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人大抵分两种,一种平常如路人,沉默寡言爱发呆,但一上台就判若两人,仿佛若有光;另一种气场强大不忍直视,走到哪里都是焦点还擅长互动,特别知道如何与人对答如流,但上台之后——要看情况。郑云龙,这位因为流行美声类综艺视频而成为大众明星的音乐剧演员,接近前一种。前晚,当他首次主演的话剧《漫长的告白》最后一场落幕时,观众并没有发现他其实已经扭伤了脚——那是前天下午演出结束前谢幕尾时发生的一个小意外。
图说:《漫长的告白》剧照 官方图
在黑暗的侧幕下台时,郑云龙不慎扭伤了脚,因而没有回到台前谢幕。剧组当即邀来了医生,采取针灸等紧急措施。导演徐俊征求大龙的意见:“晚上最后一场还能上台吗?”他答:“观众都是从天南地北来的,我得坚持演出。”作为《漫长的告白》男一号,他的出场戏,就是一边为受欺负的诗社女生打抱不平与人击剑,一边抑扬顿挫地自嘲自己的大鼻子大约有1000字的台词。
这对任何一位舞台剧演员而言都是一个体力、智力以及两者之间高度协调的挑战。如果不是因为扭伤脚而减少了上下翻飞的动作,在前几场里,观众可以充分领略到大龙的演技比颜值还要高。他一口气说出一连串幽默、睿智的排比句时,还要分神与欺负女生的男演员,在排演《罗密欧与朱丽叶》之际比拼剑艺、闪展腾挪。坐在台下,观众既能感受到大龙嗓音里层次分明的细腻情感微颤,也能听得剑与剑撞击时的清脆尖利声响。这么大段的台词,只是全剧开场的第一个亮相,随后还有接近10段。这部脱胎于《西哈诺》——即“大鼻子情圣”故事的剧目,把场景和时代翻转至上世纪80年代的上海,所以郑云龙扮演的男一号也被装扮上了一个“大鼻子”……该剧导演徐俊看着他的大鼻子说,“一般外国戏剧舞台上的大鼻子西哈诺,要么鼻子很尖要么鼻子很鹰钩,但大龙的大鼻子,很萌……令我惊喜的是,他其实是隐藏的‘宝藏’,天赋的话剧演员。”
图说:郑云龙在 《漫长的告白》中 官方图
郑云龙做了10年半红不紫的音乐剧演员,在电视综艺《声入人心》中,因为拥有综合了嗓音、外表以及细腻丰富的表现力,和坚定地传播音乐剧的信念,而赢得全年龄段女性关注,成为如今爆红的艺人。在录制综艺与音乐剧表演时间冲突之际,他选择了回到舞台。此番,他选择挑战话剧,是因为“我愿意尝试难度更大的话剧表演,包括声台形表,都要提高。”首次演话剧的台词量那么大,是否后悔呢?台下身穿球衣的大龙眼神坚定:“我不会做后悔的事。”导演徐俊其实早在5年前,排演第17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演出、音乐剧《犹太人在上海》时,就邀请大龙前来参演,但是最终因为档期不合作罢。当去年9月,看了傅踢踢写的《漫长的告白》剧本时,大龙表示对扮演这一角色很有兴趣:“表面看他内心悲哀难免苦闷,但是实际上他是一位睿智、勇敢而高尚的人。”徐俊评价道:“虽然他进组时间不长,但是能瞬间抓到角色的灵魂——外表平凡甚至因为鼻子太大而自卑,但是内心澎湃着诗人的骄傲。”
优秀而不自知——大龙与男主角有着共通的性格。28岁退出沪剧舞台的徐俊,转型成为导演一路走来,也在郑云龙身上看到自己蜕变的历程:“所以我们不需要交流,就能懂得彼此。”郑云龙从音乐剧开始转型演话剧,也是28岁。
图说:郑云龙在《声入人心》中演唱 网络图
台下的郑云龙,朴素得一如邻家大男孩,直白得仿佛“很不会聊天”。问他当初怎么会去考北京舞蹈学院的音乐剧系。他耿直地回答:“读的是普通高中,文化课不够好。2008年上了专业课,2009年考的试。我妈说,纯表演系学得不够多,去北舞学音乐剧系能学得更全面……”郑云龙的妈妈是一位京剧演员,当看到他在舞台上的熠熠生辉,难免会想到一句戏曲行话——“那真是祖师爷赏饭吃”,意思是表演天赋浑然天成。面对面看到他,只是觉得他的面部骨骼比较欧式,“开面”窄,立体感强,五官拆开看并不完美,但是组合起来就颇顺眼。他最爱的是“发呆”,性格内向甚至沉默,有着一股与生俱来的忧郁气质。
图说:郑云龙有着一股与生俱来的忧郁气质 网络图
他坦言,大一时“只有声乐好一点点”,其他课程都不理想,“都有点打退堂鼓了”,但是在大一汇报演出时,妈妈坐在台下,“她很开心,说我有点她当年的样子了”。于他,这是莫大的鼓舞与激励,“我就突然想明白了——既然如此,那我就想每天都变得好一点。”当他第一次参加音乐剧商演面向观众时,他又面临了人生的第二道坎:“我首演当天只演了上半场,下半场就换B角了”。因为对自己万千希冀集于一晚,先前又练了整整一个月的嗓子。“可能是我‘机能’不够,结果,首演当晚我唱完上半场就失声了。”亏得该剧导演是他大学班主任,十分理解他,且不断鼓励他走出这段心理阴影,否则他未必能有如今的舞台自信。如今,他对自己最满意的音乐剧是《变身怪医》——也是一个拥有两面性的角色:医生杰克用了药就会变成怪物海德,善与恶、美与丑并存于同一人身上的悲凉故事,对于热爱音乐剧的男演员而言,演得十分过瘾。
因为爆红,“很多音乐剧都会找我来继续复演,因为大家都对票房很乐观,但是我只想演让我能进步的戏。”
已经定居上海3年的郑云龙,令人意外地烧得一手好菜,还热爱看美食纪录片:“就是那种吃到好吃的就能辨别出用了什么佐料然后回家可以复制出来的水平”。他也很坦白:“学烧菜,一开始是为了节约,因为演音乐剧收入少……”说完,他挠挠头,眼睛看着远方:“但是我最近一年,还是会留在舞台,我要做好我自己。”(新民晚报记者 朱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