一线。

在这场与新冠疫魔的搏击战中,全县医务人员无惧无畏,冲锋在前,毫不退缩,为战胜疫魔,打赢防控之战,做出了特殊贡献,功不可没。

全县人民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积极捐款捐物。其中,汇丰石化为全县医疗系统捐赠15辆防疫专用车和300万元资金,合计捐献800万元。

(二)预防接种与免疫

新中国成立前,桓台境内为治疗天花病已有接种牛痘疫苗者,只因价格昂贵,接种率不及3%。1948年桓台解放初期,党和政府即开始为儿童免费接种牛痘苗。此后,桓台境内天花病绝迹。从此,接种疫苗成为常态工作。至1980年,先后接种16种疫苗,累计接种近500万人次。1981年起,建立县、公社、大队三级免疫网络,实行计划免疫制度。全县13个公社直属单位和343个大队均建立起计划免疫点。1989年、1996年、2004年,桓台县3次作为代表接受了国家卫生部组织的全国计划免疫评审,使用卡介苗、麻疹疫苗、婴儿瘫糖丸疫苗、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接种率全部达标。计划免疫管理,集中式预防接种,创建省级示范门诊,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等,桓台县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前列。1998年,全市在桓台县召开了创建省级示范门诊现场交流会。2008年,开展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实现了乡镇卫生院接种信息联网。

进入新世纪,桓台县实施扩大免疫规划,由过去5苗防9病扩大到14种疫苗预防15种传染病,且14种一类疫苗全部实行免费接种。2006年以来,桓台县将免疫规划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2012年,开展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至2017年全县15处接种门诊全部达到数字化建设标准。

经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桓台县婴儿瘫、白喉病30多年未发病,流行性脑膜炎10多年未发病,麻疹、乙型脑炎、百日咳等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病得到有效遏制,入学新生乙肝病毒携带率降至1%左右,进入消除无脊灰质炎、消除麻疹时代。

救死扶伤

70多年来,全县广大医护人员弘扬“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以“救死扶伤”为天职,在关键时刻、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全力救治病患,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令世人传念的济世壮举。

1976年7月,河北省唐山市发生7.8级大地震。从地震废墟中抢救出的幸存伤病人员,被转送到各地医院救治。桓台县接收转送来伤员215名,安排到四家医院救治。其中:县医院98名,田庄卫生院58名,果里卫生院39名,索镇卫生院20名。伤员一进院,县内就有1600余人自愿献血救治伤员。各医院都组成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救治小组,全力进行救治。这些伤员年龄大的60多岁,小的1岁多,全都是外伤、骨折、挤压伤。有的骨折已形成畸形骨痂。果里卫生院对其手术矫形后夹板固定,有的伤者因长时间挤压出现功能障碍,果里卫生院的老中医张冠三就特配中药烫洗以及针灸推拿、功能训练,使39名伤员全部康复。田庄卫生院为1名腹疼剧烈、呕吐,震前做过阑尾手术的58岁伤员成功做了梗阻松解术,使其转危为安。索镇卫生院待伤员如亲人,在救治的同时在生活上细心照料,将做好的饭菜端至床前。果里卫生院王光凤等医务人员分别拿出自己的衣被给伤员穿用,还对在地震中失去父母家人的一对10岁和7岁的小姐妹真情关爱,心理疗护,帮她们走出痛失亲人的阴霾。县医院抽调精干医护人员。全力以赴,精心救治,除1名破伤风伤员来院后数小时即死亡外,其他97名全部痊愈。经精心救治,214名伤员康复返乡。

1987年7月27日,博兴县前唐村锅炉爆炸,有18名严重烧伤病人在深夜2点送进桓台县人民医院急诊室。县医院30多名医护人员纷纷参与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之多,抢救难度之大,抢救速度之快,治疗效果之好,均创县医院救治先河。

1989年9月,荆家镇王明村农民向棉花喷洒农药时发生多人农药中毒事件,几小时内有80多名中毒农民送进荆家镇卫生院。面对如此紧急情况,全院38名员工全部投入到抢救80多人的战斗。卫生院诊室里、病房里、走廊里、宿舍里、院子里全部成为临时抢救场地,连椅上、车子上、乒乓球台上也全部成了临时诊治床。全院职工奋战通宵,终使80多名中毒者脱离了危险。第二天,全院人员没有一人休息,依然为刚刚脱险的中毒人员检测,继续精心用药救治,使80多名农药中毒农民全部痊愈出院。

1996年5月27日,张北路果里段发生特大交通事故,县医院一下子拥进16名伤者。县医院组织全部力量,同时救治16人,形成抢救“战场”。经全力以赴、紧急救治,挽救了16名重伤员的生命。同时,县医院还主动为16名重伤者捐款2600余元。

2008年4月28日,胶济铁路周村段发生特重大交通事故,县医院和圣洁医院快速出动救护车,接诊9名伤员,精心治疗,全力抢救。县医院采取特殊措施,由1名副院长带领两名医生负责救治1名伤员的办法,进行精心细微的救治。同时,县医院按照非常时期要有非常之举的理念,及时安排医疗专家带领急救车辆,急救药品赶到县殡仪馆待命,对到来的伤亡人员家属提供及时专业的现场救治,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县医院各级领导的肯定和亡者家属的感谢。在县医院和圣洁医院的9名伤员也都痊愈出院。这两家医院均被授予淄博市重大医疗救援工作先进集体。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县医院以大爱之心,急驰四川参与救援:

5月14日,县医院速派孙强、刘强赶赴四川地震灾区参与现场救治;

5月16日,县医院成立了8名医护人员组成的赴川医疗急救预备队;

5月27日,县医院又派出熊佳宁、胡茂东赴川救援;

10月7日,县医院再次派出张宝忠、张宗玉赴川参与救治。

同时,县医院全体员工和离退休人员向四川震区捐款达20多万元。

县医院先后三批派出的6名医疗人员在震区不畏艰险参与救治,获得灾民伤员的高度赞扬。四川北川羌族自治县卫生局、香泉乡医院赠桓台县人民医院锦旗:“抗震救灾无私奉献,心系四川情暖香泉”。淄博市卫生局授予桓台县人民医院淄博卫生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

婴幼健康保障

民国初年,桓台县域内小儿破伤风(俗称“脐带风”)死亡率很高。耿桥乡小儿破伤风死亡率曾高达50%以上。1927年,桓城有530名破伤风小儿死亡。产妇死亡率为10%~20%。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推行新法接生,培养新法接生员,对女乡医进行重点培训,普及新生接生。1953年,建立乡接生组40个,新法接生婴儿2678人,新法接生率为17.5%。

1979年,全县建起妇产室177个,有女医生和接生员378人,形成了县、社、队三级新法接生网。是年,新法接生率达98.4%,婴幼儿死亡率下降为2.74%,全年无新生儿破伤风发生。1987年,全年接产婴儿7833人,其中新法接生7817人,新法接生率为99.8%。是年,婴儿死亡159人,死亡率降至2.03%。1993年,开展创建爱婴医院,县妇保院、县医院获“爱婴医院”。1997年,市政府授予桓台县“爱婴县”称号。2000年,淄博市下发高危孕产妇和二胎孕产妇一律到上级或上级以上医院分娩的文件,至2001年,桓台无一例孕产妇死亡,住院分娩率达99.25%。2005年,全县婴儿死亡率0.529%,孕妇死亡率为0。2007年10月,县妇保院实施免费婚检。2008年,全县婚前医学检查率为90.86%。2016年,桓台县分别荣获全国、全省妇幼健康优质服务先进县。2017年1月,桓台县被国家卫计委表彰为全国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

桓台县各村名的历史(记忆桓台卫生篇)(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