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示部》:“禧,礼吉也。从示,喜声。”

译文:禧,行礼获得吉祥。从示,喜声。

《说文》“示”部,形声字。今为“礻”部。

说文解字亚的含义(说文解字禧)(1)

未找到甲骨文字,可从喜字入手。古音是一声,今为三声。幸福、吉祥之意。

为二级字。“禧”与“喜”不同,“禧”是吉祥之意,“喜”是快乐、高兴之意。所以是年禧、恭贺新禧、福禄寿禧,而非“喜”。

福禄寿是我们对美好的追求,对应着三位天神,是福星、禄星和寿星,其实还有一位禧神。

禧神是中国民间所普遍信仰的神。禧神即吉祥神,俗传为喜乐之神。因为人们的愿望都是趋吉避凶,追求喜乐高兴,因此就臆造出了一个禧神。中国民间传说禧神原本是拜北斗星神的一个虔诚女子,修道成仙时,北斗星君询问其所求,女子以手抿口,笑而不答,北斗星君误以为她祈要胡须,就赐了她长须,因为她笑时呈禧像而封为禧神,因有长须,不再让凡人看到她的形象,从此禧神专司喜庆,却不显神形。所以,禧神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具体的形象,也没有专门的庙宇,高度抽象,但后世也有将祖先画像或商纣王视为禧神进行奉祀。

东方禧神,明末清初的苏州,皆指人物葛成(葛贤)。葛成嘻嘻哈哈,常常救济穷人,常持一芭蕉扇,活脱脱一个济公再世,爱打抱不平,乐善好施,能顶天立地,有难事者都求他去化解,民间称其是驱魔将军,他自己能懂易经,会算卦,曾热闹起事,惊动了皇帝,拿下了人间妖魔,使百姓万家平安。据传,当时有许多苏州画家拜见葛成,为其画像,百姓纷纷求得后,将其肖像挂在家中,祈求家中平安无难事。此举,曾使得画家们生意兴隆,一个退职宰相朱国祯(1558--1632)曾作铭文:“吴中义士气如云,留得余生代有闻。东海长虹挂秋月,丹青齐拜葛将军”。

传说曾有一大徽商,还敬赠一艾姬给葛成。葛成执意不与之同居,十天后,打听到她家住址,将之遣还其娘家,备妆助她出嫁与合适之人。艾姬不解缘由,好在隔壁庙里,有一道姑安慰他说:“葛成不是人,是神!”艾姬出嫁时,葛成呈送二只灯笼,添了双喜。过了一段时间,艾姬养了一对龙凤胎。以后每至春节或元宵节,艾姬总会带着一对喜儿来拜禧神。

平时我们见到最多的是“囍”,尤其是婚庆的时候。“囍”不知只是吉祥图案,还是汉字。不管怎么说其寓意是好的,喜上加囍,双喜临门。关于“囍”还有一个传说:话说王安石赴京赶考,途经马家镇,闲逛之余见一个大户人家的宅院外面挂着一盏走马灯,灯光闪烁,分外耀眼,只见灯上写着“走马灯,灯马走,灯息马停步”的半幅对联,显然是在等人对出下联。王安石见上联连称“好对!好对!”他的意思是说这上联出句绝妙,站在一旁的管家却误以为他是说对下联容易,便马上进去禀告宅院的主人马员外,但待出来时,已不见了王安石。第二天,王安石进了考场,一挥而就,交了头卷。主考官见他聪明机敏,便传来面试。考官指着厅前的飞虎旗曰:“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藏身。” 王安石不假思索地答道:“走马灯,灯马走,灯息马停步。”他对得又快又好,令主考官赞叹不已。

考试结束,王安石回到马家镇,想起走马灯对他的帮助,又特意走到马员外家,被管家一眼认出,执意请他进了宅院。看茶落座后,马员外便请王安石对走马灯上的对联,王安石再次移花接木,随手写道:“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藏身。”员外见他对得又巧妙又工整,马上把女儿许配给他,并择吉日完婚。原来,走马灯上的对联,正是马小姐为选婿而出的。结婚那天,马府上上下下喜气洋洋。正当新郎新娘拜天地时,有报子来报:“王大人金榜题名,明日请赴琼林宴!”真是喜上加喜,双喜临门,王安石带着三分醉意,挥毫在红纸上写了一个大“囍”字,让人贴在门上,并随口吟道:“巧对联成双喜歌,马灯飞虎结丝罗。”

从此,“囍”字便被传开了,在民间流行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