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劳动人民的时间金钱不当回事。

豆瓣4.4分。《阳光劫匪》——成为五一档八大金刚整体口碑崩毁的墓志铭。

阳光劫匪结尾娜娜去哪里(阳光劫匪的最后遗产)(1)

如果老虎不凶猛,不是个害了多条好汉性命的大虫,如果老虎不深刻,不能让你道出一句来不及好好道别,如果老虎不可爱,出现在一部纪录片里,那你花钱请一只老虎或者做一只老虎出来,是为了什么?一个擅长奇情故事的文艺女导演,难道对于商业片的理解就是更生猛和更多特效?

在日本推理小说界,伊坂幸太郎是不是一位被过誉的作家依然可以让人争得面红耳赤。虽然堪称其代表作的《金色梦乡》是一个让你欲罢不能的故事,但终究只能说它是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汲取了刺杀肯尼迪和披头士粉丝灵魂的故事。伊坂幸太郎的定位大约也就只能到这里,在我个人眼里,他的大体水准和不断被催稿的抓狂期东野圭吾相似。

当然一个推理小说家未必总要追求深刻,会讲有趣的故事,有讲故事的天才也很重要。那么重要的问题来了,日本电影本土化是不是风险极高的一项工作:翻拍东野圭吾的作品《嫌疑人X的献身》、《解忧杂货店》,生硬刻板没灵性,翻拍山田洋次的作品《家族之苦》的《麻烦家族》寡淡无味,翻拍《在世界的中心呼唤爱》纯到尬,张艺兴演过《求婚大作战》连棒球都直接照搬过来,欧豪景甜毁过《热血高校》,《101次求婚》只有片名吻合度最高,当年黄渤和林志玲到上海电影节自己都觉得尴尬,最尴尬的是张涵予虽然搭配到了福山雅治,但《追捕》距离高仓健还差着100多个气质硬汉……

阳光劫匪结尾娜娜去哪里(阳光劫匪的最后遗产)(2)

掏心掏肺讲一句,和日本有关的本土化影视作品,能想起来的就两部。一个,今年春节档的《人潮汹涌》算是本土化比较贴合,倒不是说中国也有澡堂子,而是人物关系理顺了的同时,让这些事件可以跳脱时空,即便在中国也有可信度;另一个,影象化梦枕貘的《妖猫传》,这个出口转内销的大唐往事,起码让你能吟几句李白查一下《长恨歌》。你可以说影迷不喜欢这个李白和杨贵妃的形象就像他们不能接受周星驰《西游降魔篇》里的妖猴,可能是观念滞后问题。但《阳光劫匪》拍成这样,实在说不过去吧。

李玉当年一部《红颜》堪称惊艳,虽然《观音山》成就范冰冰有一定的奖项偶然,但那部号称现实主义的《苹果》确实暴露了这位文艺女导演的短板。而在《阳光劫匪》里,李玉全部的短板全程在线。伊坂幸太郎的原著显然不适合本土化,即便硬要上马,估计也得交给宁浩这样的导演,而且还得大刀阔斧的改动故事,就像《疯狂的外星人》,可是《疯狂的外星人》难道不是宁浩比较low的作品之一吗?

面对伊坂幸太郎的故事,李玉在编造一个商业童话的时候捉襟见肘。而且显然由于某些不可言说的原因,电影在百合 奇幻的套路里泥足深陷,节奏尴尬到你在电影院里觉得这电影的放映速度都不太对劲,是不是掉帧或者抠图导致了放映事故。这显然是一部没拍成功的喜剧,喜剧丢失节奏的尴尬就像110米栏第一个栏就打腿甚至打裆了,或者就像你心情低落的某一天,在一条主干道上错过了第一个绿灯,然后你就没有错过每一个红灯。

阳光劫匪结尾娜娜去哪里(阳光劫匪的最后遗产)(3)

唯一的成功可能是,虽然马丽经常演女汉子,好歹这次没让马丽豪饮之后去打虎,不管是威虎山还是景阳冈,都没去,可怜的宋佳,攒了多少年的好口碑,陪着同样攒了多少年文艺范的李玉,一块褪去了演技的面具。如果说这部电影还残存点什么可能性,也许就是马丽和宋佳,其实还有点CP感,是潜在的中国版卡罗尔候选人。硬煽情加太嘴炮,其实一点不好笑。一部喜剧片,整场下来没有一次集体大笑,这个确实有点搞笑。回头想想,也就明白为什么电影一直在跳档,虽然这么说很不好,好在说的不是陈凯歌的电影——同样在一直跳档的《古董局中局》,这是《阳光劫匪》就给我们最后的遗产。

老虎可能很假。

这个应该不假。

(蒋楠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