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孙悟空和二郎神是怎么想清楚自己应该在营救三圣母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呢?看玉帝和孙悟空、王母和二郎神的谈话就一目了然。整理了一下,大概意思如下:

宝莲灯中最令人难忘的情节(宝莲灯里的34)(1)

孙悟空建议给此事定性为“家丑”

宝莲灯中最令人难忘的情节(宝莲灯里的34)(2)

修改天条,时机也差不多了,佛门同意改

宝莲灯中最令人难忘的情节(宝莲灯里的34)(3)

中国传统文化里“有面子”是天大的事情

宝莲灯中最令人难忘的情节(宝莲灯里的34)(4)

孙悟空说:峨眉山是我的洞府,你外甥也敢来?

如果我们稍微有点历史底子,历史上佛道关于土地也是有争斗的。

宝莲灯中最令人难忘的情节(宝莲灯里的34)(5)

玉帝答应,二郎神再上峨眉山就是抗旨

不难想到,峨眉山是佛门清净地,二郎神是道家神仙,地盘儿位置大概是灌县(成都都江堰)——青城山一代,都是道门所在,明面上不说,但是不是孙悟空和二郎神在争地盘呢?

宝莲灯中最令人难忘的情节(宝莲灯里的34)(6)

玉帝真的很会说话

二郎神也明白,如果只是按照自己的计划,自己的根本目标没有达到,反而让人以为他其实就是为了自家谋私利,虽然有了玉帝赦免,让别人瞧不起便成了必然的解决。所以他必须实现修订天条的根本目标。

宝莲灯中最令人难忘的情节(宝莲灯里的34)(7)

王母娘娘明确告诉二郎神你说话要慎重

宝莲灯中最令人难忘的情节(宝莲灯里的34)(8)

王母娘娘在教育二郎神

宝莲灯中最令人难忘的情节(宝莲灯里的34)(9)

王母明确告诉二郎神,办私事太明显了

宝莲灯中最令人难忘的情节(宝莲灯里的34)(10)

二郎神明白了“司法天神”这个身份的意义

▉ 二郎神终于明白——保全自己才能最终确保计划的实现。

我们或许相信,二郎神差点就为嫦娥反下天庭去了,

我们或许相信,二郎神根本上也没有什么造仙计划,只是服从天庭指令,

但无论怎么样,在天庭赦免了“三圣母”之后,二郎神明白,必须让“沉香”继续闹下去,才有可能修改“天条”而他,保住自己的司法天神,就可以让沉香继续闹下去。

宝莲灯中最令人难忘的情节(宝莲灯里的34)(11)

王母威胁二郎神,不好好干就罢官夺爵

宝莲灯中最令人难忘的情节(宝莲灯里的34)(12)

王母说:你可要想清楚,下界后你就是“妖”

▉ 让"三界"折腾起来,才能实现"修订天条"的目标

剧中,二郎神和孙悟空有八百年没有见面打交道了,这八百年,三界除了"思凡下界"的事儿,基本上是安定的,但这八百年来,三界肯定都没有发展的动力,一片死气沉沉,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八百年里,神仙们一个个都无聊透顶,无所事事,而且因"思凡下界"的神仙不少,却没有新神仙被点化成仙,这不就是个"停滞不前"吗?

宝莲灯中最令人难忘的情节(宝莲灯里的34)(13)

王母要抓孙悟空,玉帝及时制止,理由很硬

所以,“修订天条”是众望所归,必须要修订天条,这个任务,恐怕二郎神一个人完不成,佛道两家带头一起修订吧。

宝莲灯中最令人难忘的情节(宝莲灯里的34)(14)

八百年了佛道两家没来往?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开一下脑洞:如果把"项目"再放大一点儿去想,这无论是"劈山救母"还是"造仙工程",或许只是玉帝和王母安排的"三界发展计划(天条修订计划)"里的一个组成部分。

最近在网上各处都能看到大家在提"鲶鱼效应",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应该就是"鲶鱼计划",如今"沉香劈山救母"照样是一次"鲶鱼计划",不然为何非得把孙悟空拉进来拜师?特别是,闹天宫,偷仙丹,这不都是当年孙悟空的翻版嘛!

宝莲灯中最令人难忘的情节(宝莲灯里的34)(15)

告诉众仙,还是不要武力斗争了吧,和平谈判。

宝莲灯中最令人难忘的情节(宝莲灯里的34)(16)

销不出去的“仙丹”被偷吃了,老君是喜是忧?

我们开个脑洞:如果天庭也有经济,是不是也得刺激一下消费?

或许,搞个项目,搅动一下三界,天、地、佛、人、神、鬼、妖、魔,才能找到生机。总不能等着内部发生混乱让妖魔有机可乘,从外部开始逆反天庭就麻烦了——或许三界早有风吹草动了。(把电视剧《西游记后传》再串起来看)

▉ "心照不宣"才是这个全部故事产生"味道"的添加剂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