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僧兵的传说早已有之,其成为民间武装组织的最早记载见于北魏时期。当时天下正乱,有些寺院为了自保便在寺中置办弓箭、大刀、长枪、盾牌等武器,并组织人手训练武艺,由此组建了部曲等武装组织。更有一些邪僧持凶器为害民间,乃至于后来北魏世祖到长安后下令屠戮沙门。到了后来,十三棍僧救唐王的传说广泛流传,上世纪80年代,内地还以此为背景拍摄了极具影响力的电影《少林寺》,将武僧的传奇推向顶峰。明代嘉靖年间同样传奇的抗倭金刚——少林僧兵,则更为传奇。
其实明代寺僧和军队之间的联系很早就有了。成化年间,有刘千斤、石和尚作乱,朝廷派康都督率兵讨伐。康都督知晓紫薇山有一个叫惠通的僧人武艺高强,便多次下令征召惠通协助作战。但惠通无意杀伐,多次拒绝康都督的征召,直到最后康都督上报朝廷由朝廷下令才使得惠通妥协。但康都督气愤惠通数次拒绝自己,便在营门外布置二百士兵,见到惠通便手持大刀乱砍恐吓,想要给个下马威。惠通来到后见此状况便对从僧说:“康公意不善,何不耀武以入?”于是惠通径直向前,只是转腾身法便躲过了二百人的大刀。之后惠通独自带领40名从僧前往贼巢,并与刘千斤约定比武将其慑服。刘千斤平定后,惠通并未接受朝廷的官职,只是领了五品俸禄便回山了。由此可见,虽然成化年间明军就有征召武艺高强的武僧协助作战的事例,但这些武僧人数稀少、不习战阵,且并没有太大的意愿参与军队的事情,因此这些武僧还算不得“兵”。
▲明军抗倭图
明政府征召少林僧兵参军应该是在正德年间了。根据少林寺现存塔林铭碑中可以得知,在正德年间有一个名叫“友公三奇”的和尚接受征调随军队南征北战。他参与了北上御虏之战,也参与了南下平定蛮族叛乱的战役,同时也参与了平定国内刘六、刘七农民起义。最后,他接受朝廷封赏成为一名武官。在此之后,也有上千名僧兵分布山西、陕西、河南等数省加入军队。
到了嘉靖年间,爆发了空前严重的嘉靖大倭乱。沿海私商联合海盗、倭寇、西方殖民者肆虐整个东南沿海,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而在倭乱期间,由于承平日久,东南如浙江、福建等地兵员严重缺失,战斗力参差不齐,一省之兵不过两万,卫所制度遭到了严重破坏。倭寇大多在海上集结后,在靠岸时往往分成小股状态到处流窜作战。而在漫长的海岸线上,由于卫所兵数量少、素质差,加上军队当中不乏与倭寇勾结者,因此在倭乱初期沿海官兵无法有效抵制倭寇的进犯。
在这种无奈状况下,各地官府只好暂时将希望寄托于民壮团练,而武僧作为民间战斗力较为强劲的人员,自然也在征召之列。关于武僧武艺高强的记载有很多,在这些记载中武僧最善于使用的武器便是二三十斤的大铁棍,动辄跳跃丈许,而且作战都是凭着一己之勇就能打败倭寇。但这些记载大多夸张虚幻、前后矛盾,记载事迹的人数和时间都有错误。只有郑若曾的《僧兵首捷记》中,杭州三司测试万鹿园训练的武僧孤舟一事较为可信。
▲军民同仇敌忾抗倭寇
但个人武艺是不适合军队作战的,戚继光将其直斥为没用的花法。根据后来僧兵对倭寇作战的详细记述,其实僧兵们在长期的随军经历中学习到了明军的军阵战技,并将其运用到平倭战争中。其中僧兵们参与的翁家巷之战可以视作经典战例。
公元15 5 3 年(嘉靖三十二年)六月初四。明军发兵讨伐江苏常熟附近的倭寇,部队行进到闺行镇后驻扎在这个地方。同时明军指挥官蔡奋牌命令随征的僧兵做前哨。到了初十这一天,前往六团巡查的明军骑兵发现了一股一百多人的倭寇,明军奋勇直前将这伙倭寇消灭殆尽,并把他们遗留的五艘子母船烧掉了三艘,拆毁了倭寇营寨。十一日黎明,僧兵头领天员与朱指挥商定去一个叫八团的地方去剿灭当地的倭寇,只留下提管僧无极等在六团驻扎。这时候韩都司来命令要求朱指挥先去八团探查敌情,于是朱指挥便独自先行到达八团,却与当地的倭寇遭遇后损失了二十九人。
当天晚上,天员率领僧兵及杨指挥、樊指挥所部官兵赶到八团,因为天色已晚便临时驻扎在当地监生乔幢的庄园里,并要求杨、樊将其所部官兵全部住进庄园,而他独自带领僧兵们于庄园外面驻扎防守,以示自己的求战、敢战之心。当地肆虐的倭寇知道有僧兵前来围剿,就派人抓了一个庄客询问。庄客虽然并不知道具体人数,但告诉倭寇们僧兵每人吃两碗米粥,消耗了整整一石大米。倭寇得到这条消息认为僧兵人数不会少,于是连夜逃窜他处。这也是倭寇的常见套路,遇小股官兵即战,遇大队官兵便走。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倭寇已经流窜到二团、三团。
▲1380年倭寇登岸
天员得到消息后认为继续留在八团已经毫无意义,于是就带领士兵南返六团。却没想到,僧兵路过一团翁家巷时恰巧遭遇到流窜至这里的倭寇。当时时间约在下午三点到五点之间,天员认为时间还不会太晚,不如直接一战而定,也避免以后到处追捕。于是天员亲自率领僧兵二十五骑作为前锋挺进,月空率领其余僧兵则紧跟在后。倭寇先是在周围民房里布置小股人数引诱僧兵追杀,以缩小僧兵的人数优势;之后又命人往僧兵阵前抛撒钱财扰乱僧兵士气,却一一被天员识破。
倭寇见僧兵并不上当只好排兵布阵与僧兵正面作战。月空、无极带领步战僧兵横排列阵为长蛇之形,韩都司、王守备等率领官兵在后方一百多步的地方压阵。僧兵所摆的阵法第一排是长枪手,利用其长度优势率先对敌人进行杀伤并破坏敌人阵型。第二排是钩镰枪手,因为长枪难以回转,一旦被近身则形势危急,这时候就需要钩镰枪手进行掩护,并伺机攻击阵列敌人的腿脚使其倒地。如此布置,既可以为己方打开缺口又可以与第三排、四排的铁棒手、大刀手相互配合击杀倒地的敌人。阵型左右两翼则参杂弓弩手与火枪手,用来对敌人进行远程打击。
▲明代嘉靖年间画家仇英所绘《倭寇图卷》
倭寇们为了与僧兵对阵,先是找了一块厚门板,用短枪当支架,以作为掩护工事。倭寇在门板后边布置两名弩手和两名传递弩箭的小厮来远程骚扰僧兵,又布置身穿绿色衣服的精锐倭寇四十人一字排列在阵首,其余穿深红色衣服的普通倭寇在其后分布左右两翼。两方完成阵列后,天员下令无极率领僧兵直前逼阵,双方接触后僧兵第一排的长枪手发挥距离优势直刺进倭寇阵列,钩镰枪手紧跟其后专门勾伤倭寇腿脚,后边的铁棒手、大刀手趁机将倒地的倭寇一一击杀。这时两翼的弓弩手也开始配合步兵进行远程攻击,使倭寇挡得住长枪却挡不住飞矢,大大增加了压力。这时趁着倭寇陷入苦战,天员率领二十五名骑兵绕道倭寇后方,像一把铁锤一样直接砸进倭寇阵列。受到前后夹击的倭寇士气全无纷纷溃逃,而天员骑兵太少,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便主动让出一个缺口放其逃跑。虽然这些倭寇逃过了骑兵,却依然被追上的僧兵包围在一王姓人家中。僧兵放火烧屋逼得倭寇砸烂墙壁逃命,却纷纷掉到了染布用的靛坑当中,被追上来的长枪手一一戳死。
这时,参与野战的一百名倭寇就只剩下了二十多人,他们逃到营地与留守的三十多名倭寇会合坚守。由于天色渐渐昏暗,僧兵们便收兵退后若干里地扎营休息。倭寇见僧兵撤围,庆幸自己捡了一条性命,连夜逃向柘林,之后进入金山。 然而僧兵并没有放弃征剿。天员在休养两天后于十六日率领僧兵赶往金山。僧兵到达后却得到消息,这伙倭寇已经逃去了嘉兴白沙滩。天员就与前来平倭的总兵汤克宽汇合,在白沙滩把倭寇包围在王家庄。倭寇坚守不出,僧兵就使用火攻的老办法烧死了二十多名倭寇,又有逃出屋子的二十多名倭寇被明军杀死。至此,这伙一百三十多人的倭寇被消灭殆尽,而僧兵只阵亡了了心、彻堂、一峰、真元四人,可以说是大获全胜。
▲各种样式的明代枪头
通过这则战例也可以看出,僧兵并非一般印象中全凭个人勇武大杀四方的市井之徒。毕竟战争不是打群架,个人武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各兵种之间的相互配合、士兵的个人素养、军队的战场纪律和军官的战术指挥。翁家巷之战里,僧兵长枪手、钩枪手、铁棒手、大刀手与弓弩、火枪手相互之间配合默契,体现了不俗的战斗素养。僧兵面对倭寇的金钱诱惑不为所动,不哄抢、不迟疑表现出了严明的战场纪律。天员作为指挥官先是连续识破倭寇计谋,之后命令僧兵步军快速进入近战状态缠住倭寇,使其陷入苦战,短时间内无法脱离战场,自己则率领骑兵游走及时抓住战机对倭寇进行了致命一击,则展现了天员作为指挥官的能力。
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王龙润。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对刀剑感兴趣可加铸剑师老沈的私人LQLSSFB ☜长按左边字母复制
获取更多冷兵器知识也可锁定我们的LBQYJS ☜长按左边字母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