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蕾到了四年级,有些孩子成了作文“熟练工”,往往贪快不求新,作文很快就能完工,可是交上来一看,语言贫乏老套你瞧,一写到清晨,便是“天刚亮”;一提到时间快,便是“过了一会儿”;一说到开心,就是“我激动极了”;要是描绘春天公园里花儿的色彩,便是“红的、黄的、紫的……”他们惯于使用脑海中有限的词语,惯于使用平日常用的词语,往往写得“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使人读了味同嚼蜡,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崔蕾作曲?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崔蕾作曲(崔蕾学会换一种说法)

崔蕾作曲

崔 蕾

到了四年级,有些孩子成了作文“熟练工”,往往贪快不求新,作文很快就能完工,可是交上来一看,语言贫乏老套。你瞧,一写到清晨,便是“天刚亮”;一提到时间快,便是“过了一会儿”;一说到开心,就是“我激动极了”;要是描绘春天公园里花儿的色彩,便是“红的、黄的、紫的……”他们惯于使用脑海中有限的词语,惯于使用平日常用的词语,往往写得“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使人读了味同嚼蜡。

其实,我们为什么在语文教学中常常要让孩子说说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训练他们学着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变换不同句式,这都是为了丰富学生的语言呀。可以孩子们总觉得这是考试需要的内容,考试卷上不是有这样的题型吗——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将下列句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可是,这跟作文有关吗?

这跟作文是大有关系的,我觉得我应该教会孩子“换一种说法”,让他们懂得选词炼句,他们的作文才能有所精进。

课上,我先给孩子们讲了一个小故事——有一位作家,一生著作颇丰,拥有的读者也相当不少。当有人向其讨教写作之窍门时,他直言相告:“我从不沿用旁人惯用的写法,我不过是换一种说法而已。”

“‘不过是换一种说法而已’,正是这位作家获得成功之捷径,你们知道他这句话里的含义吗?”我卖个关子,故意考考学生。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句,解释开来:“就是不写别人写过的东西。”“就是不按一般的写法去写文章。”“我认为是动脑筋,换个写法写常见的事物。”……我肯定了孩子们的想法,补充道:“叶圣陶爷爷曾经说过:‘一句话中有两个重复的字,只要念一下,就觉得拗口,总得想办法去掉一个。’我们作文时,若能根据描绘的对象,抓住其特点,换用多同的说法,文章的语言自然就会新颖生动。”

练习正式开始,第一步自然是消灭贫乏的词汇。我给学生出了几个常见的词汇,让他们选择不同的说法,来表达同一个意思。刚出示“红色“二字,孩子就迅速进入了“头脑风暴”—— “深红”、“粉红”、“猩红”、“血红”、“朱红”、“桔红”、“枣红”、“鲜红”、“嫣红” ……;我增加难度,出示孩子最喜欢用的“一会儿”这个词,问问他们,还有哪些词也能表示时间短的,学生抢着回答——“刹那间”、“霎时”、“瞬间”、“突然间”、“顷刻”、“一眨眼”……;最后,我出示了“清晨”一词,要求孩子发挥想象,用上早晨特有的情景来代替这个词,孩子们开动脑筋,一时间黑板上出现了不少富有意境的词语——“天色微明”、“天刚蒙蒙亮”、“东方泛起鱼肚白”、“鸡叫三遍”、“窗户纸发白” ……我不禁为他们鼓掌叫好,是的,孩子不是缺乏词汇,有时候只是缺少一点思考、一些点拨、一点要求。

第二步是消灭单调的句式。翻看学生的作文本,你会发现他们不喜欢用疑问句,不喜欢用感叹句,不喜欢用祈使句,只是钟情于陈述句——并且都是主谓宾齐全的陈述句,哪怕可以承前或蒙后省略成分的句子,他们也写得工工整整,一点成分都不缺,生怕成为病句。可是,如此一来,反而会使得文章语言单调乏味,表现力差。我给孩子们讲解了不同句式的作用——用把字句、被字句可以强调句子的某个成分,用双否句、反问问可以加强语气,用设问句用来提示读者注意,用排比句可以加强气势……如果能灵活地根据表达需要选用某个句式,语意就会更突出,文章也才能生动起来。这样的句子练习,其实平时做得很多,孩子们早已熟练方法,只是缺少运用的意识,平时加以提醒即可。

在我看来,对于四年级的孩子而言,如何把句子写得俏皮些,让文章富有童趣才是关键所在。我说:“ ‘无风’这两个字,在作家三毛笔下却俏皮地写成‘风,不知躲到哪里睡觉去了’,这就使句子特别生动活泼,你们也可以试试看!”于是,我出示了两个句子:①“以后,我再也不吵着要跟在爸爸、妈妈后面了。”②“太阳快落山了。”让孩子们动动脑筋,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能不能将其说得有趣些。学生饶有兴趣,很快就把这两句改变成①“以后,我再也不做爸爸、妈妈的小尾巴了。”“以后,我再也不做爸爸、妈妈的小跟班了。”②“太阳在吻西边的山头了”“太阳害羞了,恨不得躲到了山后面。”我趁势让学生们读读原句和后来改写的句子,孩子们都说,换个说话,句子大不一样。我便引导他们,文章过于严肃,免不了给人以沉重感和压抑感;而来点幽默,讲点俏皮的话,不仅读起来感到活泼有趣,而且使文章形象生动,富有文采,我们要让句子经常“换个说法”。

以后,每每遇到孩子在作文中,习惯性地运用老套的词句时,我总会用红笔划出,提示他“换一种说法”。而学生往往会心一笑,按照我教过的方法认真琢磨去了。对于他们用心写出的富有创意、又恰到好处的词句,我则是大加赞赏。逐渐地,学生作文本上的套话就在不知不觉中“销声匿迹”了。

作家秦文君曾慨叹:“现在儿童语言变得越来越贫乏,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担忧。”其实,我们的孩子阅读量并不少,口头表达头头是道。但是如果学生不愿在写作过程中勤思多想,开拓思路,表达是不可能有新意、有见地的。所以,作为老师的我们,要经常提醒孩子,能不能“换一种说法”,促使他们认真推敲,另辟蹊径,筛选出恰当的语言来反映笔下的事物,从而使作文写得不落俗套,使语言具有生命力。

(本文选自《教作文有窍门——作家老师的58个建议》,崔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