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易懂的食品安全小知识】

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必须有标签,包括食品标签和营养成分表,其中食品标签需包含食品类型、成分、食用方法、保存方式、保质期以及生产商相关信息;营养成分表则是食物营养成分和营养特性的说明(例外:每日食用量不足10g或10ml的食品;生肉、生鱼、生蔬菜和水果;现制现售的食品;酒精含量>0.5%的产品;法律规定可以没有标签的食品)。

从概念范围上,食品标签包含了营养成分表;从内容上,食品标签和营养成分表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消费者选购预包装食品提供选择依据。

食品的营养成分表和配料表可信吗(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1)

营养成分表里的必填和可选内容示意图

(一)营养成分表的标注形式

1、营养成分包括营养声称(即营养类别)、营养值营养素参考值NRV%(依据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以营养素含量占营养素参考值Nutrient Reference Values的百分比标示);

2、营养成分的含量以每100ml、每100g或每份标示;

3、营养素参考数值NRV%按每份标示;

(二)法律规定必须标注的1 4营养成分

1、能量;

2、蛋白质;

3、脂肪总量(饱和 不饱和脂肪酸);

4、碳水化合物;

5、钠;

(三)可标注的营养成分(名称不可改)

1、胆固醇;

2、糖;

3、膳食纤维;

4、维生素(A/B/C/D/E/K族);

5、矿物质(钙、钾、镁、磷、铁、锌、碘、硒、铜、氟、铬、锰、钼);

(四)营养素参考值NRV%

营养素参考值就是指每100克/每100毫升或每份食物中所含营养成分的含量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

食品的营养成分表和配料表可信吗(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2)

我国居民平衡膳食营养宝塔图

如下图以某款牛奶为例,营养成分表中以每100g的营养成分含量标示,每100g该牛奶含有能量242kJ、3.0g蛋白质、3.1g脂肪、4.5g碳水化合物、50mg钠、100mg钙(注意:看营养成分表时要先看清“单位重量”,一般都是以每100克(g)或每100毫升(mL)为单位标注的,也有按每份为单位标注的)。

食品的营养成分表和配料表可信吗(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3)

某款牛奶的营养成分表

市面上某些不合规食品厂家在包装上印着“低脂”、“高钙”、“无糖”之类,但是标签缺失或者标注不清,导致消费者无从得知含量到底是多少,或者故意遗漏主要内容或某些数据,只根据自己意愿标出营养成分,而非产品本身的特点,比如低糖产品不标示糖的含量,只标出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含量,有意误导、夸大营养信息等屡见不鲜。因此购买食物时,需仔细查看营养标签选择最适合自己购买需求的食品。

除了以上,我国还对食品外包装上的营养功能描述做出了规范:

(一)对食品营养特性的描述

可以使用类似“高”“低”“无”“增”“少”“含有”“富含”等字样,如高钙豆粉、低脂牛奶、无糖口香糖、含有膳食纤维、富含维生素A等等简单明了的语言对营养成分的含量水平进行通俗化的描述,但前提是营养成分表中的含量数值须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二)对食品营养功能的描述

可以采用规定用语说明某营养成分可以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正常生理功能等需求。例如:“维生素C有抗氧化作用”、“钙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并维持骨密度”等。这样的方式能对消费者选购起到更好的辅助挑选作用。

但无论是营养特性描述还是营养成分功能描述,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的相关法规也对其有明确的规定,不能夸大或虚假描述。

这里我们需要注意,有些时候只要含量低于某个标准就可以满足描述规定,比如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0.5克时,就可以声称“无糖”;每100克食品中反式脂肪的含量≤0.3克,就可以标注为“0”,所以有时候配料表里面有糖类,也可声称“无糖”,“0反式脂肪酸”也不代表完全没有反式脂肪酸。如果家长只看包装上的文字描述而没有仔细查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毫无防备地给孩子吃过多的零食,反而让孩子摄取了更多糖类和反式脂肪酸,因此一定要结合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进行选择。

#食品安全#​#儿童食品安全#​#母婴消费宝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