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报新闻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战国末年,《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便提到“(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祀的活动,感恩上天、祖先。汉代,重阳节的内涵进一步发生变化,《西京杂记》中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自此时起,祈求长寿也成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
而“重阳节”这一名称,在三国时代已有记载。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所写:“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晋代重阳节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大诗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序文中便写到,“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在提及“重九”之时,还涉及酒、菊花。唐代,它被定为正式节日。
“登高”是重阳习俗的C位。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的记载。东晋时,更是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此典出自《晋书·孟嘉传》,东晋时期,大将军桓温在重阳佳节带手下一行到龙山游玩,并设宴畅饮。席间,才学过人的幕僚孟嘉因戴不惯军帽,帽子被风吹落。桓温让参军孙盛写一篇文章与他的帽子放在一块嘲笑他。孟嘉立即从容地写出一篇理由充分的答文。“龙山落帽”一词就用来形容人气度恢宏,临乱不惊。
古人重阳登高,本是为了避邪。唐人王维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便是这种情景的写照。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记载:汝南人桓景随费长房学道。一日,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那天,你家将有大灾,其破解办法是叫家人各做一个彩色的袋子,里面装上茱萸,缠在臂上,登高山,饮菊酒。九月初九这天,桓景一家人照此而行,傍晚回家一看,果然家中的鸡犬牛羊都已死亡,而全家人因外出而安然无恙。于是,茱萸这种原本只是有点小毒、可以用来除虫的植物承担起了重大责任——辟邪。佩茱萸成为重阳节俗的主要标志,因此登高会也称“茱萸会”,重阳节被称为“茱萸节”。唐朝诗人张说有“西楚茱萸节,南淮戏马台”的诗句。
重阳节赏菊、饮菊花酒也极为普遍,菊花可以祛寒、祛毒,所以重阳节又称“菊花节”。“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在诗人杜牧生活的年代,菊花是和茱萸一样的重阳季当红装饰品。同时,菊花也被称作延年益寿的花,有很多画菊花的国画作品都题为“长寿”。齐白石93岁那一年,画了一张《重阳生日》给生于重阳的夏衍先生庆生,画面内容就是菊花。而菊花酒是由菊花与糯米、酒曲酿制而成的酒,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在重阳这个节日里,中国人舌尖上的是重阳糕。因为重阳节有登高习俗,而在平原地区无山可登,“糕”与“高”同音,有人就由登高想到了吃糕。以吃糕代替登高,表示步步升高。元代方志学家熊梦祥的《析津志》曰:“九月九日,都人以面为糕,馈遗作重阳节。”重阳糕以米粉、豆粉等为原料,发酵,更点缀以枣、栗、杏仁等果料,加糖蒸制而成。最为传统的重阳糕还要配上“重阳旗”,这是一种用彩纸剪成或者雕镂的三角形五彩小旗,斜插在糕上,营造出浓烈的节日气氛。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1989年,我国又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孝亲敬老爱老助老成为重阳节最核心的价值所在。这个重阳节,忙碌的你不妨抽出时间,回家陪陪父母,吃一顿团圆饭,给父母送上节日的祝福。
(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 刘峥 综合新华网、中新网、中国文明网等整理)
责编:马婉莹
审核:丁厚勤
本文来自【海报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