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之路宁波文旅博览会(宁波向全世界发出诚挚邀请)(1)

宁波海鲜宴。通讯员 杨忠华 摄

借2022亚洲海洋旅游发展大会契机,宁波也向全球发出“游历海丝古港、牵手滨海宁波”的诚挚邀请。

“锚定”目标

宁波全面发力海洋旅游产业

宁波旅游,从不止步于“寻常生活客自来”。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宁波正全面发力与之匹配的海洋旅游产业。

拥有8000多年的海洋文明史、1500多公里的海岸线、614个海岛,广阔的海洋旅游发展空间,为“因海而生,凭海而兴,向海图强”的宁波从海洋走向世界,用高水平开放服务“双循环”格局铺就了蔚蓝色的广袤原野。自今年2月23日,宁波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确立了今后5年宁波发展的主要目标以来,短短5个月,宁波文旅“红了脸”“出了汗”“照了镜”,正快马加鞭,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

事实上,宁波正以本次大会为契机,整体提升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层次,奋力打造世界海洋旅游重要目的地——

一是打造体验海洋风行之美的重要目的地。全域建设高水平美丽宁波,精心打造北纬30°最美海岸带和亚帆海湾实景实态,彰显处处是景的大美。

二是打造探寻海洋文明之源的重要目的地。擦亮中华海洋文明主要起源地、海丝古港活化石的金名片,打响“顺着运河来看海”的旅游品牌,把海洋文化传播出去。

三是打造品味海洋文旅之乐的重要目的地。扩大高品质公共服务供给,推广健康时尚、绿色低碳、丰富多彩的兴海、乐海的生活风尚,彰显面朝大海,诗意宜居的独特魅力。

四是打造领略海洋强国之盛的重要目的地。加快建设现代化港居,锻造筑梦深蓝的硬核实力。推动工业旅游、科技旅游、会展旅游等新业态蓬勃发展。

通过这场国际盛会,宁波“蓝色朋友圈”不断壮大。

首届亚洲海洋旅游发展大会发起《亚洲海洋旅游发展宁波倡议》,倡议共享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海洋文明交流互鉴,促进海洋旅游共同发展,共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自2019年12月1日起,宁波航空口岸正式实施江浙沪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一系列过境免签服务保障、配套措施等相关内容方便外国人来长三角开展旅游观光、商务洽谈、探亲访友,吸引更多的国际客流和中转客流。宁波加强与“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战略对接,以发展蓝色经济为主线,构建多层次的蓝色伙伴关系,不断扩大“蓝色朋友圈”,在全球性和区域性规则制定中发出宁波声音、提供宁波方案、贡献宁波智慧。

本次大会以国际化的视野,为区域海洋文化和旅游发展探索路径,通过专家座谈会、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组织与会专家为宁波发展海洋旅游出谋划策。此外,大会还举办了休闲潜水旅游能力建设活动、品牌海洋旅游企业互动体验展、海洋旅游主题图片展等配套活动。与会嘉宾包括多个亚洲国家驻华使领馆代表、中国-东盟中心代表等重要嘉宾,国内12个省(市)文旅厅(局)、8个沿海城市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国际海洋组织、海洋研究机构和智库、海洋行业协会和海洋院校代表等。

激发活力

“蓝色消费”将为

宁波旅游开启新时代

随着首届亚洲海洋旅游发展大会召开,一股“蓝色消费旋风”正在席卷宁波。

其中,闭关改造两年半的宁波松兰山旅游度假区于6月30日局部“重启”免票迎客,开园三日,游客接待量达2.2万人次,东沙滩日营业收入达8万元;半边山旅游度假区自6月下旬以来持续火爆,随着高考结束,上周末客流再次出现涨幅;同时,北仑梅山湾沙滩公园、奉化宁波湾旅游度假区、宁海强蛟镇等地海洋旅游人气也很高涨。

最新数据显示,本地旅游电商平台累计上架微度假产品4000余款,平台成交量超2亿元,平台浏览量达15亿人次,其中,“蓝色订单”一骑绝尘。例如,今年6月-7月,“蜗牛游”旅游平台上下单量骤增,“截至目前,阿拉的海水上乐园、东钱湖水上乐园、海皮岛水世界,三家景区合计售出16万张门票。”平台负责人告诉记者,阿拉的海水上乐园在该平台开启门票预售,仅12小时,销售量突破4万张,营业额突破320万元。同时,住宿业也迎来"蓝色利好",最近半个月,“新诚假期”旅游平台下单3000间客房……

象山县委书记包朝阳在圆桌会议上分享说,最近几年象山在主打北纬30°最美海岸线的IP。后续将把象山“万千百十一”的旅游资源并放到这个大IP中,持续的深耕、营销。在引流层面,象山实践的经验是线上线下结合,“让传统的人找风景,变为风景找人。”另一个策略就是不断提升消费场景的体验,目前已推出“乡村 ”“文化 ”“运动 ”“美食 ”“影视 ”,提升五大滨海大都市新消费场景的改革。

本届大会期间,举办的“滨海宁波”文旅推介会,向海内外宾客展示“海丝古港 微笑宁波”的文旅形象,打响“顺着运河来看海”宁波旅游品牌,推出宁波海洋旅游新“十景十态”,扩大宁波海洋旅游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未来,宁波将携手“蓝色伙伴”,在做好亚洲海洋旅游这篇大文章的同时,还将为助力亚洲乃至世界的文旅产业协同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记者 施代伟 谢舒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