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大力创城(桂林八里街创城)(1)

灵川县八里街新城区 通讯员李桂柏 摄

桂林大力创城(桂林八里街创城)(2)

智慧警务大数据掌控八里街治安状况。

八里街位于灵川县城与桂林市区结合部,经济发展迅速,已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随着桂林经济振兴形势的不断向好,灵川已实现“无传销县”的目标,八里街治安状况大为好转,并成功打造出了“桂林北新城”八里街样板,为桂林的创城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桂林大力创城(桂林八里街创城)(3)

创建“智慧”社区,激活社区“平安细胞”

在灵川镇管辖的八里街九龙社区,“智慧”引领将党建工作渗透、传递、融合到城市基层治理的各个角落,绘就城市社会治理的“大文章”,在传统人防、物防、技防的基础上,引入动态人像对比、车辆识别等新型智能化防控辅助手段,逐步推广安装公安联网人脸识别门禁系统,辖区人员信息的智能化采集、活动情况动态监测,实现“智能感知、精准识别、触圈预警、实时响应”,解决了出租屋和小产权房信息掌握难的问题,将治理重心从事后处置向源头治理转变。而且该社区通过网格员,社区采集人、房、单位相关信息,公安机关建设“一标三实”系统,做实做强标准地址信息服务平台,拓展二维码“互联网 ”应用,融合水、电、气等要素,形成关联网络,满足社区和公安精准管理需求。已初步建立了信息化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为社区文明和谐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除此以外,灵川县还进一步提升八里街区域广大群众对打击传销、扫黑除恶及提升安全感满意度调查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提高群众对平安灵川的认可度,营造人人参与平安建设工作、人人共享平安建设成果的浓厚氛围,为创建文明城市贡献全民力量。目前,该县八里街区域已有310、七彩、八荣、九龙等社区获桂林市无传销社区示范点称号,切实筑牢了自治区“无传销县”成果。截至目前,今年该县共捣毁传销窝点7处,教育遣散传销人员18人,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桂林大力创城(桂林八里街创城)(4)

九龙社区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宣传活动,张贴创城宣传图。

科技强警,打造八里街智慧警务

八里街区域流动人口多,出租房密集,社会治安形势复杂。自2019年9月开展八里街重点区域社会治安综合整治以来,该区域面貌已焕然一新。灵川县公安局在上级公安部门的大力帮助配合下,充分利用综合整治的契机,因地制宜,强力推进智感安防区建设,全面创新“五位一体”的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打造出具有灵川特色的智慧警务,为服务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治安环境。

八里街派出所不断改革和创新现有警务工作机制和模式,以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为契机,以科技信息化建设为依托,做大做强做优派出所,将合成作战阵地前移,建立功能齐全、资源集中的派出所综合指挥调度室,充分发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基层支点作用,聚焦人口管理、治安防范、服务群众,大力开展“智慧小区”建设,“四警联动”快速精准开展信息化警务工作,“警务 科技”极大地提升了警务效能。

灵川镇九龙社区智慧警务室以智慧小区建设为依托,开展“智慧门牌”建设,夯实“一标三实”基础,全力构建市域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现进出居民区人、车全要素全程管控。社区民警通过智慧安防小区公安管控平台及AI全域可视化等平台,聚焦人口管理、治安防范、服务群众等,开展“防”“管”“视”“控”信息化社区工作,实时掌握社区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特殊群体、重点人员和关爱人员动态,开展精准社区工作。“警力 科技”极大地提升了警务能效。截至目前,今年八里街区域共调解矛盾纠纷103起,刑事警情环比下降47.39%,破案率较去年提升27.01%,入室盗窃案件立案数下降49.28%,无“两抢”案件发生。

桂林大力创城(桂林八里街创城)(5)

社区向居民发放创城攻坚宣传页。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优化城市服务功能

八里街区域作为城乡结合部,常住居民逐年增多,但配套基础设施却不够完善,环境卫生和交通秩序也有待加强。为全力出击打好创城攻坚战,实现创城行动措施到位、责任到人、务实实效,灵川县针对这些创城工作重点环节,创新包联工作机制,主张耕好创城“责任田”,切实完善路网体系和配套设施,将各项创城工作落实到位,做到创城为民、创城惠民。

近年来,该县持续推进实施八里街区域环境综合整改提升工程,着力打造宜居宜商宜业的“桂林北新商圈”。目前,八里四路西延线(福利路至西二环)已正式通车,道路绿化、路灯亮化各约4千米,有效缓解了八里街区域交通通行压力;此外,万康路也已基本完成,福瑞路北、福利路支线等加快施工,完成投资约8500万元。在加强电力线路优化方面,完成大面安置地900米10KV电力线路改造等3个电力线路改造,使园区电力线路更优更美观。着重推进雨污分流工作,加强黑臭水体整治,完成金河路延长线以北路网道路工程、富兴路延长线、万康路等配套雨水管道约2.2千米、污水管道约2千米、修建临时排水渠1.1千米。完成污水管道清理2500米,改接管道95米。

为治理占道停放“顽疾”,该县采用整治和疏导结合的方式,在辖区内禁停区域标画禁停线,组织力量查处违停车辆1700余起,拖移“僵尸车”5辆,还通过巡逻疏导、划线分区的方式,引导群众有序停放车辆。

定人定岗,实现创城点位全覆盖。每天使用大型高压清扫车、洒水车来回清扫作业,出动63名城管队员在创城点位开展常态化市容市貌整治、55名环卫工人开展常态化保洁、55名园林工人开展绿化管护和保洁、28名市政工人开展破损路面、市政路灯等修复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八里四路西延线、福利路(灵川段)、西二环(灵川段)等主要道路全线排查及修补工作,共计修补路面2000多平方米,在泰和路、盈丰路、广发路安装路灯21盏。

“原来这条路多处坑坑洼洼还没有路灯,晚上走路都不方便,现在路面整整齐齐,路灯又亮,不仅出行方便,还提升了整条路的气质。”居民对定江镇泰和路、盈丰路的道路提升工作赞不绝口。

桂林大力创城(桂林八里街创城)(6)

践行枫桥经验,化解群众矛盾纠纷。

文明创建多措并举,提升市民文明素养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文明彰显着城市的内在气质。灵川县面对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关键“大考”,主动对标对点、压实责任和任务,迅速动员和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争当创城先锋,以绣花功夫助推大创建,推进城市环境秩序改善,推进市民素质提升,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借文明城市创建的契机,推进八里街区域现代化治理文明 , 实现城市面貌“换新颜”。

灵川镇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五大创建活动为机遇,强力推进城市环境秩序改善和市民素质提升,实施“新风正气”工程,通过开展社区“道德讲堂”、“读书会”大力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行为规范,制定和完善市民公约、市民守则,开展文明家庭、文明单位、文明楼院、文明社区等多种创建活动和志愿服务、送温暖献爱心等多种道德实践活动,同时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深化对市民的宣传、教育、引导、管理,通过开展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绿色生活等文明提升行动,促进市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整体提升。

“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们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宣传文明行为,努力让更多人树立文明理念,争当文明桂林人。”在定江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助力共创文明城”宣传活动中,文明志愿者肖立威说道。目前,定江镇招募了60余名志愿者,10支来自各个系统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队伍和2支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参与创城工作,他们深入大街小巷、广场、车站等重点场所,每天早、中、晚开展文明劝导活动。

目前,灵川镇和定江镇向八里街区域居民发放“2020年广西(桂林)群众安全感调查问卷”“门前三包责任书”等宣传材料130000余份。同时,在街道、小广场、三进路口等重点区域,综合运用横幅(墙体)标语、户外广告等多种形式开展创城宣传工作,更新各类宣传标语600余条,集中整治沿街道路商铺60余处空调滴水问题,成功劝阻30余起打牌、460余起乱丢垃圾、530余起乱停车等不文明行为。

桂林大力创城(桂林八里街创城)(7)

执法人员指导非机动车辆不要越线等候红绿灯。

□本报记者刘健 通讯员吕国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