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27号,天府国际机场将迎来通航首飞,成都将成为我国第三个同时运营两座国际枢纽机场的城市,比肩北京和上海。值得一提的是,成都的两座国际机场都为民航领域最高标准的4F级,目前全世界拥有这样配置的城市不超过20个。可以说,随着“神鸟展翅”,成都朝着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又迈近了一步。

成都机场排名(神鸟展翅②全国第三个)(1)

成都机场排名(神鸟展翅②全国第三个)(2)

那么很多人不禁要问,地处内陆、不靠海、不沿边的成都凭什么,靠什么?

为了从不同角度去解析成都崛起的“航空密码”,四川观察记者走访了三位专家,请他们写下“关键词”,并带来了观点分享。

成都机场排名(神鸟展翅②全国第三个)(3)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所长鲁荣东:天府国际机场是“成势”而为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所长鲁荣东曾参与全省多个重大项目的立项研究和规划,在他看来,四川在成都建设第二座国际机场,是“成势”而为,既有自身发展需求,也是国家战略机遇叠加的必然之举。

近十几年,成都航空中心枢纽地位不断显著。2009年,双流国际机场全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随后按照每三年上一个千万台阶的节奏快速增长,在2019年逼近6000万大关。去年受疫情影响,航空运输大幅缩水,但双流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依然超过4000万人次,位居全国第二。在鲁荣东看来,航空业乃至整个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成长给了四川和成都底气,“一座国际机场已经无法满足成都的雄心壮志了”。

而航空业除了是映射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也是引领国家和地区经济成长的“引擎”,眼下,“一带一路建设”“西部大开发”“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叠加,赋予了成渝地区新的重大使命,“构建新发展格局必然需要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而天府国际机场是我们推进内陆开放的重大平台”,鲁荣东特别看重双机场在“国际物流”方面的潜力,“人员往来只是一方面,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聚才是重塑区域经济地理格局的关键”。

成都机场排名(神鸟展翅②全国第三个)(4)

西南财经大学智库总裁汤继强:双国际机场是高质量发展之需

作为长期关注成渝地区的经济学家,西南财经大学智库总裁汤继强在解读“双机场”时写下了“高质量”这个关键词。谈及缘由,他表示:只有高质量的交通运输服务,才能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高质量发展。

“内陆地区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四川选择了把航空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而天府国际机场的开通就是四川在交通突围上交出的漂亮答卷。”汤继强说,“高水平、高能级的国际机场是一个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标配,洛杉矶、旧金山、东京等国际都市航空往往都拥有上亿人次客流和数百万吨级货物吞吐能力,四川要跳起来摸高,提升自己在国际航路中的地位,就必须构建强大的航空枢纽能力。”

而在更大的格局上,天府国际机场的建设和投运也是对国家发展需求和宏观规划的回应和落实。“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成渝地区要建设世界级机场群,天府国际机场正是其中的重要支撑”,汤继强进一步表示,成渝地区要成为中国经济的第四极,就必须把内地的发展潜能转化为发展优势,建设高水平国际机场正是补齐交通短板、提升发展能级的关键之举。

成都机场排名(神鸟展翅②全国第三个)(5)

中国民航局第二研究所总工程师吴宏刚:中国民航科技走向世界的“新起点”

“新起点”是中国民航局第二研究所总工程师吴宏刚在谈到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时给出的关键词,在他看来,这里不仅是四川乃至中国西部通达世界的新起点,也是民航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的全新舞台。

“小到行李托运,大到航班管制,现代化机场的运营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而成都军用航空、民用航空科研实力雄厚,在这里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得天独厚”,吴宏刚介绍说,“天府国际机场在投入使用的时候就已经采用了很多新技术,例如新一代托运行李自动处理系统能让乘客随时查询行李的位置,全新的地面航空器监测体系则能实时感知飞机的位置和姿态,为塔台和空管提供支撑,这些技术都是由身在成都的中国民航局第二研究所研发的”。

“民用航空研发的一大目标是让老百姓在乘坐航空器出行时无感,即感受不到管制的存在,未来天府国际机场将承担更多试验田功能。”吴宏刚表示,由中国民航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首家民航高新技术创新示范园区已经落地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正在建设之中,建成后这里将主要承担民航行业基础工程技术、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测试,“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民用航空新技术从成都诞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成都机场排名(神鸟展翅②全国第三个)(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