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池塘高效养殖关键技术,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小龙虾池塘养殖优势?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龙虾池塘养殖优势(小龙虾池塘高效养殖关键技术)

小龙虾池塘养殖优势

小龙虾池塘高效养殖关键技术

一、池塘条件

1.水源水质 养殖池塘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无工业、农业和生活废水污染。

2.池塘选择 池塘面积以10亩左右为宜。池塘形状以长条形为佳。宽阔方形的塘口中间地带空间利用率不高;而长条形的塘口池坡长、坡面大,可增加小龙奸爬行活动空间,为小龙虾提供一个更适宜的繁殖和生长环境。

3.塘口建造 将小型塘口开挖成池深1.5~2.0米,四周建成平台(浅水区),台面高30~40厘米,水深0.7~1.2米;中间开挖6~8米的水沟(深水区),深1.0~1.5米,坡比为1:2.5~3.0,水深2.0~2.5米。面积较大的塘口应根据实际大小、形状制定改造方案,可开挖成平行水沟或“日”“回”“井”“田”字形水沟,也可在塘口中间做埂。对于宽度较大的塘口,可在池中间构建平台,在平台上做几个露出水面的泥土堆(即“救命岛”,当水体缺氧时,小龙虾可以爬到土堆上吸氧自救)。

二、防逃设施

小龙虾具有昼伏夜出的特性,攀爬和掘洞能力较强,通常选择夜晚或雨天“潜逃”,因此养殖期间必须设置“水岸联防双保险”的防逃设施。

1.水上防逃网 用1米高的尼龙网片沿池坡四周水位线处制作围栏,形成水上防逃网,以阻止小龙虾掘洞“潜逃”,防逃网还可起到提高小龙虾起捕率和保护池堤的作用。制作方法:将网片下缘埋人土下40~50厘米,在网片上缘缝制一条宽30厘米的硬质塑料薄膜,形成内侧倒挂,在围栏外侧用木(竹)桩固定,桩间距离约为2米。

2.岸上防逃墙 用60厘米高的硬质钙塑板包围池埂四周,形成岸上防逃墙(四角做成圆弧形,防止小龙虾沿夹角处攀爬出池),以防小龙虾越埂“潜逃”。制作方法:将钙塑板下端埋入池埂土下15厘米左右,在钙塑板的外侧用木(竹)桩固定,桩间距离1.0~1.5米。

三、生态环境

1.清塘晒塘 养殖周期结束后排干池水,铲除并焚烧池边杂草,以杀灭草种和虫卵。挖除池底过多淤泥,保留淤泥10~20厘米厚;之后晒塘20~30天,使池底呈龟裂状,增加透气性,以加速底泥有机质的氧化,减少有害有毒物的积累和养殖病害的发生。

2.药物清塘 酸性底质塘口使用生石灰、碱性底质塘口使用30%漂白粉干法清塘,用量分别为75千克/亩和13千克/亩,要求全池泼洒,到边到沿到底,不留死角,以消灭病原菌、寄生虫(卵)和杀除野杂鱼等敌害生物。野杂鱼较多的塘口使用茶粕带水清塘(茶粕对野

杂鱼的毒性较大,对虾苗较安全),用量为35~45千克/亩。使用方法:先将茶粕用水浸泡,同时加人2%食盐和0.1%碳酸钠,2天后取浸出液加水稀释后全池泼洒。药物清塘后需进、排水1~2次,以减少药物残留,提高放养成活率。

3.水草栽种 水草的主要作用:一是调节水体环境,净化水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二是进行光合作用生产氧气,增加水体中的溶氧量。三是小龙虾喜食水草,可补充饵料不足。另外水草可招引和隐蔽昆虫及小杂鱼,为小龙虾提供天然动物饵料源。四是为小龙虾蜕壳和交配提供隐蔽场所,减少相互残杀。五是高温季节小龙虾可借助水草遮阴降温,冬季可保暖成为天然“草穴”,有利于小龙虾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在小龙虾养殖池中栽种的水草以沉水和漂浮植物为主,挺水植物为辅。沉水植物的主要品种有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菹草、马来眼子菜、金鱼藻等,漂浮植物主要品种有水葫芦、水花生、水浮莲、浮萍等,挺水植物的主要品种有芦苇、茭白、慈姑、香蒲等。一般选择栽种复合型水草,即在浅水区栽种伊乐藻搭配轮叶黑藻,深水区栽种苦草适当搭配水花生。池中水草的覆盖率应达50%~60%。水草过多时应人工割除,不足时则以水浮莲、浮萍作为补充。

4.施肥培藻 小龙虾养殖池塘需采取施肥措施培育有益藻类,通过藻类的生长繁殖来维持水体溶氧和控制富营养化,保持池水水质的“肥、活、嫩、爽、稳”。一般于放苗前7~10天向池内投施生物肥水王(主要成分:海洋生物提取液、复合因子、多糖及藻类促进因子),用量为0.8~1.0千克/亩·米,以有效促进单胞藻的生长繁殖,定向培育优质藻类(硅藻和绿),使之迅速繁殖为优势种群。以后每隔10~15天追施1次富藻素(主要成分:有机质、益生素、多糖、氨基酸及氮、磷、钙、锰、铁等元素),用量为1千克/亩·米左右,以增加水体中藻类、枝角类、轮虫等基础饵料生物的繁殖速度和密度,促进小龙虾健康生长。

5.投放“调水鱼类”小龙虾养殖池内还可以通过投放适量的鲢、鳙鱼种或细鳞斜领鲴鱼种来调节水质。利用鲢鱼摄食浮游植物和鳙鱼摄食浮游动物的特性,有效控制池水肥度,改良水质。鲢、鳙鱼种的投放规格为100~200克/尾,投放量为50~80尾/亩。利用细鳞斜颌鲴摄食池中的固着藻类、植物碎屑、腐渣腐泥等特性,改良水质和改善底质,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细鱗斜颌鲴鱼种的放养规格为7~8厘米,密度约为100尾/亩。

四、苗种放养

小龙虾苗种放养至关重要,放养成功就等于整个养殖成功了一半。池塘养殖小龙虾的苗种放养方式主要有两种:

1.春季放养虾苗 于春季(2~3月)直接放养体质健壮,体色亮丽,肢体完整,活动力强,无伤无病的优质苗种进行养殖。虾苗的放养规格为3~4厘米,密度为8000~10000尾/亩。虾苗通常一次放足,但也可以分期投放虾苗,每期放苗时间间隔15~20天。养殖过程中实行轮捕与轮放,即不断起捕30克以上的大虾上市销售,将规格较小的虾留在池内继续养殖并及时补放虾苗,以获得更高的养殖效益。

2.秋季放养虾种 于秋季(8~10月)放养体质健壮,个体大,雌雄来自不同水域(避免近亲交配),规格30~40克/尾的种虾(亲虾)进行自繁自养。自繁虾苗无须装车运输,放养成活率较高。8~9月放养虾种的雌雄比例可按2~3:1进行配比,投放量40~50千克/亩。10月可放养抱卵虾,放养量30~35千克/亩。虾种放养前,在池塘常年水位线以下2~30厘米范围内,用直径3~4厘米的木棍向下倾斜45°角打造辅助人工洞穴,深度30厘米左右,密度为5~8个/米。洞穴打好后,再将虾种放人池内,经过1~2个月培育成虾苗,若密度过高可进行分池养殖。待翌年4~5月用虾笼或地笼网将种虾捕出销售,留下虾苗继续成虾养殖。

上述虾苗、虾种放养前需用3%~5%食盐水药浴消毒10~15分钟,以杀灭体表病原菌及寄生虫。

五、养殖管理

1.投喂管理 水温达10°C以上时小龙虾即可摄食。

2~3月为仔虾和幼虾生长阶段,小龙虾以摄食池中的腐殖质、有机碎屑、着生藻类、浮游动物、水生昆虫幼体等天然饵料为主,辅喂部分蛋白质含量为40%以上的破碎配合料。配合料每天傍晚投喂1次,投喂量为池虾总体重的2%左右。

4月为小龙虾的快速生长期,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投喂配合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为36%~38%,日投喂2次,分别于上午8:00和下午5:00各投喂1次,投喂量为池虾总体重的3%~4%。另外,每天日落后可辅喂部分鱼、螺、蚬、蚌肉等动物性饵料,投喂量为池虾总体重的6%左右。

5~6月为虾的养成期,为提高规格,增加产量,仍以投喂配合词料为主,投喂配合伺料的蛋白质含量为35%左右,日投喂3次,分别于7:00、14:00和17:30各投喂1次,投喂量为池虾总体重的5%~6%。另外,每天傍晚日落后可辅喂部分鱼、螺、蚬、蚌肉等动物性饵料,日投料量为池虾总体重的8%左右。

7~8月天气炎热,水温较高,可采用配合词料、杂鱼、豆饼和玉米等轮喂,以提高小龙虾的消化酶活性,促进生长。一般采用3~4种饵料4~5天一轮回的投喂方式,即前2~3天投喂配合饲料,之后投喂1天杂鱼,再投喂1天豆饼或玉米。日投喂2次,分别于早晨和傍晚各投喂1次。投喂配合词料的蛋白质含量为30%~32%,投喂量为池虾总体重的3%~5%。杂鱼的投喂量为池虾总体重的8%~10%、豆饼或玉米的投喂量为池虾总体重的4%~6%。

9月以后天气转凉,水温降低,小龙虾重新进人快速生长期,此时以投喂配合词料为主,辅喂部分鱼、螺、蚬、蚌肉等动物性饵料。投喂配合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为35%左右,日投喂3次,上午7:30和下午2:30投喂配合伺料,投喂量为池虾总体重的5%~6%;日落后投喂动物性饵料,投喂量为池虾总体重的6%~8%。

养殖全程中,具体的投喂量应根据池虾的摄食、生长、蜕壳、病害及季节、天气、水质、水温等情况综合考虑,灵活掌控。一般以第二天投喂前基本吃完无剩余为宜。

2.水质管理 每周加水1次,每月换水1次。每次加水约20厘米深,保持池水清新;每次换水30%,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深。

适时开启增氧机或抛撒粒粒氧(主要成分:过碳酸钠、过氧化钙、活性氧>13.5%)、增氧灵(主要成分:聚合氧、过碳酸钠)等增氧剂,保持池水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使池虾健康生长。

每半月泼洒1次微生态活水素(主要成分: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植物乳杆菌、酵母菌、氨基酸、消化酶等),用量为200~300克/亩·米,以有效去除水中有毒有害物质,稳定pH值,改良水质。

每月泼洒1次生态修复改底剂(主要成分:除臭分解剂、氧化剂、吸附剂、微生物菌种、解毒解热调节剂、有机螯合物、微量矿物元素),用量为350~500克/亩·米,以有效吸附和分解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减缓池塘老化,改善修复池塘底部生态环境。

3.防病管理 小龙虾养殖过程中,应遵循“无病先防,有病早治,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采取积极预防措施控制虾病的发生和蔓延,确保小龙虾健康生长。

每半月全池泼洒1次24%二溴海因进行水体消毒,用量为130~150克/亩·米,以杀灭水体中的有害细菌、病毒等,控制病原微生物的大量滋生。

每10~15天泼洒1次60%二氯异氰尿酸钠进行食场消毒,药液配制浓度为0.5克/米3,以防止食场水域细菌大量滋生。

每半月全池泼洒1次30%漂白粉或8%溴氯海因,用量分别为1.0~1.5千克/亩?米和250~300克/亩·米,以预防小龙虾细菌病。

每月投喂1次用菌毒杀星(主要成分:黄连、黄考:、黄檗、大黄、梔子、地锦草、大青叶、金银花、鱼腥草、免疫增强剂)制成的药饵,每100千克词料用量为400~500克,每次连喂3~4天,以预防小龙虾肠炎病。

每月全池泼洒1次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比例为5~2),用量为450克/亩·米,预防寄生虫病。

在虾病防治过程中,应选用高效低毒、生态环保、价格合理的药品,按照药品使用说明精确计算好用药量,全程严禁細獅楼、有机憐类药物,避免发生意外。

更多内容看以下专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