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在上学的时候,都有过背诵大量古诗词的经历吧!

那些简单的诗句倒也还好,复杂一些的就有点头疼了,不好记。

甚至,诗词背多了,有时候还会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将不同的诗句“串烧”在一起。

而且,这些“串烧”在一起的诗词,读起来还挺朗朗上口。

后来,当网友们发现了这其中的乐趣之后,还会专门给将不同的两首诗凑在一起,形成一种很特别的诗词意境。

比如,元稹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里有一句话“垂死病中惊起坐”,就被不少网友同不同的诗句拼凑过。

有“垂死病中惊起坐,扶摇直上九万里”的组合,也有“垂死病中惊起坐,笑问客从何处来”的组合。

相信对于这样的诗词组合,大家也看到过不少。但是,你知道“垂死病中惊起坐”,真正的下一句是什么吗?它的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元稹为妻子韦丛写下的悼亡诗句有(公元815年元稹写下)(1)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另一个人,白居易。

元稹,生于779年,是河南洛阳人。

白居易,生于772年,祖籍山西太原,出生于河南新郑。

白居易大概真的很喜欢这位好友,晚年的时候,定居在了洛阳。

虽然白居易的出生地离洛阳不远,但他终归不是洛阳人。

如果元稹没有病逝于武昌任上,想来他们俩会一起结伴度过晚年吧。

公元803年,那是他们友谊开始的地方。

那一年,元稹和比他大7岁的白居易一起中书判拔萃科,并入秘书省校书郎。

从此,两人成为极为要好的朋友。

这种好,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就是,他们两人中间一旦有一个人被贬,另一个就会立马写信安慰,而被贬的那个也会写诗回复。

对他们来说,每次被贬,能与对方通信才是第一要紧事,其他的都可以往后排。

这对难兄难弟,把对方的来信,当做自己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人生慰藉。

元稹被贬的次数挺多的,被贬江陵、通州、同州、武昌。

白居易被贬的次数也不少,被贬江州、任苏杭、回长安,归洛阳。

而那首写有“垂死病中惊起坐”的诗,就是某次白居易被贬时,元稹听到消息后写的。

元稹为妻子韦丛写下的悼亡诗句有(公元815年元稹写下)(2)

《琵琶行图轴》明 郭诩(左为白居易)

公元810年,元稹因为上奏弹劾和惩治不法官吏河南尹房式,被罚俸召回。

途径华州敷水驿时,选择在驿馆上厅休息一晚。

恰巧这个时候,宦官仇士良、刘士元等人也选择在驿馆上厅住宿。

双方都想住上厅,谁都不肯让步。

元稹为自己据理力争,却没想到得到了仇士良的一顿辱骂。

刘士元更是过分,直接上前用马鞭抽打元稹,把元稹打得是鲜血直流,赶出了上厅。

这件事,本就是他人不对,元稹却因为得罪了宦官刘士元,被唐宪宗以“失宪臣体”为由,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

曹参军这个官职其实挺小的,也就管管婚姻、田土、斗殴这些诉讼案。

五年后,也就是公元815年,这一年,很多被贬的官员被召回京,元稹也在其中。

元稹奉诏回京,心中激动,以为自己可以获得重用。

却不想朝局再次发生转变,被召回京的官员又被下放地方。

这一次,元稹被远放到通州,做了司马。

元稹为妻子韦丛写下的悼亡诗句有(公元815年元稹写下)(3)

元稹

司马,是刺史的助手,相比之前的官职,更加没有实权,专门安置“犯罪”官员,属于变相发配。

一贬再贬,是谁都会受不了。

虽然一肚子苦水,但没有办法啊,元稹只能“一身骑马向通州”。

元稹在通州过得很是艰难,因为水土不服,很快就患上了疟疾,差点死去。

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元稹还是同白居易保持通信。

后来,宰相武元衡被杀,白居易上书请求彻查,得罪了朝中权贵,结果被贬为江州司马。

当时在通州的元稹,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心痛白居易的遭遇。

想到自己的处境,更是万般怨苦与愁思涌上心头,心情极度郁闷。

这下,两人当真是“同为天涯沦落人”。

对此,元稹只能仰天长叹,挥笔写下这首《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元稹为妻子韦丛写下的悼亡诗句有(公元815年元稹写下)(4)

白居易

都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首诗里,元稹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他的悲凉心情。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贬九江”,为什么是残灯?又为什么没有火焰?

因为自己被贬他乡,又身患疟疾,元稹本就心境不佳。

此时又忽然听到白居易也被蒙冤,被贬为江州司马的消息,内心自然是极度震惊,万般怨苦与愁思涌上心头。

正是因为以悲凉的心境来观景,眼前的事物就都失去颜色了,一切都变得阴暗昏沉。

因此,他看到的“灯”,是没有火焰的“残灯”,“灯”的影子也是摇曳不定的。

就连风、雨、窗,都是又暗又寒的。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因为元稹正患疟疾,他现在就是处于病危的状态。

所以这一句就极为传神,尤其是这个“惊”字,极好地表达了元稹在听说白居易被贬时的神态。

而且元稹能在病危垂死之际,还能够“惊”到“做起”,可见是真的极为关切白居易,对他的遭遇感到痛心。

元稹和白居易的感情有多深,从这一句就可以看出来了。

元稹为妻子韦丛写下的悼亡诗句有(公元815年元稹写下)(5)

白居易

元稹把诗寄给白居易以后,白居易读了非常感动,回信说,“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忧恻恻耳”。

意思是说,别人读到这样的句子,尚且会感到悲痛、凄凉,更何况是当事人白居易呢。

想来,白居易和元稹两个人相似的经历和相同的抱负,让他们对彼此惺惺相惜,最后拥有了一段高山流水般的友情。

除了有被贬之外的惺惺相惜,若是其中有一人遇到困难,他们也会不遗余力地帮助对方。

元稹的母亲去世,元稹回乡丁忧。

办完葬礼后,经济上有困难,生活过得艰难。

同白居易写信说了自己的现状,白居易收到信后,立马资助他的生活。

后来白居易的母亲不小心坠井而亡,自己还生着病,日子也不好过,元稹就立马寄来食资。

“三寄衣食资,数盈二十万。”——白居易《寄元九》

两人的友谊,一直持续到元稹去世。

公元831年,元稹死于武昌任上之后。

元家人请白居易给元稹写墓志铭,并给了他六七十万钱的润笔。

对于这一笔钱,白居易收下后,全部捐赠出去,重修香山寺,只为好友下一世能过得好一些。

看来,在白居易心里,即便元稹已经不在人世,两人的友谊也不会变。

元稹为妻子韦丛写下的悼亡诗句有(公元815年元稹写下)(6)

元稹和白居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