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JoJo的奇妙冒险》官方宣布了将系列第6 部作品动画化的决定,作为在动画圈颇具影响力,作画内容也超有革新,每部作品都能造梗无数的大牌IP,想必各位“Jo”厨翘首以盼新作多时。

jojo石之海下半部op(除了动画化的石之海)(1)

“JoJo”作为荒木老师从1987年开始连载至今的漫画,已经有了八部正统漫画,多部荒木亲自执笔的个人小号“西北老汉”系列,以及许多官方和同人的番外漫画、小说作品。经历了34载的成长,漫画原作和动画依旧火热自不必多说,但“JoJo”系列的衍生作品其实还包含另外一个门类,并不为国人所熟知,那就是电子游戏。

如同系列原作一般,“JoJo”的游戏作品,也都是非常有特色的存在,今日来简单盘点下,“JoJo”系列游戏,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1993~2000 “格斗潮流”

JoJo的初代同名游戏于1993年发售于SNES,是一款基于“JoJo”第三部作品改编的RPG游戏。可能是由于太侧重剧情的演出,这部初代游戏并没有耀眼的表现,因此没有大卖。

jojo石之海下半部op(除了动画化的石之海)(2)

大概也是这个原因,导致了往后的“JoJo”系列游戏,改走了格斗风,也因此,创造了系列游戏第一个高峰。

1998年发布在CPS-3街机平台上的同名系列游戏,同样使用第三部漫画作为游戏背景,不同的是,在这部作品中,剧情显得不再重要。虽然有着单人剧情,但在格斗游戏大热的当时,“JoJo”决定紧跟潮流。其后1999年在同一平台发布的《JoJo的奇妙冒险:未来遗产》虽算不上续作,但由同一班底制作,增加了新人物等内容的该作,更像是前作的加强版的存在,因此这两部作品可放在一起细说。

这两作由制作了当时被称为格斗巅峰的《街霸3》团队负责,荒木老师也担任了游戏的顾问,因此作品的“Jo”味浓厚不说,游戏的操作手感也一流。来自“星尘斗士”里的经典人物,足以让粉丝心满意足,最关键的是,这两部作品将“替身”系统,在游戏中完完本本的展现了出来,这更叫人欣喜若狂。游戏中的“替身”拥有独立的血量条,在血量被击破之后,将有一段时间无法召唤“替身”。这一机制使得游戏在玩法上,大大有别于市面上其他的格斗游戏,更侧重于战术的选择。

jojo石之海下半部op(除了动画化的石之海)(3)

另外,由于荒木老师亲自监修,游戏对于细节的还原可谓下足了功夫,漫画中人物出场的场景高度还原,角色使用技能和被KO时更是直接出现人物原画,不仅有DIO打架必选的“压路机”,还特意为蜜朵拉设计了人物形象,甚至每个角色的“替身”效果,都做到了精准再现。最具代表的是阿雷西的替身能力,拥有可以让人生长倒退的效果,在游戏中并不是单纯的将人物变小,每个角色中招之后的效果都不尽相同,配音也有所不同。如果中招的是二乔,则会由老年状态变为第二部中的年轻模样。

jojo石之海下半部op(除了动画化的石之海)(4)

因为这两部游戏的素质极其优秀,又因为街机逐渐没落的前提,使得他们被移植到了PS、DC等多个平台上,可惜的是该系列之后没了正统续作。

2001~2010 “黄金精神”

在这个10年期间,于2002年诞生了本为针对西方市场发行的PS2游戏《GioGio的奇妙冒险》,但非常奇妙的从未在西方发行,仅在日本发行过。该作即为大名鼎鼎的《黄金之风》。很多因为“黄金之风”入坑“JoJo”的国内粉丝,可能并没有听过这么一部游戏,但是该作非常值得一试。

这是“JoJo”系列游戏第一次3D化的作品,因此非常值得纪念,又由卡普空出品,质量自然······非常的“JoJo”。

jojo石之海下半部op(除了动画化的石之海)(5)

jojo石之海下半部op(除了动画化的石之海)(6)

jojo石之海下半部op(除了动画化的石之海)(7)

开个玩笑,其实这是由于某位玩家使用了金手指之后,导致了游戏的过场动画产生了非常意想不到的变化,“BUG”之风的美名由此而来。

其实游戏本体的素质依旧很高,CG动画和漫画书推演的过场制作,独具一格,再加上3D化后大大提高的物理效果,为游戏带来了更棒的战斗体验,还是非常值得“Jo”厨一试的游戏。

2006年,《JoJo:幻影之血》由万代接力制作,同样发布于PS2平台,荒木老师依旧亲力监制。游戏讲述的是第一部漫画作品的故事内容,由于没有“替身”能力的存在,游戏的战斗机制看起来更加古朴。但战斗中穿插对话的设计,使游戏依旧有着很强的代入感。该作于12年进行了高清重置。

jojo石之海下半部op(除了动画化的石之海)(8)

2011~2020 “飙马也浪”

由于游戏机硬件的进步,“JoJo”系列游戏也一直在进步发展。在2012年庆祝JoJo25周年的新闻发布会上,荒木老师亲自宣布了《JoJo的奇妙冒险:全明星大乱斗》的存在,该作登录了PS3平台。由擅长动漫改编游戏的CC2打造的该作,是当时画面最强的系列作品,游戏的故事模式收录了全八部的剧情,不过表现度并不高。30名角色可使用,并有多名DLC角色,且角色技能忠于原著,细节方面依旧照顾粉丝。只可惜氪金系统导致口碑不如人意。

jojo石之海下半部op(除了动画化的石之海)(9)

这之后的“JoJo”系列游戏似乎进入了忘我的“自嗨”模式。先后推出了三款移动平台的手机游戏,分别为2014年的《JoJo的奇妙冒险:星尘射手》、2017年的《JoJo的奇妙冒险:钻石记录》和2018年的《JoJo's Pitter Patter Pop! 》。风格包括了射击游戏,回合制游戏和益智三消,虽然游戏素质不错,但很让人搞不懂制作方的脑回路。

jojo石之海下半部op(除了动画化的石之海)(10)

而2019年更是回归街机平台,制作出了一款20人“吃鸡JoJo”——《JoJo的奇妙冒险:最后的生还者》。虽然游戏相当惊艳,依旧是熟悉的人物,抛离了装备系统,更强调战斗的玩法非常有看点,但是仍旧让人看不懂制作组的用心何在。

jojo石之海下半部op(除了动画化的石之海)(11)

在这十年中,仅有2015年,在主机平台发售了格斗类游戏《JoJo的奇妙冒险:天堂之眼》,登陆于PS3和PS4。执掌该作还是CC2和荒木老师,而且还制作了原创剧情,以及新人物来自天国的DIO。组合技系统增强了游戏的动作性能和战斗变数,只是相较于前作ASB的进步并不算特别大,如同修修补补的增强内容,到最后也更像是纯粹的粉丝向作品。

番外 “Jo厨福音”

就像是本体作品有番外一般,“JoJo”的系列游戏,也有番外系列。

首先就是大名鼎鼎的《Jump全明星乱斗》系列,多部作品中统共也收录了多位“JoJo”主角,但不是格斗迷,不是情怀粉或者Jump粉,买这游戏的概率还是很低的。

另外有两部在国内饱受好评的粉丝同人作品,分别为《迪亚波罗大冒险》和《第七位替身使者》。

前作为类似不可思议地牢的玩法,但加入了“JoJo”作品特有的机制,主要讲述在《黄金之风》中被黄金体验镇魂曲击中后重复着无限死亡的迪亚波罗,在无限死亡中无意中得知了有一个存在“DISC”的奇妙地牢,完成地牢的人有的人得到了地位,有的人找到了黄金乡...然后重复死亡的过程中无意中掉落在了威尼斯的一个旅馆里——这个旅馆的外面就是他梦寐以求的奇妙地牢。看设定就知道非常的粉丝向,但玩过的粉丝都说好。

jojo石之海下半部op(除了动画化的石之海)(12)

《第七位替身使者》是以正作第三部背景为基础的同人游戏,整个游戏由粘土大陸及其丈夫二人使用RPG2000制作完成。采用了PRG游戏的类型,以粉丝的眼光对原作进行了适度的改写,满足了相当多粉丝的需求,因此也是值得系列粉丝体验的游戏。

jojo石之海下半部op(除了动画化的石之海)(13)

结语

虽然“JoJo”目前正统的游戏作品只有10部,离开粉丝群体,似乎也没有太大的影响力。但是这个系列的IP号召力还是存在的,系列游戏在格斗类型上的制作,也是相对成熟的。虽然这两年没有新作的消息出现,但是依旧希望“JoJo”能在不久的将来,为“Jo”厨和非粉丝都带来更加优秀的游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