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观感

一部电影《满江红》,三个小时剧情。

只想谈秦桧的替身。

午夜梦回醒来已是泪流满面(灵魂是在呐喊还是在哭泣)(1)

电影《满江红》

电影里刻画的了各类人物,忠义之士,奸诈之人,愚蠢之人,被“光”选中的人……可是只有他,一个在电影中,连自己本名都没有留下的小人物。他算不算的上是一个读书人,不知道;现能确定的是,他识字。

回看影片细节: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从雷佳音口中朗诵出来,我是忍不住地笑的,影院里的“共鸣”声,也让我笑的不寂寞。可能因为他是雷佳音,也可能是因为他那精巧的“八字胡”,思路稍作停歇,就想到那个可是“秦桧”啊,这情节设定的有点滑稽了,笑中就开始有点“不认同”:这合理吗?

时间是那么的短暂,思绪在奔跑。

当“三十功名尘与土”时,那个背诵的“红袍人”秒入戏了,作为看客的我也跌了进去。“八千里路云和月”,我的鸡皮疙瘩瞬间被“红袍人”嚎了起来,影片的音乐也恰到好处的响起。很好,导演在这里等着大家的情绪呢。于是,那个“红袍人”的真情也出来了。为什么,为什么这个“秦桧”能把满江红背诵的面红耳赤,眼中有泪,声声泣血的感觉?我把看客的身份扔一边,我把逻辑搁置,我只跟着“红袍人”的情绪走。我说这是实力演员本身的魅力,也许反对声说:情绪化,不理智啊。然,理智的话谁看戏呢?

于是,影片在传令兵的奔跑的镜头中推向高潮……“待重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那份嘶吼,是灵魂的呐喊,不是性命攸关被威胁的胆怯。

这是想让秦桧在影片里有那么一丝的“良知觉醒”吗?可是怎么可能?谋导这是想洗白某人的历史,不怕网民们骂吗?于是反转来了,都不需要多,只两句台词。

慷慨陈词后,“他们能记住吗?”仿佛是嘲笑,“要不要我再背一遍?”好吧,这是搞笑。影院里的齐声哄笑,让刚刚激动的鸡皮疙瘩“全军覆没”,刚刚的荡气回肠被笑声秒清。而这份搞笑的“怂劲”在这个“红袍人”身份揭秘的那一刻,我笑不出来了……“他们能记住吗?要不要再背一遍?”——你以为我在搞笑的问,其实我是认真的担心。悲从心来。

于是,我又想谈下面这个细节:

孙均说道自己是被张大背后的“那些文字推了他一把”才“反水”的,秦桧的替身此时双手扶椅,微微起身,颤抖的嘴角挤出一句“哪些文字”,后来我才懂,这不是表演,这是表达。他想知道,除了自己看到的岳飞“遗言”还有什么文字能促使一直犹豫的孙均、已被宰相升职了的孙均,毅然决定“反水”。因为这些年,替身自己应该是一直被“文字”折磨着,就像孙均说的,午夜梦回,那些牢房墙壁上被洗掉的文字却被深深地刻到了他心里。在听到“精忠报国”四个字,这位替身眨巴着小眼睛带出来的是有那么一丝丝的不以为然,那小表情仿佛在说:“哥们,你见到的还不算啥,一会哥让你知道什么是热血沸腾”——这是我的观影调侃,莫当真。然,中华文字,的确有这份力量。在替身身份揭秘之后我不得不感慨:雷佳音太神了,他已经就是那个不知道起初是因为贪图富贵还是胆小怕死沦为剧情里秦桧替身的替身,他仿佛穿越般经历了这一切,那就是他真真实实的感受。怕死归怕死,可是再怕死,也挡不住在灵魂里一直斗争的两个“小人”。一个,继续跟着宰相的意愿演着宰相;另一个,颤抖地跟着这一百零一个字熬过漫漫长夜。

所以,他是真心担忧地问:他们能记住吗?要不要再背一遍?

进屋后,替身问孙均:刚刚你还满意吗?我自己是非常满意的。这也是实话。然,在他把匕首插入自己心脏前,我们都还在笑呢。以为,又在表演着搞笑呢。喜剧大师周星驰说过:我演的不是喜剧,是悲剧。谁懂?

替身,他是真的满意自己今天的背诵。后来孙均看着替身的尸首对真秦桧说,怕是多少个夜晚,他都在心中默默地背着这首“满江红”,今天,终于可以大声背出来了,这是解脱。这是对多少个被黑暗吞噬的夜晚的解脱,无处安放的灵魂,终得安放,哪怕是一瞬间。于是顺理成章,那一刻替身陡然发现:死,也就没那么可怕了。与其被真宰相报复性的宰了,不如在这一刻自我了结吧。只有这一刻,灵魂是自由的,是轻松的。但凡给他多想一会儿,可能他又想演回那个“宰相”了。因为演着演着,自己就容易当真了。

有人说,替身是BUG,理由一大堆。但是让我“午夜梦回”,念念不忘,不得安宁的,恰恰就是这个替身带给我的感触。剧中其他每个人都是有信念的,要么为了贪财,要么为了贪权,要么为了保命,要么为了复仇,要么为了维护道义,要么为了弘扬正气……仿佛只有他什么都没有,父母给他的相貌,让他成为宰相的提线木偶,看似享受了荣华富贵,但是关键时刻,他是会被推出去死的那个。他一定是感谢那把血淋淋抵住他后腰的匕首的,没有它的胁迫,哪有最后的灵魂释放,是那把匕首“成就”了他,索性就让这把匕首“成就”他到底吧。

影片最后那个拿着樱桃从石狮子身上下来的小女孩,口中喃喃自语复诵着《满江红》,仿佛是在回应这位替身的生前困惑:记住了,一遍就有人记住了。

我多想了一点:为什么这里选择的是一个小女孩出镜?大宋一般女童是读不到书的,也许就是想说:即便不读书,不识字,也有人记住了。历史终究会记住的。

画外音:影片宣传时,导演被提问为什么选择雷佳音演秦桧时,沈腾习惯性接梗抢答:但凡想清楚了,也就换人了。大家哄堂大笑。但是看完后,却觉得只有雷佳音可以完成这个真身和替身之间差异的切换,细腻诠释到位。

反对声质疑:为什么用喜剧演员去演《满江红》;肯定声答复:喜剧演员演正剧才是降维打击。这里不涉及“口仗”。喜剧演员是更懂悲剧的内涵,喜剧人的“扮丑自己,取悦大众”,这本身就是一个悲剧。而《满江红》这首词的所相关的历史和故事,就是一个悲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