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陵基为什么可以埋在八宝山(青山有幸埋忠骨)(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每逢清明节祭祀,京城的八宝山上免不了的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八宝山革命公墓,在北京绝对是妇孺皆知的存在。

曾是明清两代太监出宫养老的别院,因其盛产马牙石、大白、青灰、红土、坩土、黄浆、板岩、砂岩八种宝贝而被亲切地称为八宝山。

八宝山成为远近闻名的革命公墓起源于1946年,国民党政府将八宝山修建成为了忠烈祠,1949年中国共产党创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八宝山成为中共领袖的长眠之地。

八宝山在1950年被定名为北京市革命公墓,成为远近闻名的著名墓地。八宝山墓地前的鲜花,那是人们对领袖和先烈的追忆。

揭秘八宝山公墓

作为中国规格建制最高的园林式公墓,八宝山革命公墓究竟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王陵基为什么可以埋在八宝山(青山有幸埋忠骨)(2)

首先,让我们进入八宝山公墓。

八宝山殡仪馆庄严肃穆,殿宇似沉稳的老者静立在那里,看着无数先烈的遗体走进他的世界,用他沙哑的低语呼唤着每一位英雄的忠魂。

穿过大道,殡仪馆内的花园便出现在眼前。没有花团锦簇,没有五彩缤纷,只有一片圣洁的菡萏盛开在那池塘之中,亭亭玉立,中通外直,似领袖和先烈的脊梁,就那样地立于淤泥之中。

走到骨灰堂,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压抑感涌上心头,或许是太过壮烈了吧,总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最后迈着沉重的步伐迈入了墓地,“青山处处埋忠骨”,脚下的这片土都散发着先烈的气息,脚步不禁慢了下来。

王陵基为什么可以埋在八宝山(青山有幸埋忠骨)(3)

有一个非北京人需要注意的常识:八宝山有一座革命公墓,有一座人民公墓,除此之外,还有老山公墓等。八宝山人民公墓是对全社会公开出售的,所以身为普通人的我们也有机会沾染英魂的气息。

葬进八宝山公墓的资格

八宝山承载着如此沉重的记忆,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长眠于此呢?

1950年,任弼时同志因病辞世,葬于八宝山的东部坡顶上,这便是八宝山革命第一墓。

王陵基为什么可以埋在八宝山(青山有幸埋忠骨)(4)

随之而来的是葬在墓右的张澜老人之墓,张澜身为开国第一任副主席之一,贡献卓越,故而被葬于八宝山,与世长辞,宁静安好。

第一墓区的正式成立是在瞿秋白烈士的墓从福建长汀迁葬于墓左之时。1955年6月18日,为纪念瞿秋白烈士牺牲20周年,党做出了这个重要的决定。

接着又扩展了第二墓区,第三墓区。用水泥制成墓盖,用汉白玉石雕刻而成的墓碑,洁白如玉,质地坚硬。上等的汉白玉石永远和英雄的灵魂缠绕在了一起。

王陵基为什么可以埋在八宝山(青山有幸埋忠骨)(5)

现如今八宝山殡仪馆内埋葬的英魂有:

  1. 国家领导人。例如“人民的好总理”周总理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公等风流人物。
  2. 革命烈士,就如那笑着奔赴刑场说道,“此地甚好”的中共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的瞿秋白烈士。
  3. 科学、教育、文化界的著名人士。例如,设计八宝山革命公墓主体建筑格局的林徽因和爱国主义者闻一多先生等人。

1955年林徽因逝世,因其对国家的建筑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便将林先生埋骨于八宝山。丈夫梁思成为林先生设计了一块墓碑,上刻“建筑师林徽因之墓”。

王陵基为什么可以埋在八宝山(青山有幸埋忠骨)(6)

中国人民的忠实外国友人如史沫特莱、斯特朗的墓地。

建国之初,规定县级以上级别的官员或者是团级以上军事人员有资格葬入八宝山公墓。

但是公墓的地方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入葬人数越来越多,葬入八宝山公墓的资格也经历了一番变化。

王陵基为什么可以埋在八宝山(青山有幸埋忠骨)(7)

1992年,党对革命公墓安置骨灰者的范围做了更改,由县团级调整为司局级以上的干部。军政人员除外,其他对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学者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人民代表也有资格葬入八宝山中。

八宝山最大的墓

八宝山中的墓地很多,但这些墓地也有大小之分。其中最大的一个墓面积可达三百多平方公里。而这墓是谁的呢?

通过上面的了解,相信大家心里也有自己的答案了。

王陵基为什么可以埋在八宝山(青山有幸埋忠骨)(8)

最大的墓地埋葬的便是被誉为“党内的母亲”的任弼时。

从清贫的人家出身的任弼时,因家境贫寒,只读了几年书就被迫中断求学生涯。但他年少时受五四运动的影响,所以坚定地走上了为祖国而奋斗的路。

但任弼时幸运的是遇到了毛主席,如同千里马遇伯乐,任弼时将他的精神贯穿于工作始终,坚定地守护党的路线,在革命运动中,认真负责地追查反革命人员,保护革命者的生命安全。

对待同事温柔的任弼时,对待人民也是极其的尽心尽力。他爱民如子,自然而然就得到了百姓的爱戴。

王陵基为什么可以埋在八宝山(青山有幸埋忠骨)(9)

身为开国时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的任弼时,于1950年因病逝世。为了革命工作,他步履不歇,不顾自己身体的健康与安危,积劳成疾,最终溘然长逝,留下世人对其的追忆。

但是同样的,因为他的勤恳务实、为党为民,任弼时逝世后许多领导人和普通百姓都奔赴追悼会,追忆任弼时同志。

毛主席亲笔为他题词“任弼时同志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甚至任弼时同志的墓碑也是毛主席亲手题词,由此可见毛主席对任弼时的赏识。这是因为任弼时,他值得!

王陵基为什么可以埋在八宝山(青山有幸埋忠骨)(10)

如此清正廉洁之人,当得起八宝山最大的一块墓地。

任先生的事迹有没有点燃你那颗熊熊燃烧的爱国心?

八宝山公墓虽然听起来遥不可及,但八宝山公墓的存在让我们的追忆有了寄托。那些千古风流人物埋骨于钟灵毓秀之地,是我们国家能给他们最好的慰藉。

埋骨八宝山,英灵四周绕。

形骸化成灰,精神永不倒。

王陵基为什么可以埋在八宝山(青山有幸埋忠骨)(11)

即使是今日的繁华与安逸,我们也不该忘记当初的枪林弹雨,流血千里和殚精竭虑。如今国富民强的背后,是这些伟人的呕心沥血和鞠躬尽瘁所造就的。

今日的你我也该走进那处会说话的殿宇,安静地呆上一时半刻,静静地聆听先烈们的谆谆教诲。

而历经70多年的八宝山革命公墓也不单单是追思之地,也已经成为了我国民族精神和邦家之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