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就好像纸张一样薄,世事则像下棋一样,每一局都充满变化。

细看人生种种趋炎附势的现象,正如《增广贤文》中所说:“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这样的现实,不免让人感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有的人难免有些酸溜溜的感觉,而有的人更是为此愤懑不平。

世事哪能尽人意万事只求半称心(人情似纸张张薄)(1)

事实上,人们在面对人生现实的时候表现非常矛盾:一方面鄙视趋炎附势之徒,而另一方面自己又不得不趋炎附势;一方面看不惯富贵者的得意姿态,而另一方面又希望自己也成为得意的富贵者。

战国时期,苏秦从鬼谷子处学成之后,就向秦惠王进献灭亡六国的对策,却没有得到秦惠王的重用。苏秦两手空空地回家了,他像一条夹着尾巴的丧家犬,又黑又瘦,破衣烂衫,兜里一文钱都没有了,就背着几箱子破书。官位没弄到手,还将盘缠赔得精光,家里人个个对他恶声恶气。

夫人正在织布机上忙活,见苏秦回来,连眼皮都不抬一下。嫂子更是阴阳怪气,表示不能给闲人下灶做饭。爹娘把老脸一拉,对儿子爱答不理……大家都说:“做人就应该踏踏实实,好好工作。而苏秦,你游手好闲,想凭一张嘴巴说大话,一步登天,现在弄得没有饭吃,纯粹是自作自受,活该。”

正走背运的时候,家人说出刻薄绝情的话,虽然可能有一些好心提醒的意思,但是对苏秦而言,未免有些残忍。

苏秦痛苦地感叹道:“我没混出来,全家都不拿我当人。这都是秦国的罪过呀!”显然这不是苏秦的心里话。苏秦的痛苦并非来自秦国人的轻慢,而是家庭的冷遇。落魄书生的自尊心被强烈地挫动,他结结实实地尝到了世态炎凉的苦楚。

于是他“头悬梁,锥刺股”,精心研读纵横之策。最终,苦尽甘来,游说成功,竟然得配六国相印,衣锦还乡。

《战国策》的描述极尽铺张、渲染之能事,把势利者的形象描画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让很多看了故事的人都不禁感叹。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势利之人并不少见。

世事哪能尽人意万事只求半称心(人情似纸张张薄)(2)

俗话说:“贫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如果你有钱,就是住在大山里,也会有亲戚朋友过去探望你、接近你、奉承你。如果你没钱,就算住在闹市中,也没人过问你,尽量避开你,嫌弃你。

这就是赤裸裸的人性,也是再正常不过的现实。对此,我们没有必要埋怨、不耻。对于这样或那样的人性,你应该理解它,而不是憎恶它。

我们没有必要自以为高尚,而鄙视那些趋炎附势的人。须知世间人情,自古以来,莫不如此。权力、财富和地位,这本是世俗人生最现实的追求。人们对于有权、有钱、有地位的人趋之若鹜,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面对生活中的人情世故,保持自己的平常心很重要,没有必要一味地贬损,比如前面所说的“杯杯先劝有钱人”,这已经是一种很正常的礼貌行为,在酒席上敬酒,通常都是先敬地位高者,岂有先向对方的下属敬酒的道理呢?

因此不要一味地排斥人情世故,也不要感叹世态炎凉。当我们还在失意的时候,不要总是摆出一副怨天尤人的样子。别人在意你,是你的福气;别人不在意你,也不要生气。当我们得意的时候,也不要表现出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别人在意你,多半是因为你的地位和金钱;别人不在意你,多半是因为你没有地位和金钱。这有什么可埋怨和自得的呢?俗话说得好:“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人生就是这样一页页翻过的,每时每刻都有新故事展开。

莫道人走茶就凉,从来高朋依满坐;莫道世事在变更,从来全是新面孔;由来只有新人笑,哪还听到旧人哭。

与其感叹感情薄如纸,可否想到谁也不欠你;情感远去千万不要留,顺其自然情感的交替。接触新友交往新感情,万事从新开始最有利。如果你真的重情重义,现有感情千万莫丢弃。

当感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像纸一样脆薄时,是否想到,谁都不欠你的情,谁也不欠你的债,你必须适应情感的交替,接触新的朋友,交往新的感情,把握好,别再弄丢了。一旦丢掉,你连拾起来的机会都没有,除非别人的情感需要你;

世事哪能尽人意万事只求半称心(人情似纸张张薄)(3)

当感叹世事之间的变化已不是昨日时,那就要问问自己,为什么还活在昨天的回忆里?昨天的日历已经被撕了下来,你难道还想再粘上去?时光从来就是往前跑,谁会为了你一个人而驻留!

纸一撕就碎了,碎了的纸再拼也拼不完整。人的情感又为什么非要厚,对你厚的人始终是厚的。对你不厚的人,就让他远去。不要因为对你冷淡的人,而去怀疑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不会厚此薄彼。只看你的立场到底坚定不坚定。

世事如棋局局新,每个人下棋的风格都不一样,没有人非要按着你的套路来!不要用伤感的眼光去看待一切的事物,局限了自己的格局。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开创全新局面,那就重新下一局!

人的一生,说长几十年。人的一生,说短,一睁一闭之间。时光总是不怠我,就看你的界线在哪里。

别人把情感看作一张薄薄如纸屑,你可以把它看作一堵厚厚的城墙。那是你自己的事,修你自己的福!

当别人交新不交旧,交好不交贫,那是别人的事,不要问他对不对!你可以做到,有了新朋友不忘旧朋友,修自己的人缘,得自己的福!

千万不要感叹人情薄如纸,你哭天抹泪没人去帮你!那就让它随风去;千万不要感叹世间变化快,你后悔莫迭没谁认识你!不如重新下一局。自古多少英雄从世态炎凉中走出,开创新的天地!自古多少人物历经溥情苍桑人世,破茧而出生双翼!积自己的德,修自己的福,凭心去。

人际交往的困难和世事的艰难难以预料,人情薄如纸,来自世间冷漠的内心。人们往往更加关注自身,而以自我为中心的结果就是很难体会到人间的真情的。其实,感情是相互的,你没有丝毫的付出,又怎么能期许得到丰厚的回报呢?

世事哪能尽人意万事只求半称心(人情似纸张张薄)(4)

世事多变,如棋局般常新,那是必然的。酒茶不等于真情,它为你招来的那些所谓的兄弟,也许更多的只是一些唯利是图的小人,因为真正能够为你两肋插刀的友情不是在觥筹交错中获得的,而且感情的付出并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无论是邻里间的和睦,还是朋友间的情谊,都是在岁月的流淌中沉积下来的。因此所谓的人情薄似纸只是相对的,如果你薄人,人又如何不薄你呢?若能真心付出,自然会有近邻为你排忧解难、至交为你赴汤蹈火。

感悟:历史有远去的尘烟,有近代的风云,更有刚刚远去的时光。纵观人类历史,每天都在上演着不同的悲喜剧。权力争夺,总有人占据主动、稳操胜券;宦海沉浮,总有人左右逢源、立于不败;名利场上,总有人游刃有余、进退自如。同时,也总有人满腹经纶却终生不得志;英雄盖世竞败给泼皮无赖;君子清正廉洁却屡屡受挫。在纷繁复杂的历史悲喜剧中,总有生存规律可循,这些规律是人们必知的生存智慧—老人言,也是人们立身处世的根本。世事如棋,人生如局,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如同棋手,都在社会这张无形的棋盘上精心地布局。善于揣摩人的心性,知晓历史博弈的智慧,你就能拥有精妙绝伦的高招,下出变幻莫测的妙棋:强者当更强,弱者将突围,变弱为强。历史的典故以及老人言不仅仅享受到无数精彩纷呈、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也能够从历史的长河中汲取博弈智慧,在现实中更好地选择人生策略,多一分成功,少一分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