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或买战斧巡航导弹(要不要停产战斧)(1)

“战斧”巡航导弹 资料图

中国网5月28日讯 据美海军采办部长肖恩•斯塔克雷称,美军计划在2016年采购100枚“战斧”巡航导弹后停止订货,但不排除采购更多导弹的可能。同时,海军将在制定2017财年预算时再次审视这一问题。由于正在寻求下一代对陆攻击导弹,海军正逐步停止采购雷声公司研制的“战斧”导弹,但斯塔克雷认为研发新系统仍存在风险,部队正在评估是否需要采购更多的“战斧”导弹。目前,海军仍处于制定新型导弹需求的早期阶段,在“战斧”停产以及下一代巡航导弹的新老交替问题上,美军面临一系列纠结。

从冷战的“冷遇”中脱胎换骨,变身美巡航导弹家族的“大哥大”

“战斧”巡航导弹是一种远程、全天候、亚音速巡航导弹。自1972年开始研制,1983年装备部队,但在冷战期间并未派上大用场。“战斧”在设计上可由多种载具发射,但美国空军并未接受空射型导弹,早期发展的陆射型在部署到欧洲地区后引发了很大抗议以及国际压力。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使“战斧”巡航导弹名声大噪。此次战争中,美国海军共发射了228枚“战斧”巡航导弹,仅有6枚未能进入巡航状态。据美国国防部公布的结果,成功率达到了85%。此后,“战斧”巡航导弹在战争中频繁亮相。

几十年来,“战斧”导弹发展了多种衍生型,兼具核作战能力和常规作战能力,能够从陆地、空中、水面船舰与水下潜艇发射。按照1987年美苏《中导条约》的规定,陆地发射型和车载发射型“战斧”被销毁。现役型号主要是海军水下潜射和水面舰射型,最先进的是“战斧”Block IV型。无论哪种型号的“战斧”巡航导弹,其外型尺寸、重量、助推器、发射平台都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主要是弹头、发动机和制导系统。

“战斧”巡航导弹弹长6.17米,直径52.7厘米,水平翼长2.62米,发射时重量(包括250公斤的推进器)为1452公斤。“战斧”巡航导弹在作战性能上最大的亮点是其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导弹在航行中,采用惯性制导加地形匹配或卫星全球定位修正制导,射程在450-2500千米,巡航飞行时速约800千米。据称,其命中精度可达到在2000千米以内误差不超过10米。为修正惯导系统的误差,“战斧”巡航导弹采用了地形匹配制导系统。另外,“战斧”巡航导弹还具有很强的低空突防能力,其巡航高度海上为7-15米,陆上平坦地区为60米以下,山地150米。

海湾战争使“战斧”巡航导弹名声大噪,同时也暴露出其一些缺点,如:对小型点目标的命中概率太低致使耗弹量过大;目标识别能力弱,不得不采用大面积覆盖式攻击;末段突防能力差,被多管自动瞄准高炮系统拦截的概率高。针对上述缺点,美军对“战斧” BlockⅢ进行一系列改进:一是改进动力系统,提高射程和末段机动性。通过更换主发动机和助推器,使导弹射程增加30%左右。二是改进制导系统,提高命中精度和灵活作战能力。中段制导用惯导/全球定位(INS/GPS)系统取代了原来的地形匹配辅助惯导(INS/TERCOM)系统,导弹中段最小定位误差由原来的30米减至12米,末制导系统升级为改良的DSMAC2A景象匹配制导系统后,允许选择更多的景象作为匹配基准。三是更换战斗部,提高对加固目标和核生化武器设施的打击能力。尽管战斗部质量和体积变小,爆炸威力却相当。引信在命中目标后延迟引爆,对加固掩体目标的破坏力提高了1倍。

最新型“战术战斧”巡航导弹,飞行中可改变攻击目标

根据1994年提出的“战斧”基础改良计划,美军发展了“战斧”Block IV型多任务导弹,并于2003年开始量产,2004年进入美国海军服役。到2010年2月,美国海军共接收2000余枚“战斧”Block IV型巡航导弹。据美军官员称,“战斧”Block IV导弹在确保战术能力的同时,降低了采购、作战和后勤的成本,据称每枚导弹单价约为57.5万美元,仅略高于以往“战斧”(单价140万美元左右)的1/3。

“战斧”Block IV导弹是在“战斧”Block III基础上,利用成熟技术发展的一种新型巡航导弹。该导弹继承了“战斧”导弹家族有利于提高射程的平面式气动布局,弹体材料大量使用复合材料。外形设计上采用了降低雷达反射截面积的设计,“战斧”Block IV导弹在原有制导方式基础上引入了双向卫星数据链,能在飞行中改变路线,或者攻击一个新上传的目标,其灵活的攻击能力还可在战场巡航以等待更加重要的目标。

反辐射型“战斧”Block IV导弹最大的变化是采用了被动雷达导引头。被动雷达导引头是反辐射导弹的关键部件,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测量目标雷达的位置,根据引导规律并与导引指令形成控制信号,控制反辐射导弹飞向及命中目标。同时,由于美军现役的AGM-88E最新型反辐射导弹已经引入了毫米波主动雷达,“战斧”导弹所使用的导引头引入毫米波主动雷达的可能性也比较高。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海军将于2017年开始装备可以打击固定及移动雷达目标的反辐射型“战斧”Block IV巡航导弹。为此,导弹相关导引头已开始进行测试。据悉,新型“战斧”导弹将改进电子支持系统导引头,此外还包括双向卫星数据链,该数据链可使攻击控制器控制飞行中的导弹转向攻击其他更重要的目标。相比人丁兴旺的机载反辐射导弹家族,舰射型或陆射型可谓相当稀缺。如反辐射型“战斧”Block IV导弹装备美国海军,该导弹将成为屈指可数的非机载型反辐射导弹。

反辐射型“战斧”Block IV导弹除了在制导方式上与“战斧”Block IV导弹有所不同外,在射程、战斗部类型等技战指标方面应该差别不大。美国海军目前装备的“战斧”系列巡航导弹虽然可以远程打击一些固定部署的预警雷达,但打击机动部署雷达的作战任务仍然需要机载反辐射导弹承担。而机载反辐射导弹射程一般在100公里左右,在飞机进入敌远程防空导弹射程之内时,易遭到对方击落的风险。而反辐射型“战斧”Block IV导弹射程在1500公里以上,这样就可以远在敌方防空导弹射程区域外打击敌方机动部署或固定部署的雷达,如果再结合其他机载型反辐射导弹,将大大提高美国海军对敌方防空设施摧毁的能力。

“战斧”导弹或将停产?巡航导弹的“新老交替”令美军纠结

“9·11”事件后的10年间,美军在全球追杀散兵游勇的恐怖分子,威力强大的巡航导弹只作壁上观。直到2011年3月19日,“战斧”导弹才得以再次展示威力。人们由此意识到,在21世纪的正规战争中,巡航导弹的价值不降反升。随着假想敌的雷达性能变得更好,防空导弹的射程越来越长,美军出动有人驾驶战机时,不得不更加谨小慎微。这种趋势使得18英尺长的“战斧”导弹焕发第二春。“世界上还没有‘战斧’对付不了的地面目标。”美国雷声公司的巡航导弹项目主任罗伊·多纳尔逊释放豪言。当然,这并不意味着21世纪的巡航导弹可以因循守旧。美国海军和雷声公司正加紧合作,希望能为发射后的导弹提供实时数据,确保其有效对付移动目标。

雷声公司于2013年11月交付了第3000枚“战斧”Block IV导弹,导弹的生产工作规划至2019财年,年生产量为196枚。然而,“战斧”Block IV导弹正面临严重挑战,“美国未来几年国防计划”中将导弹的采办费用削减了28亿美元。随着2014年3月4日美海军公布2015财年预算,负责海军预算的副助理国务卿威廉•莱斯切少将称:“2015财年是‘战术战斧’导弹采办的最后一年,随后进入停滞状态,并开展重新论证以保证导弹是一型可靠的打击武器,同时我们将开发下一代对陆攻击武器。”

据《简氏国际海军》2014年3月24日报道,美国海军在其2015财年的预算中削减了“战斧”Block IV(又称“战术战斧”)巡航导弹的经费,并提出了新型对陆攻击武器的研发投资计划。2015财年预算中,“战斧”导弹的预算减少了1.285亿美元,由之前的3.22亿美元降至1.94亿美元,直接导致2015财年导弹采购数量削减49%,仅计划采购100枚。“战斧”导弹将继续在海军服役,直至新的下一代对陆攻击武器研制成功。另据美国《大众机械》网站报道,2014年7月下旬,美国国会两党对一项看似不起眼的武器升级项目达成了共识:众议院和参议院的委员会一致同意,对2015年的“战斧”导弹生产计划追加投资8200万美元。

“在停止巡航导弹生产前,我们必须确保新导弹研发是可靠的,”斯塔克雷称,“我们将在2017财年开展重新评估。” 下一代舰载对陆攻击巡航导弹计划2024年服役,海军认为“战斧”可支持其此前的对陆打击能力。然而,斯塔克雷也提到了为雷声公司提供关键部件的小企业问题,海军正与这些国防工业部门开展密切合作,以发现能力空白和脆弱性。今年2月,斯塔克雷称有关下一代导弹的国会报告将在30天之内完成,导致拖延的问题主要在于确定需求以及论证新型对陆攻击导弹能否满足海上打击能力要求。雷声公司此前宣称关闭“战斧”导弹的生产线将影响更新进程,原因是这一决定将影响小企业供应商,使其难以提供所需的新型组件。(谢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