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郑州1月22日电 冬意正浓,佳节临近河南太康芝麻洼乡王大堂村,狭窄的街道上行人三五成群,行色匆匆间或响起开心地说笑声,方言甚浓,不可细辨其声,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张美荣太康道情戏?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张美荣太康道情戏(太康戏痴张天印)

张美荣太康道情戏

新华网郑州1月22日电 冬意正浓,佳节临近。河南太康芝麻洼乡王大堂村,狭窄的街道上行人三五成群,行色匆匆。间或响起开心地说笑声,方言甚浓,不可细辨其声。

随人流复行数百米,豁然开朗。土地平旷,但见偌大个戏台,空空洞洞,别无他物。台下却早已挤的满满,数千人翘首以盼,鲜有窃窃私语者。瞅了半天,无处落脚,寻得废旧砖块,在人缝里坐下。

大幕未启,张天印的名字在字幕条上一现,便引得台下一片叫好。待那《回龙传》唱到了紧要处“我儿带路进院去,本御抬头看仔细”,每段数十句,唱词通俗易懂,或缓或急,忽高忽低,听的人彷佛都赶不上听,唱者却字字清晰。

转腔换调之处,尤为欢快流畅,加上灵巧的颤舌音“嘚儿......”,只觉入耳后,五脏六腑像熨斗熨过,令人浑身舒坦,无一个毛孔不畅通。

台下举座动容:双目微眯,面露喜色,下巴微微抬起。身心俱忘,如梦如醉。散场后,众人意犹未尽,“听着正得劲哩,还没过瘾咋就结束了。”芝麻洼乡西丁华村83岁的胡广兰和东李庄79岁的胡玉兰姐妹俩相约下午接着听大戏。

这辈子就为道情戏而生

在豫东南、皖西北至今流传着这样的民谣:“宁可少锄二亩地,也要来听道情戏。”这就是太康道情的传奇之处。

“我这辈子就为道情戏而生。”张天印言辞间饱含深情。1975年,自幼听着道情戏长大的张天印,进入太康县戏曲学校学习,16岁毕业时被分配到太康县豫剧团。但他没有去报到,而是悄悄将志向改成了道情剧团。

处于上升势头的豫剧团远比道情剧团形势要好,这孩子为什么偏要选择道情剧团?时任县文化局人事股长的赵祚生百思不得其解。

“我喜欢道情这个剧种,更喜欢唱给百姓听。”张天印说。这一唱,就是40多年,从那时起,他再也没有离开过道情舞台。

“演出要成功,心中必须有观众。”张天印常对演员如是说。记者在后台看到,虽然条件简陋,甚至连化妆盒也是拿破旧的饭盒来“救场”,但年轻演员们化妆的认真劲丝毫未受影响。

“我们现在的条件比原来强多了!过去在农村演,不仅需要在农家支锅做饭吃、用麦秸杆打地铺睡,而且一天3场连轴转演出。”张天印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干这一行,就是个苦差事。这辈子不图别的,就图为老百姓唱好戏!”

信仰是活在舞台上,传统文化是活在戏里,他们却活在现实中。上世纪80年代后期,太康道情剧团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文化娱乐业的多元发展,日渐老去的观众,使得太康道情剧团的生存举步维艰。

一年送戏300余场

“一些演员为了补贴家用,就去干掏下水道、修水管、摆地摊的营生。”张天印的眼睛湿润了,“太康县道情剧团最低迷时,一年中仅有的演出台口合起来不超过3个月。我们唱,不仅仅是为了活着,但只要活着,就会不停地唱。”

1997年,张天印临危受命担任团长。“太康道情剧团‘天下第一团’这个金字招牌坚决不能丢,必须保住太康道情!”张天印努力寻求突围之路,为此饭吃不下、觉睡不香。

只有改变演出方向,到乡村中重觅道情的知音,才是道情唯一的生存之道。张天印深知,豫东农民不仅爱看戏,而且爱唱戏,即使顽皮的小孩儿也能张口即来:“王金豆,王翰锡,冬天穿着夏天衣......”这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只有回到农村,才有市场。

张天印带领50多名演职人员,将过去丢掉的道情经典传统戏又复排出来,坚持为农民上门送戏,每到一地,与群众打成一片,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庄户人家的剧团”。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演出的各个环节不能有丝毫差错。张天印习惯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上边密密麻麻记满了外人无法解读的“天书”。其实,里面记的全是选定剧本,选演员,请导演、作曲,排练,购置服装,制作道具,调配灯光,绘制布景等繁琐事宜。

盛夏酷暑,演出时站台的“把子”差使苦,没有人愿意站,张天印身先士卒,他穿着沉重的戏服,没有一句台词,一站就是一个多小时。

与此同时,他把职称晋级的机会留给演员们,大家的职称都评上了,自己的职称级别却没晋升;每一次汇演,演员们在台上得奖,而他却累倒在台下……

在他的艰辛付出下,太康道情剧团发展逐渐有了起色,由剧团派人出去联系“台口”,变为演出商主动找上门来。全团由原来年演出100多场发展到2014年演出802场(其中送戏300余场),几乎每天都连轴转地下乡演出,在全省县级团里数一数二。“越到年跟前越不安生。人家往家跑,咱是往外跑。”张天印笑着说。

老百姓的戏永远唱不完

虽然剧团逐渐恢复了昔日的辉煌,但观众仍以中老年为主,不少年轻人连道情戏是什么都不知道。“我们如果不在了,剧团也就散了,道情戏可能也就没有了。”张天印忧心忡忡。

为迎合年轻观众的心理,张天印自编自演了多部表现农村现实生活、反映新时期农民思想感情、弘扬时代主旋律的好戏:宣传《土地法》、教育人们珍惜爱护土地的《算算这笔账》、《换招牌》;宣传计划生育、讽刺“多子多福”的《五夫临门》;破除封建迷信、倡导移风易俗的《婆媳算卦》、《砸金挑》等。

太康道情的戏路越走越宽,受众群体也逐渐扩大。用当地群众的话说,“原汁原味的太康道情又回来啦!”

2000年,太康道情剧团新编排了《富裕之后》,并作为全省5个地方小戏之一,应邀到北京长安大戏院汇演。

“谁也没有想到,15分钟的戏得到了全场观众16次通堂彩。演员不能松口,一松口,观众就鼓掌。”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张天印满脸自豪。

2006年,太康道情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2年,太康道情剧团被划转为太康道情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属公益性事业单位,编制50人,基本工资由县财政供给。

生存问题解决了,太康道情如何保护、传承、发展?成了摆在张天印面前的又一道难题。为此,他请戏曲专家为演员讲课,派人员外出学习。2013年,太康县道情戏剧学校正式成立,开始在周边招收年青戏曲爱好者,管吃管住免学费,但求能为道情提供新鲜血液。

如今在太康道情戏校,最小的学员四五岁,大的不到20岁。孩子们学戏十分吃苦,大冬天打地铺,一早上练功、发声,一板一眼,有模有样。“小演员浑身是戏,一招一式都是戏,戏中有戏。”

在张天印看来,日子越是过好了,市场越不能丢,更要保持活力。每年农历二月二、三月三的“鼓会”、庙会、乡村物贸会、行业汇演……对于太康道情能露脸的机会,张天印都格外看重,“能去一定要去,老百姓的戏唱不完,不能丢!”(汪俊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