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杰鲁鲁

引言:

世界上总共约有3500种蚊子,其中与我们人类有交集的大约有一两百种。

蚊子这种生物生存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别以为寒冷能够让蚊子畏惧,

事实上,哪怕是北极圈也同样存在大量的黑足伊蚊,

其数量之多,甚至能在部分蚊子聚集的地区形成一片厚厚的蚊子云。

这些生存在北极圈内的蚊子,不以树液为食,也没有树液让它们吃,

据科研人员的考察,生活在北极圈“蚊地”的驯鹿,平均每天要被吸食300ml的血液。

如果驯鹿们不及时离开“蚊地”,早晚要被数量庞大的蚊群给吸干。


假如蚊子灭绝影响实在太可怕了(如果第一害客蚊子)(1)

蚊子分布范围极广,和大部分的陆地动物、淡水生物都有密切的联系。

蚊子摇身一变成为这些生物之间的“媒介”,牵连起了一段错综复杂的关系网。

蚊子吸食人类或者动物的血液(本文暂不讨论吸食树液的树蚊一类),

这个过程就是将病原微生物、病毒从一个个体传到另一个个体体内。

蚊子在动物之间传播了多少的疾病,这点无法考证,

但蚊子将登革热、寨卡病毒、疟疾、黄热病、埃博拉等烈性病毒传播到人体内,已经导致每年超过70万人的死亡。


假如蚊子灭绝影响实在太可怕了(如果第一害客蚊子)(2)

为何蚊子被称为世界第一“害客”,是因为每年因蚊子而死亡的人口总数,比被毒蛇咬到毒发而亡、被狗咬狂犬病发作而死、被大型猛兽袭击而死等因其他动物而死亡的总额还多几倍。

正因此,蚊子被称为世界第一“害客”。

那么,如果第一“害客”蚊子,突然从地球上消失,对生态系统有何影响?

接下来的内容,将给大家详细解答这个问题。

有人说,如果蚊子从生态位中突然消失,势必将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假如蚊子灭绝影响实在太可怕了(如果第一害客蚊子)(3)

不过不知道大伙有没有听说过,在生物学界中流传的这样一句话:消灭任何一类生物体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但如果对象是蚊子的话,那么还真有可能不会。

所有以蚊子为食的生物,它的食谱都绝不只是蚊子。

像是蜘蛛、蝾螈、蜥蜴、青蛙、蟾蜍等生物,它们会迅速改变自己的食谱。

蚊子的消失确实会给它们带来很大的困扰,但这是短暂的,消失的生态位很快会被其他的生物填补进来。

似乎蚊子对生态系统的存在必要性并不是很高?让我们继续往下看。


假如蚊子灭绝影响实在太可怕了(如果第一害客蚊子)(4)

蚊子的消失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但蚊子的幼虫却是水生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存在。(表面上)

蚊子的幼虫可以存在于一切水体中,雨后的水坑中、蓄了水的树洞里,池塘、小溪等皆如是。

越是脏的水体中,蚊子幼虫孑孓就越多,孑孓以水体中的细菌、小藻以及原生生物为食,反而是净化水体的好能手。

而且孑孓本身无毒无害,又容易被捕食,对孑孓的天敌而言,这是上好的“盘中餐”。


假如蚊子灭绝影响实在太可怕了(如果第一害客蚊子)(5)

但我也说了,表面上好像蚊子的幼虫孑孓是水生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但它们也并非那么的不可替代。

飞机也许会因为少了一个螺丝而检修,但不会因为缺了一颗螺丝而散架。

不管是蚊子也好,孑孓也罢,它们的消失,立刻就会有同一生态位的其他生物补上。

孑孓能够净化水坑、池塘,那对于江河湖泊而言影响又微乎其微。

归根结底,我们的生态系统不会那么脆弱,当年恐龙大灭绝都没有让生态系统崩塌,

一个小小的蚊子灭绝,能翻起多大的风浪?


假如蚊子灭绝影响实在太可怕了(如果第一害客蚊子)(6)

那么,在文章的最后,我给出我的答案:如果第一“害客”蚊子,突然从地球上消失,确实会会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但这个影响很快就会被抚平。

而蚊子的消失,至少可以避免每年70万的人因蚊子叮咬传播疾病而死亡。

由此可见,蚊子的消失,应该是利远大于弊的。

好了,本期内容就到此结束了,感谢大家的阅读,我们下期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