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大战饿了么
还记得《后浪》视频中,何冰老师深情地对年轻人说道:“你们拥有了,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权利,选择的权利。”
哪知现在有些年轻人,连吃个外卖选择什么样的付款方式的权利都没有。
7月29日,有网友表示,自己在使用美团支付的时候,只看到了美团月付、银行卡支付和微信支付,支付宝不在选择列表里。
虽然消费者选择什么样的方式付款,是再小不过的一件事情了。但这样的局面就好比你去食堂吃饭,原本可以选择一荤一素,还有紫菜蛋花汤。没想到如今蛋花汤没得卖了。虽然汤不是必需品。但你的心里老是觉得少了点什么。
同天下午,美团旗下的美团月付做出了回应,发微博道:“‘其实这文章的主体换成饿了么APP和微信支付也同样合适呢’,新来的实习生读完36氪报道,小声嘀咕了这么一句。”
同时还附了一张饿了么的支付页面截图,显示只有两种支付方式:花呗、支付宝。
言下之意,饿了么也“半斤八两”,只支持同属阿里系的支付方式,不支持微信支付。
很快,饿了么予以“反击”,配文“Excuse Me”,附了一张支付页面截图。截图显示,饿了么是支持微信支付的。
美团月付不甘示弱,发文表示:“hi 顺便问一句,淘宝啥时候能用微信支付、美团月付呢?@饿了么 ”还配上了部分用户无法在饿了么使用微信支付的评论截图。
不久,创始人下场了。王兴在饭否上回应称,淘宝为什么还不支持微信支付?微信支付的活跃用户数比支付宝多,手续费也比支付宝低。
可谓是充满浓浓的火药味。
这场大战看似是美团和饿了么的大战,不如看作是美团和支付宝的对垒。毕竟整件事情的导火索,源于美团“拉黑”支付宝。
从创始人到产品,如此明目张胆的姿态,无疑彰显着一个事实:美团打算正面迎战支付宝。
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商业社会不存在永恒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美团和支付宝的火药味,或许来自于今年3月的那场发布会。
3月10日,蚂蚁金服CEO胡晓明在2020支付宝合作伙伴大会上宣布,支付宝升级为数字生活开放平台,APP要大改版。
升级成数字开放平台的意思,就是支付宝将新增外卖、美食/玩乐、酒店住宿、电影演出、市民中心等入口,同时让饿了么、口碑合并入驻平台。
也就是说,我们以后可以在支付宝上叫外卖、订酒店、团购、打车了。
这些业务可都是美团一直干的活。支付宝进军本地生活的野心,表露无遗。
面对支付宝的奇袭,美团不甘示弱,它打算直攻支付宝的腹地——金融。
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次站出来回应的不是美团官微,而是美团旗下的“美团月付”?
显而易见,美团月付颇有在这次风波中“C位出道”,挑战支付宝的意思。
美团月付是什么?
某种意义上,它彰显着王兴的金融野心。
在五年前,王兴就曾表示要打造“一个千亿元资产规模的金融事业。”隔年,美团花了3 亿收购支付牌照,连续拿了金融、小贷和保险等5张金融牌照。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美团月付就是最好的例子。它于今年5月29日上线,用户可以先“赊账”,下个月再还款,最长免息38天,还支持账单分期还款,最长可分12期。
这无疑就是在对标支付宝旗下的蚂蚁花呗。
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美团和支付宝似乎都在贯彻这个理论。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商业博弈很正常,美团和支付宝也自有其背后的逻辑。但无论如何,都切莫因为企业利益,伤害到消费者的权益。
打归打,莫伤及无辜
事实证明,这类商业博弈,最可能伤及的,还是用户。
美团和支付宝的对垒让我想到了三年前的顺丰菜鸟大战。
当时,菜鸟网络发布声明称,顺丰突然关闭对阿里旗下物流平台菜鸟的经济数据接口,停止给所有淘宝平台上的包裹回传物流信息。
顺丰对此反应激烈,表示自己没有关闭数据接口,反而是菜鸟下线丰巢接口信息。菜鸟之所以封杀自己,是因为希望自己从腾讯云转换为使用阿里云,并获取全部物流信息,这已经触及数据安全问题,所以自己分毫不让。
菜鸟和顺丰各执一词,纷争不休。吃瓜群众也摸不着头脑。
这样的情况下,最慌张的是淘宝商家和买家。
因为暂停顺丰物流信息回传,淘宝商家无法选择用顺丰发货,更有甚者,已经用顺丰发了二十几万的货,但看不到物流信息,也无法在系统中输入运单号,跟消费者解释就耗费了一下午时间。
对于消费者来说也同样不便。有些消费者无法知晓自己买的商品到底发货了没,到了哪个中转站。消费体验大打折扣。
最后,还是得由国家邮政局出面,召集双方协调局面。菜鸟和顺丰这才握手言和。
可见两家企业如果进行利益争夺,是有可能影响到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的。如果因为自身利益,让公众成为输家,场面就非常难看了。
这个道理放到今天这个事情上也是一样。
事实上,关于用户能不能在美团上使用支付宝,在饿了么上使用微信支付,已经成为一桩悬案——有的网友说可以,有的网友则反映说不行。
我们不讨论这其中的弯弯绕绕,只讨论商业竞争中企业的社会职责。
首先,作为巨头,它们最大的职责之一,就是服务消费者。这里面也包括提供给消费者选择哪种支付工具的权利。要知道,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中国都拥有几亿用户。这么大基数的支付工具消失在支付页面,想必还是有不少消费者会感到不便。
其次,商业竞争更多需要比拼的是品质和服务,这才是消费者真正关心的事情。比起“拉黑”对手,平台不如大力去完善其商业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做好隐私保护。说不定,就会迎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局面。
尽管商业博弈很残酷,但请不要让用户感受到其中的血腥味。
作者:小小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