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橄榄画报
最近超火的《长安十二时辰》,你看了吗?这部基于“亲王”马伯庸原著改编的“西安反恐24小时”,是近年来难得的国产良心剧。除了剧情紧凑,画面更是精致,大到长安都城、街坊,小到摆件、妆容,好看到小编盯着屏幕时刻想舔!
无论是建筑、物件、语言,还是服装、妆容,居中的生活场景对盛唐“还原度”极高,剧中还出现了许多“大唐长安美食”,麻饼、火晶柿子、水盆羊肉……
网上流传的“长安十二时辰”菜单
让我们跟着“吃播”张小敬,一起走进“胖”长安!
水 盆 羊 肉
民以食为天,即使是"五尊阎罗"也抵不住美食的诱惑。
剧中一上来,死里逃生、临危受命的主角张小敬刚从狱中出来,就直奔西市,在街边摊贩处,喊上大碗水盆羊肉吃个过瘾。滚烫的水盆羊肉上撒上惹绿的葱花,就着小菜,哧溜哧溜便一碗下肚,豪迈!
一碗不够,吃完转身端起碗就说——
“伙计,再给我来份水盆羊肉,两份羊肉啊!”
干干净净吃完两碗下肚,才算稍稍饱足。
胡姬春酒店,弦管夜锵锵。
红逼铺新月,貂裘坐薄霜。
玉盘初脍鲤,金鼎正烹羊。
上客无劳散,听歌乐世娘。
——《赠酒店胡姬》
水盆羊肉迄今都是陕西人心中挚爱,它先煮骨汤再下调料,然后放入鲜羊肉焖制,之所以叫“水盆”羊肉,是因为以前卖羊肉汤的多数用大盆做盛汤器皿,再将大盆里的汤舀一勺至碗里,而大块的羊肉架就搁在水盆上,按照要求,现切现调。直到现在,它依然是陕西人的挚爱,并于2016年1月入选“陕西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胡 饼
剧集开篇就是长安热闹的西市,随着镜头移动,小贩翻开一摞饼,别小瞧这个细节——在剧里,它三不五时就会出现:崔六郎离世、崔器为他供上的是这个饼;张小敬和第八团守城没吃的,幻想着的是这个饼;二十二集,某龙套在上元节夜市与夫人告别,告诉她早饭要吃这个饼,“多放些芝麻”……
配角闻无忌在战场上描述饼的做法
这个饼其实就是我们熟悉的“馕”——在那时叫做“胡饼”。顾名思义,这是历史上胡人的一种吃食,大约是在汉代班超通西域时传来的,当时芝麻、胡桃等一批作物被引进中原,为饼类制作增添了新辅料,便出现了“胡饼”。胡饼风行可见大唐文化之多元。
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白居易《寄胡饼与杨万州》
火 晶 柿 子
吃水盆羊肉的间隙,张小敬还要了两个火晶柿子解馋。
吸管一插一吸一嘬,甜蜜的柿汁便滑入口中,快乐!吸完再两手捏底一撕,利索去皮,把没吃干净的果肉咂吧干净,腮帮子都明晃晃写着“好吃”二字!这一幕,真是给足食欲。
火晶柿子“赤如火,凉如晶,皮薄似纸”。无丝无核、丰腴多汁、甜美爽口,是西安临潼特产,迄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一般在每年10月份成熟,摘下来保存得当,到春节时仍然可以吃到——剧中故事发生在上元佳节,果然严谨。
面 片 汤
张小敬在战友闻无忌家中的回忆中,吃到的配大蒜的面片汤。
称之为“面片汤”还是为了大家便于理解,其实它有正儿八经的名字“馎(bó)饦(tuō)”,又名汤饼。这是当时长安的寻常食物,将面片扯成拇指大小,加入汤中煮熟,添些调料,配以剥蒜——张晓敬吃得非常香,结合上面提及的“胡饼”食谱,小编觉得闻无忌一定是位手艺非凡的大美食家。
油 锤
从右骁卫回到靖安司的张小敬,与易烊千玺饰演的李必一同吃上油锤。檀棋说:“这油锤,是景龙观的老道用素油炸的,十分禁饿。”
这油锤就是我们熟悉的“麻球”,拳头大小的糯粉团,高温油炸,表面裹足一层芝麻粒,当时又叫碌堆、煎堆,起源于秦汉,也是长安的宫廷食物。
贪他油煎锤,爱若菠萝蜜。
——唐 · 王芃志
葡 萄 酒
盛唐“酒中八仙人”之一的焦遂,登场两分钟就领了便当,但他为我们呈现了——“葡萄美酒鹦鹉杯”!
葡萄酒自汉武帝时期张骞从西域带入,因色香味都比当时普遍引用的米酒成色要好,所以一经引进便大受宫廷人员追捧,李白、贺知章、焦遂等一众酒友都是其粉丝。
女主角檀棋的妆容为当时流行的醉酒妆
鸬鹚杓,鹦鹉杯,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李白《襄阳歌》
煎 茶
太子行云流水的煎茶动作,美轮美奂。
唐朝陆羽写了《茶经》,可见当时茶文化开始兴起。剧中的王公贵族自然也少不了“喝茶”的爱好,与其说是“喝”,不如说是“吃”,除了茶叶,里面还添加了若干香料,味道可见丰富,而且是舀进碗中吃的。
上元佳节,右相府中家宴菜肴
《长安十二时辰》中
让你印象深刻的美食都有哪些?
留言跟小编一起聊聊吧~
我们崇尚分享,尊重原创。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