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曾在一档电视节目中回答现场观众问题时,公开批评《三字经》和《弟子规》这两本书,怒斥:“那是毒药!”《三字经》和《弟子规》,本系中国古代“蒙童教育”的经典用书。
其中,《三字经》成书于宋代,作家为南宋礼部尚书王应麟。内容涉及古代政治、历史、文化、地理等多个方面,传播中外,影响力绵延一千年。
1990年,《三字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弟子规》成书于清代康熙年间,系儒家经典的简化普及版。
这两本书尽管“江湖地位”悬殊,但是在民国以前,都属于中国常见的儿童教育用书。身为一名历史系教授,易中天对《三字经》在中国教育史上的“江湖地位”应该了如指掌。
《三字经》的易读性与经典性,都是《弟子规》无法比拟的。但是易中天为何要将《三字经》和《弟子规》一杆子打死呢?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一、家长们无法安放的“控制欲”与《弟子规》的“恶”近些年来,国内教育理念中,突然就出现了一股“复古潮”。许多的学生家长,热衷于自行购买《三字经》和《弟子规》来教育子女。
但是囿于自身的认知水平,这些家长最终向孩子灌输了大量不合时宜的思想。尤其是《弟子规》中,“阉割”儒学经典得来的“愚忠、愚孝”思想。
这些康熙年间,清廷出于政治需要,故意阉割儒学得来的书籍,不但篡改了儒家精髓,还禁锢了儿童的思维。
我们都知道,好奇心是儿童学习的源动力,但是《弟子规》这本书却要求儿童“邪僻事,绝勿问”。
对于感觉奇怪、不合常理的事情,不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如果孩子们照办,最终会变得耳目闭塞、固步自封。
另外,《弟子规》不但要求孩子们不问是非缘由,事事“顺承”父母长辈,还有“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的荒谬提法。
比如你想和谁结婚,你母亲反对,你就不能结婚了。你想去外国发展,你父亲反对,你也完了。如此一来,儿女全部得按父母的要求去生活,一点违拗都不能有,哪里还有自主思想?
《弟子规》这本书中“好”的部分,基本上都是属于,劝人“便后要洗手”、“不要偷东西”之类的废话。这种程度的教育,任何一个正常家庭,都可以通过“家教”来完成。
《弟子规》这本书中“坏”的部分,正如易中天所言——就是“毒药”。并且它的药效,还是属于“清朝僵尸”的“尸毒”级别,因为它本来就是按照康熙的“圣谕”,编辑出来的东西。
现在的中国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家长们为了养老或者别的原因,把全部的宝都押在了一个孩子的身上,想要孩子按照自己设想的轨迹去发展,这其实是不科学的。
孩子们也是人,是人就有独立的思想。现在社会网络资讯这么发达,还在妄想用三百多年前的“僵尸思想”钳制子女,再让他们对自己“尽孝”,无异于“掩耳盗铃”。
所以事实上,在易中天批评古代蒙童书籍这件事情上,《三字经》是受到了《弟子规》的牵连,两本书完全不属于同一个级别。
二、《三字经》的流行与国人汉语水平的下降有关《三字经》有着“袖珍版《通鉴纲目》”和“微型百科全书”之称,这本儿童识字的教材和《百家姓》、《千字文》齐名,在中国古代蒙学书籍排行榜上“霸榜”近千年。
明代印刷业发达之后,还被传播到了海外。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在历史上都曾采用它作为汉学识字课本。其中日本更是从江户时代起,直接采用中国的《三字经》进行私塾教育。
作为一本启蒙识字的教材,《三字经》的运用时间之长,传播范围之广,在世界教育史上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同样是基于儒家思想编写的启蒙教材,《三字经》和《弟子规》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它基本保留了宋代以前的儒学思想精华。
和《弟子规》中提倡的“愚孝”不同,《三字经》书中提倡“兄友弟恭、君敬臣忠”,而不是一味地要求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无条件地“顺从”。
《三字经》这本书放在现代,在易读性方面的表现也是非常突出的。由于采用韵文的方式进行编排,《三字经》还非常适合背诵记忆。
又因为文言文用词非常精简,所以作者可以用极少的字词,以“顺口溜”的形式,触及古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私塾先生采用《三字经》做教材的时候,自然也可以通过“解读”向儿童们普及大量的文史常识,所以才说它是一本微型百科全书。
这本书的经典性是不容否认的,易中天认为它是“毒药”,这个提法不妥。不过当代的家长也不必过分重视《三字经》,把它当成孩子们的课外读物就好。
因为《三字经》这本书中涉及的内容,在当代早已经被教育部门分成各种科目,按年级、分步骤,循序渐进地教给孩子们了。
死记硬背下《三字经》这一千多个字,在当代显得没有那么必要了。小朋友们的学习任务繁重,对于课外读物,量力而行比较好。
结语《三字经》是一本好书,《弟子规》就是“毒药”了。但是当代家长也不必太重视《三字经》,只要把它当成普通的课外读物就好。
另外,我想说一下,现在的人为什么就这么想给孩子用“古代课本”呢?除了想要去“继承”一些古老的思想,是不是出于对语文基础教育,产生了不信任的感觉呢?
仿佛大多数的人都觉得如今的人——诗写得不像诗,文章写得不像文章。创作的时候也不讲平仄、对仗了,用词极其匮乏,文章逐渐失去了汉语的美感。
所以部分家长觉得,应该给孩子们“恶补”一下古代文学课。古文难学,要学自然应该从小学起,从蒙童书籍学起。所以大家就盯上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古书。
但是“文言文”的时代毕竟已经过去了,现代人要学习、继承古代人的思想观念时,一定要懂得“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可是普通的学生家长,基本不具备这个能力和精力。
如果只是想学习文言的语法、造句,语文课上就有。如果非要学到可以用“文言文”进行创作的水平,就算达到了,写出来了,别人又看不懂。个人认为,除了“炫技”之外,意义不大。
前些年有些学生参加高考的时候,故意用“文言文”,甚至是“甲骨文”写作文,结果得了“满分”。可是这种“投机取巧”的行为,好像现在教育部门已经不允许了。
所以,易中天说《三字经》、《弟子规》是“毒药”,虽然只说对了一半,但是如果说它们在现代教育中用处不太大,那就不算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