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 (记者 唐闻宜 通讯员 沈勇强)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年味也是越来越浓了。今天上午,南浔善琏镇窑里村的村民们自发来到村文化礼堂广场,打年糕、照灯笼、糍喜糕、做十二生肖圆子,营造了欢乐、祥和、喜庆的中国年氛围。

南浔糯米糍粑街边小吃(打年糕照灯笼糍喜糕)(1)

图说:打年糕品年味。沈勇强 摄

虽然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但阻挡不了村民们欢欢喜喜过大年的热情,为了响应疫情管理要求,村民们分了四个场所开展活动。

“糕”音同“高”,年糕寓意年高,寄托着人们对新春的祝福和来年丰收的祈愿。在窑里村文化礼堂广场举行的打年糕首先开场,大锤、蒸笼,灶头等年糕制作工具早早准备就绪。一字排开的传统石臼打年糕,吸引众多村民驻足观看。只见师傅们把一桶热气腾腾蒸熟的糯米粉倒入石臼中,拿起木槌,一边吆喝一边挥舞着槌打年糕,另一人挽起衣袖,隔一会儿便把石臼里的年糕翻个身。一锤又一锤,顿时米香四溢,软糯的年糕让人垂涎欲滴,纷纷在师傅们手里抢年糕头吃,现场充满着欢声笑语。

在窑文化馆,传统的十二生肖圆子制作热闹上演,眼看着一个个糯米团子在师傅们在手中变成猪、小老鼠等十二生肖可爱的模样,孩子们看着甚是欢喜。如今这种传统的十二生肖糯米圆子制作在村里只有上了年纪的老人会做,所以每次逢年过节,老人们都要把这手艺晒一晒,让年轻人看一看、学一学。

南浔糯米糍粑街边小吃(打年糕照灯笼糍喜糕)(2)

图说:十二生肖圆子制作热闹上演。沈勇强 摄

在善琏镇窑里村,糍喜糕是家里要办喜事的人家专门做的一种喜糕,把喜糕分给左邻右舍,象征喜庆吉利。这次村民们特意把糍喜糕也搬到了窑文化馆,寓意着新年新气象,通过一块块喜糕把吉祥传递给全村的人。

一旁的孩子们也来凑热闹了,个个穿上喜庆的过年服装,手拿着状元灯笼,在传统非遗唢呐的助兴下,沿着美丽乡村路,照灯笼、送福字,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本次活动集中展示了窑里村老百姓欢欢喜喜迎新年的传统习俗,营造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丰富了老百姓的精神需求。让老百姓在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感受家的幸福、年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