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液体,但是用拳头却砸不下去呢?”这是在“吃软不吃硬”非牛顿流体的兴趣课堂上,主讲老师周燕向学生们提出的一个问题。近日,由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校青年志愿者总会缘梦队联合长沙岳麓区梅溪湖街道骑龙社区开展了非牛顿流体的兴趣课堂。

大学生煮汤圆成非牛顿流体(这水居然)(1)

在课堂上,周燕以非牛顿流体的一些神奇现象吸引学生,引入课堂,并引导孩子们从视频以及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寻求答案。

大学生煮汤圆成非牛顿流体(这水居然)(2)

大学生煮汤圆成非牛顿流体(这水居然)(3)

实验中,孩子们小组合作,动手制作玉米淀粉非牛顿流体——先倒入三比例的玉米淀粉,再慢慢加入一比例的水。在老师仔细指导和孩子们细心操作的配合下,孩子们都成功地收获了一份标准的非牛顿流体,用拳头敲、用筷子搅拌。

大学生煮汤圆成非牛顿流体(这水居然)(4)

周燕告诉大家,非牛顿流体介乎于液体与固体之间,当它的表面受到力时,会开始变硬,具备一定的固体特性,当表面没有压力时,又非常柔软,和液体一样。“非牛顿流体广泛存在于生活、生产和大自然之中,它们是不满足牛顿黏性实验定律的流体。”绝大多数生物流体都属于现在所定义的非牛顿流体。人身上血液、淋巴液、囊液等多种体液,以及像细胞质那样的“半流体”都属于非牛顿流体。食品工业中的番茄汁、淀粉液、蛋清、苹果浆、浓糖水、面团、米粉团、以及鱼糜、肉糜等各种糜状食品物料也都是非牛顿流体。

有参与实验的学生感叹,自己从网上对非牛顿流体有一些了解,但自己亲手制作和触碰的感受非常神奇。

校方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湖南一师学子通过成立志愿服务社团组织,利用课余、周末时间,发挥师范专业专长,进社区开设围棋、英语、科普、体育锻炼等义务志愿服务兴趣课堂,收到了较为热烈的反响。

潇湘晨报记者骆一歌 通讯员易利 黄溢婷 张淑仪 王子涓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帮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