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血拔罐拔出血液一坨一坨的(女子爱美拔罐拔出皮肤炎症)(1)

记者黎清 通讯员胡梦 万凌翔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去养生馆、足浴店做保健,刮痧放血、穴位针灸、拔罐减肥都是热门的保健项目。殊不知,放血、针灸都属于医疗行为,只有在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资质的地方才能开展,持有《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两证才能施针。人体穴位十分复杂,非专业人员施针,可能因为扎错穴位或者力度、手法不当,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对人造成无法挽回的损伤。

针灸一月减20斤?

减完头晕乏力 再吃反弹严重

32岁的王萍(化名)体重74公斤,去年夏天,为穿上漂亮衣服,她决定减肥。

在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王萍坚持了两周的针灸减肥,瘦了7斤,可在美容院做面部时,受不了美容院“一个月瘦20斤”的广告诱惑,决心转战美容院,进行“针灸美体 健康饮食”套餐。

所谓健康饮食,就是只能吃寡淡无油的蒸牛肉、蛋白、白粥、水果等,这让王萍每天感觉饥肠辘辘。坚持了一个月,果真瘦了23斤,可她总是觉得头晕、浑身乏力。在恢复正常饮食半年后,她体重回弹到76公斤,不得不又赶到湖北省中医院求助。

该院针灸科周仲瑜主任医师说,不少美容院打着“针灸减肥”的幌子,要求患者严格限食。体重是减下来了,却因节食造成营养不良,危害健康。正规的医疗机构是不会给患者开节食餐单的,专业医生会在穴位针灸减肥的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建议营养均衡的饮食和合理适度的运动。

周仲瑜还提醒,有些不够专业的施针者行针比较粗鲁,加上受施者肌肉紧张强烈挛缩,也容易出现滞针现象。滞针时,针在穴位内捻转不动,若勉强捻转、提插时,会令受施者感到疼痛。此外,因其他疾病引起肥胖的继发性肥胖人群,产后、哺乳期、月经期的女性,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疾病等严重疾病的肥胖患者不宜进行针灸减肥。

拔罐减肥“拔”出皮肤病

28岁的周婧(化名)从事文员工作,因为很少运动,腰上有了“游泳圈”。经朋友介绍,她在美容院尝试拔火罐减肥法。半个月下来,她共做了四次拔罐,足足瘦了三斤。可是,她发现有些拔罐部位长了水疱,周围痒得受不了,去医院皮肤科诊断患上了皮肤炎。

周仲瑜解释,拔罐减肥并非次数越多,时长越长,效果就越好。通常从拔罐拔上到起罐在十分钟之内最佳。因为进行拔罐治疗的主要原理在负压而非拔罐的时间,负压越大时间就越短,如果负压很大而拔罐时间过长,那样就会导致皮肤病。因为火罐与皮肤接触处,有时会有较大动脉分布(如腹股沟动脉、足背动脉搏动处),由于吸力的作用,导致远端的组织出现缺血,甚至有时还会出现组织坏死。不懂医术者乱施穴位,会适得其反,甚至造成危险。

中医项目要认清执业资质

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市场上不少美容养生机构以“针灸减肥”、“舒筋活血”之类的名义,开展针灸、推拿、熏蒸等中医理疗项目,这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比如,卫生管理不到位,理疗器具重复使用或者简单消毒,很容易造成感染。理疗师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和考核,技术不到位,无法准确诊断,可能贻误病情;针刺穴位不准确,可能会刺伤脊髓、神经等,引起急性休克或者痉挛;按摩手法不到位,可能引起气胸或脏器损伤。

周仲瑜提醒,爱美人士应有“安全第一”的自我保护意识,首先要了解扎针的人是否持有《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两证。一般来说,若非医疗机构,扎针都要经过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和备案。

漫画赵健

责编:朱曦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