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小朋友在成长过程中学习词汇和成语时,往往会闹出不少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故”,使家长哭笑不得。

比如正上学前班的妹妹最近对“胃口”和“口味”两个词的使用,就经常语出惊人;让我开始发愁她上小学后的成语学习。

小学必须掌握的400个成语(还在为孩子的语文担忧吗)(1)

若小学后,写作业、考试还这么“一语惊人”,那得愁秃我们多少头发。

于是我入手了这套《一学就会的漫画成语故事》。

小学必须掌握的400个成语(还在为孩子的语文担忧吗)(2)

这套书全书共四册,共涵盖了两百个成语及其故事,以及对应的近义词、反义词、释义、应用示例;适合6-14岁主要是小学阶段的孩子阅读学习。

我们都知道:故事的魅力是很大的

尤其是小时候,孩子们喜欢听故事,从故事中学习成长,收获道理。通过故事阅读,可以逐渐提升孩子的思考能力,概括能力和专注度

比起干巴巴地讲成语的释义,讲故事的方式明显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学习效果更好。

每一个成语,都有故事

其实每一个成语背后,都有其故事。

也许它出自古代典制或掌故,也许出自诗文中,也许出自一些大众人物和事件中;当然也有一些都是常用的成语,我们已无法辩证它的来源。

但每一个成语都是我国古人厚重的文化传承,它们都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考验才留下来的。

小学必须掌握的400个成语(还在为孩子的语文担忧吗)(3)

比如成语“害群之马”,出自战国庄周所著《庄子》,相传出自黄帝和一牧童的对话。黄帝出行迷路,偶遇一牧童,向他问路,发现牧童知之甚多,笑问:你知道如何治理天下吗?

牧童道:“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翻译过来就是:治理天下有什么难的,跟我牧马是一个道理,只要把危害马群的马驱赶出去就行了。黄帝大受启发。

所以到了现在, “害群之马”的释义就是:危害马群的马,比喻危害集体的人。

知其意,还要懂其然

对于孩子们来说,只知道一个成语的故事和释义是不够的。

会使用,能发散,才是真正学会了这一成语。

小学必须掌握的400个成语(还在为孩子的语文担忧吗)(4)

会使用,指的是孩子能够将成语正确地运用于实践中;

能发散,指的是孩子通过这个成语的学习,可以联想出与成语有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这本书中除了每个成语都会给出两个使用示例以外,还为每个成语都配备了一页漫画:通过四(1)班同学们的沟通日常,来传递成语的正确使用。

小学必须掌握的400个成语(还在为孩子的语文担忧吗)(5)

此外,正确的学习成语的发音也是很重要的。

有一些成语因为多义词的原因,在日常使用流传中逐渐被带偏了。

比如“大腹便便”,“便”常被我们读为[biàn],但实际上,应该是[pián]

这个错误我在儿时的学习中一直延续,直到高中时期才通过强硬的记忆修正过来;但直到现在,我在日常使用中还是可能会出错。

类似的容易出错的成语还有:博闻强识[zhì]、暴虎冯[píng]河、瞠[chēng]目结舌、自怨自艾 [yì]等等。

这些成语的发音,你都读对了吗?

一定要在孩子学习的初期就传授正确的知识内容,否则错误的知识会被不断加固,等到后面就很难修改了。

小学必须掌握的400个成语(还在为孩子的语文担忧吗)(6)

带孩子通过漫画和故事掌握这两百个成语,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词汇库,可以让孩子在语文学习和写作方面更轻松、高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