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从汉朝兴盛至今,应该有2000年左右的历史了,有人们所知和传颂的凄美的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也有乞巧、拜祭的节日仪式,仅仅是因为牛郎和织女坚贞的异地恋么?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根据文献记录,最早的牵牛、织女来源于古人的星象崇拜。因为牛郎星和织女星隔河相望,人们才根据天象杜撰出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究竟是怎么样的天象给了人们杜撰的灵感?
夏季大三角夏季大三角指在夏季的东南方高空里由天琴座的织女星、天鹅座的天津四及天鹰座的牛郎星组成的三角形。即使在大城市里,只要避开强烈的灯光干扰,也能看到这个明显的几何图形。
在三角形的西边是银白色的织女星,在她的东边是天津四星,在东南方的那颗是牛郎星,还可以在这个大三角中找到灿烂的银河,银河从三角形里向外延伸,横贯南北,分成两叉。在夏夜里除非阴天才会看不见这夏季大三角。
夏季大三角
也正是如此,在没有电和娱乐的古代,星空是一个消遣的不错选择,而赋予这些星星一些神话色彩,也让这些星星多了些色彩。
爱情故事起源【发端于《诗经》】
《诗经.小雅.大东》有云:“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意思是说只见那三足鼎立的织女星,整日整夜七次移位运转忙。虽然一天一夜七移运转忙,终归不能织成美丽的文章。再看那颗明亮亮的牵牛星,也不能像人间真牛拉车厢。这首诗是反应西周中后期统治阶级压迫劳动人民的,跟爱情完全不沾边,不过这是文学作品第一次出现牵牛织女星。而再一次进入文学作品已经是汉末了,七夕节也是繁盛于汉,文学作品出现抽象的牛郎织女形象也不奇怪了。
【兴盛于《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诗歌中已经有了牛郎织女的形象,也是通过银河、机杼这些和牛郎织女的神话相关的物象,借写织女有情思亲、无心织布、隔河落泪、对水兴叹的心态,实际来比喻人间的离妇对辞亲去远的丈夫的相思之情。
【成型于《月令广义.七月令》】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kūn),相传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河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
天河的东边住着织女,是天帝(天帝非玉皇大帝,玉皇大帝为道教人物)的女儿,她年年在织布机上劳作,织出锦绣天衣,自己都没有空闲打扮容貌。天帝可怜她独自生活,准许她嫁给天河西边的牵牛郎,织女出嫁后荒废了纺织的工作。
天帝大怒,责令她回到天河东边,只许他们一年相会一次。每年入秋的第七天,我们总会看见喜鹊的头顶突然秃去。相传这天牛郎和织女在银河的东岸相会,喜鹊纷纷飞去做桥梁,以便让牛郎和织女从它们头顶走过去,所以喜鹊头上的毛都被踩秃了。
至此,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算是定型了,不过喜鹊怎么就摊上了这个苦差事呢?为什么不是麻雀、大雁?现在也没有准确的答案。
一说是:旧时民间传说鹊能报喜,故称喜鹊。牛郎织女每年只有一天相聚的异地恋,太过凄苦,需要一些喜庆元素。另一说是喜鹊在夏秋交际的时候脱毛,平时常见的喜鹊突然消失,归来时头秃了,应该是去给牛郎织女搭桥了!
牛郎织女的故事,由古典中蕴含浪漫,更反映了难能可贵的曲折爱情。在天河的两侧,牛郎织女一直默默地守护着彼此,一直见证着“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可贵精神,激励着青年男女追求美好爱情的决心和勇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