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演义》中,周瑜的一句“既生瑜、何生亮”,道出了周瑜之才可与亮比肩。罗贯中老先生在《三国演义》中为了塑造诸葛亮的高大,将周瑜塑造成了一个心胸狭隘,妒贤嫉能的小人。是三国演义中被黑的最惨的人物之一。

既生瑜何生亮说的是哪句话(既生瑜何生亮其于才于德)(1)

但是,演义毕竟是演义,而历史又终归是历史。人们通常误解的《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却与史书《三国志》中真实的周瑜,大相径庭,今天且来论论正史中的周郎到底是怎么样的。

首论周郎军事才能:

既生瑜何生亮说的是哪句话(既生瑜何生亮其于才于德)(2)

摘自:《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有曰:“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惟与程普不睦。”

《江表传》曰:“普颇以年长,数陵侮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由此可见,周瑜心胸广、气量大,从而使得比周瑜年长许多、起初瞧不起年轻的周瑜、与之不睦的程普,也由衷敬服、亲重、赞叹。如此,以周瑜的气量,又怎会被诸葛亮活活气死?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的开头写道:

“(孙)坚子(孙)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共通。” “初瑜见友于策,太妃又使权以兄奉之。是时权位为将军,诸将宾客为礼尚简,而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

周瑜与孙策交好,忠心耿耿,为孙策和孙权鞍前马后、征战屡屡,拼死效命,遂打下江东的半壁江山。周瑜对孙策、孙权确实重情重义。此情,为深挚的友情;此义,为君臣之大义。

“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唐人李端有《听筝》诗赞道:“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此诗道明周郎之精通音律,且弹曲之少女亦“盼得周郎顾”。可惜古代没有相机,否则有怎知周郎之貌输于何人!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写周瑜“长壮有姿貌”、“恩信著于庐江”,可谓是表里兼优。又写道:"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更是传为英雄美女的一代佳话。

由此可见周瑜文武双全、德才兼备的大英雄!他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他是一位心胸宽阔、忠义可嘉的男子汉,他是一位无论外表风度还是内在人品都十分出众的人物,他更是一位雄姿英发、精通雅乐、忠于爱情、懂得生活的优秀的男人!

可谓之“重情重义兼有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