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李东持去了上海。

这位担任中海地产西安公司总经理多年的“文艺男青年”,卸任之低调,一如其过去的行事风格,在西安地产圈没有掀起什么波澜。

早年间,中海在曲江百亿造城,动作“大开大合”,开启了一段地产与城市合作的佳话,江湖盛传“一座曲江、半个中海”,公司也借此霸榜西安房企销售排名数年。

不过,彼时的“掌舵者”还不是李东持。

前几年西安楼市行情大好,低调多年的“文艺男青年”,也熬成“一把手”。

奈何时也命也!

万科、融创、碧桂园等品牌房企,“你方唱罢我登场”,在西安攻城略地,竞争十分激烈。中海也告别了独揽西安楼市的时代,份额起伏不定,甚至一度跌出西安销售额前十(中世咨询数据)。

说稳健也好,说保守也罢,总之,近年来的中海西安,在拿地方面,常常陷入“无米可炊”的困局。

从佛山北上接替李东持的穆雅斌,长相粗犷,行事却非常谨慎,过往的拿地风格,同样以稳健或者说保守为主。

“无米可炊”的局,可怎么破?

“一座曲江、半个中海”

2003年,是个关键节点。

第一个落子西安的全国性品牌房企中海,打破了天朗、紫薇、雅荷、荣民等本土房企春风得意的局面。

中海首个项目落址高新,抢占发展先机。绿地、金地、龙湖、万科等大牌房企紧随其后,纷纷强势进驻,搅动了西安楼市原本平静的一池春水。

一直以来,中海西安的高管们相当低调,在公众视野中鲜少露面。但时任总经理杨律带领当时营销副总李东持,开疆拓土的动作却不小。

2006年,中海与曲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斥资100亿元参与曲江造城,消息一出,立即成为轰动全国地产界的大事。

这是中海当时在西部地区的最大一笔投资签约,时任西安主官和中海“一把手”,共同见证。

西安中海集团有限公司(中海西安换将无米可炊)(1)

此后,中海开始了围绕曲江深度开发的十年。曲江城市建设的快速提升,奠定了中海在西安楼市销售冠军的地位。如今,走在南湖和大唐芙蓉片区,中海项目抬头可见。

加之金地在曲江大举拿地,这就形成了后来曲江“一半中海、一半金地”的格局。

当然,中海与曲江的相互成就,并未囿于曲江。2007年,中海投资200亿元开发参建唐大明宫遗址公园及周边地区改造工程的消息,再次引爆全国。

两年后,在回答媒体“公司在西安的土地储备规模是多少”的疑问时,时任中海地产西安公司董事、助理总经理金定华表示:“从规模上希望保持名列前茅,这意味着在土地资源方面我们会继续拿比较合理的地块……”

从年报来看,中海在西安围绕曲江深耕的第一个十年中,竣工楼面面积基本位居中海全国各地区的前列。

期间,李东持在长春、上海、南京等重点城市转了一圈,颇多历练之后,最终又回到了西安。

“江湖地位”漂浮不定

2014年,西安楼市风云变幻。

钱嘉接任西安万科总经理,当年西安万科就以约54亿元的销售额超越中海,夺得西安楼市销售冠军。之后三年,西安万科的销售额直线飙升,分别为60亿元、120亿元、200亿元,市场占有率为9.5%。

在西安房企销售额排行榜上,中海的风头被万科盖过,再加之碧桂园2015年入陕“攻城略地”,西安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此时,李东持掌舵中海西安,这个长相谦和斯文的东北人,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西安中海集团有限公司(中海西安换将无米可炊)(2)

李东持

对于那几年西安楼市的发展状况,中指研究院西安分院研究总监支家骏分析:“2015年-2020年,西安商品房市场呈现成交面积逐年上升,成交价格持续上涨的局面。期间受行情看涨预期影响,房企拿地规模扩大、竞争程度愈发激烈,成交楼面地价、溢价率普遍上涨。”

楼市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曲江城市建设趋于完善,集中深耕于此的中海,后期土地储备不足的问题逐渐暴露。

不过,中海在向曲江以外的区域拓展时,拿地动作却相对保守。2015年-2021年,7年时间中海在西安共计新增土地9块,其中近两年颗粒无收。

从中海年报来看,2018年及其以后,一度与曲江“深度绑定”的中海,在该区再无新增地块——这与曲江土地供应走低不无关系。

土地储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销售额,中海西安的“江湖地位”越发飘忽不定。2017年,中海跌出西安销售额排行榜前十(中世咨询数据);2018年位列第十(克而瑞数据)。

那几年,无论是品牌房企还是西安本土房企,都在不断扩大规模,土地市场的厮杀相当激烈,冲击百亿销售额,几乎成为每个房企的目标。

在这个节点上,中海“谨慎”的态度,导致市场份额被其它房企吃掉不少……

可破“无米之炊”?

对于近几年中海谨慎的发展姿态,舆论一度发出“保守”的质疑声。

今年4月初,中海董事局副主席、执行副总裁、运营总监兼总建筑师罗亮霸气称:“战略稳健是我们的基因,但我们绝对不会为了刻意的稳健,丧失任何超常发展的机会,也绝对不会因为稳健来消融我们在投资市场的血性。”

不过,中海在西安市场上的土地储备依旧捉襟见肘。

从中指研究院西安分院发布的《2021西安房地产市场报告》来看,2019年,中海以26.26亿元的拿地金额,位列西安拿地TOP10房企第七名;2020年和2021年均未上榜。

事实上,土储后劲不足的困境,在品牌房企中并不鲜见。

上述报告显示,在2021年西安房企销售业绩榜单中,万科跌至第九名。

支家骏表示:“万科虽然深耕西安多年,主要布局在主城区核心区域,但面对2019年-2020年间西安楼市的激烈竞争,土地获取愈发困难,因此2021年出现了供货断档情况,导致排名下滑。”

西安中海集团有限公司(中海西安换将无米可炊)(3)

数据来源中指研究院

该榜单中,2021年中海以82.5亿元的成交金额重新上榜,位列第四名。

还算亮眼的成绩单,却掩盖不住接下来中海西安市场土地余粮不足的尴尬,这也是从佛山北上接替李东持的穆雅斌,必须要面对的现实。

值得一提的是,穆雅斌长相粗犷,行事风格却同样低调,过去鲜少在公开报道中露面。业内人士评价,“非常谨慎!”大致梳理其轨迹,曾于中海大连公司任职,之后在佛山公司担任“一把手”。

2018年-2021年,4年时间,中海佛山拿了6块地,同期的佛山房企销售额排行榜中,其位次在5名开外浮动。

不过,对于穆雅斌接下来如何操盘西安公司,也有业内人士给出研判,“过来肯定是要大力拿地的。”

说归说,至于最终能否打破“无米可炊”的困局,重现中海西安当年的“江湖地位”,只能留给时间去检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