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的一生可分为发芽期、幼苗期、抽蔓期和开花结果期。各个生育时期的形态特征、生长中心、生长速度、所经历的时间长短,除与品种本身的特性有关外,与栽培技术和气候条件关系极大,为达到早熟、高产、优质的栽培目的,必须了解各时期的生育特点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综合农业技术措施来协调西瓜植株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

西瓜种植技术及资料(西瓜生长发育的特点)(1)

一、发芽期

由种子吸水膨胀萌动到第1片真叶初露(也叫破心)称为发芽期。在正常播种情况下一般要经历9~15天;西瓜种子的发芽出苗、下胚轴的伸长和幼根形成,主要依赖于种胚内贮藏的营养物质。本期干物质增长量很少,吸收氮磷钾量也很小。子叶出土后的光合产物可及时输向胚轴及叶原基。 本期在子叶出土后要防止徒长,以促进幼叶分化。

二、幼苗期

由第1真叶初露到5~6片真叶出现(也称团棵)为止。此期的长短,因品种、气温及栽培方式不同而异。在15~20℃条件下,一般需要25~30天左右。 幼苗期干物质增长量占总增长量的0.51%,但增长速度很快,蒸腾强度也最高。幼苗期吸收氮磷钾的总量占全期总量的0.54%。生长的中心是根系和叶片。 当瓜秧达2片真叶时,植株还有4~5枚分化完全的稚叶和2~3枚叶原基,每个叶腋中,有侧芽发生。当瓜秧具5枚真叶时,生长点已有8~9枚分化完全的小叶和2~3枚叶原基,即已完成14~17节的分化,各节叶腋中还进行叶、卷须、雄花、雌花各器官的分化。因此,此期已逐渐开始生殖生长,但仍以营养生长为主。

西瓜种植技术及资料(西瓜生长发育的特点)(2)

三、伸蔓期

由5~6片叶开始抽蔓,经过“甩龙头”,到坐瓜节位的第1朵雌花开放为伸蔓期。此期日平均气温在20~25℃时,一般需要16~25天。此期秧苗干物质增长量加大,占总量的18%,增长速度也很快。吸收氮、磷、钾的总量占全生育期的14.6%。 此期幼苗生长点分化的茎节伸长抽出瓜蔓,根、茎、叶生长速度显著增加,根的生长速度达到高峰。此期结束时,地上部营养器官进入旺盛生长阶段,茎蔓伸长迅速,叶面积增长极快,同时,雌花、雄花相继孕蕾并有开放。

西瓜种植技术及资料(西瓜生长发育的特点)(3)

四、结果期

从结瓜部位的雌花开放,经“倒扭”、“定个”、“变瓤”到果实成熟为止。当气温在25~30℃时,需30~40天。早熟品种所需时间短,晚熟品种需要的时间长。结果期干物质增长量最大,为81.49%,但增长速度不大,吸收氮磷钾的总量占全期的89.79%。 本期以生殖生长为主,生长中心是瓜。坐果后,光合产物约大部分运到瓜中,根系已基本停止生长,此期茎叶生长仍然较旺,随着瓜的生长,茎叶生长逐渐变慢,长势逐渐减弱。 结果期又分为开花坐果期、瓜膨大期和瓜变瓤期。  

1、开花坐果期。又称结瓜前期。由留果节雌花开放到果面茸毛渐稀,果实开始旺盛生长为止。经过果实“退毛”到“膨瓜”,茎叶的光呼吸达最大值。坐果期应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平衡,保证果实坐住。 在日平均气温25~30℃时,此期约经4~6天。此期要控制肥水,及时进行人工授粉,使早坐果,果坐稳。

2、瓜膨大期。又称结果中期、结果盛期。是幼瓜退毛至果实大小基本固定(定个)所经历的时期,此期一般历时16~26天。生育特点是果实体积迅速膨大,重量剧增,吸肥吸水量多。本期末,瓜的皮色、大小、形状等基本定型,表现出本品种的特征,瓜瓤刚开始着色,瓜皮上的白色蜡粉消失,并具一定的硬度,但瓤的含糖量仍很低。 在栽培技术上应多施钾肥和浇水,保证较大的光合面积和较强的光合强度,促进果实肥大,防止叶片早衰。此外,要进行顺瓜、翻瓜、垫瓜等工作,以促进果实均匀发育和提高西瓜的商品价值。

西瓜种植技术及资料(西瓜生长发育的特点)(4)

3、瓜变瓤期。又称结瓜后期。由果实大小基本固定到成熟为止。一般约需6~10天。此期主要是瓜中糖分的逐渐积累和转化,果实的比重下降,瓜瓤和种子的颜色均表现出本品种的特征。 此期秧苗根系吸收能力减弱,要保护茎、叶不早衰,确保果实成熟,争取多结二次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