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唐代诗人刘叉彪悍的人生)(1)

《偶书》唐代 刘叉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上面这首诗出自唐朝诗人刘叉的笔下,这首诗的意思是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人世间各种事情就开始发生了,大丈夫看到周围不平之事,愤怒的抨击这些事,可惜不平之事太多,连大丈夫心中的“刀”也慢慢的磨损掉了!

这首诗用词平白,直抒胸臆,尤其是后两句“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不平之事充满着一腔愤慨,可惜这世间不平之事太多,纵然诗人有心去纠正这些不公平,无奈力有所不及,最终自己也没有足够的力气去纠正了!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唐代诗人刘叉彪悍的人生)(2)

人都说诗言志,很多诗人大都通过自己的诗来表明自己的志向,这首诗也很好地表明了诗人的志向——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样的人生志向堪称彪悍,那么写出这首诗的刘叉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其实单从诗人的名字就能看出刘叉的不一般,一般人很少用叉来当做自己的名字,虽然说名字是父母起的,但如此怪异的名字也注定了刘叉不平凡的一生,刘叉生卒年均不详,大概是因为他的知名度太低,无法比拟很多唐朝知名的诗人,所以他的生平也就很少有人记录了!

刘叉少年的时候就性格狂傲,可以说是年少轻狂,颇有一番侠气风度,也正是他身上的这种侠气害了他,有一次他酒后和人斗狠,竟然失手杀了人,随后就被逮捕入狱,差一点就掉了脑袋,还好当时皇帝大赦天下,刘叉因此得以重获自由!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唐代诗人刘叉彪悍的人生)(3)

大概是这次不同寻常的经历让刘叉幡然醒悟,认识到过去犯下的错误,出狱后的刘叉开始刻苦攻读,几年之间竟然也胸有点墨,能写诗作文了,之后他也就来到了长安城,领略了长安城的繁华,当时长安城里也居住着不少有名的诗人!

其中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也在长安城中居住,刘叉慕名前往,希望被韩愈所举荐,刘叉把自己的作品《冰柱》《雪车》呈现给韩愈,韩愈看了刘叉的作品,觉得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还是很有才分的,就把刘叉留在自己的府中!

虽然韩愈在长安城很有名气,也在朝廷中担任官员,可韩愈毕竟不是宰相那样的高官,所以刘叉并没有如愿以偿进入朝廷做官,更关键的事韩愈身上的儒家风范,刘叉是越来越看不顺眼,刘叉原本就一身侠气,他内心始终有不安分的因素存在!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唐代诗人刘叉彪悍的人生)(4)

直到有一天,刘叉觉得自己没办法继续留在韩愈的府中了,决定离开韩愈,浪迹江湖,临走之前,他偷偷从韩愈家的银库里拿了几斤黄金而去,不少人说刘叉这人不地道,本来韩愈是好心收留他,他不回报韩愈也就罢了,怎么临走还顺手牵羊偷了韩愈的黄金呢!

后来刘叉对人说,他特别看不惯韩愈给别人写墓志铭,这些钱都是韩愈挣得死人的钱,他拿走一点用算得了什么?这话刘叉也没说错,当时韩愈是有名的文学大家,文才出众,不少达官贵人家里死了人都会花重金请韩愈给自己的家人写墓志铭!

韩愈因此赚了不少的家资,可他身为文坛领袖通过给死人写墓志铭来发财,刘叉对于韩愈这种行为很鄙视,所以就故意走的时候偷了韩愈一些钱,算是表达一下自己的不满,好在韩愈本人宽宏大量,知道刘叉的本性,也没有追究刘叉的责任!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唐代诗人刘叉彪悍的人生)(5)

之后刘叉离开长安,开始了自己浪迹江湖的人生,据说后来他去了山东这一代,最后不知所终了!关于刘叉为何最后不知所终,主要还是因为他的知名度太低,比起长安的韩愈这样的知名文人,谁会去关心一个名气不大的刘叉呢!

虽然刘叉的名气不大,但是他的人生却相当彪悍,他年少轻狂,失手杀人,差一点就被处死,后来因为大赦而侥幸活命,随后发奋读书,能诗善文,原本他是有能力在文坛闯出一番事业的,可最终他还是放弃了文学,选择重返江湖,逍遥一生,这样的人生岂不快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