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家最正经的事,于平民是纺织,于闺中是刺绣。

最终,力求端正心性的刘玉娘,得了个司彩的职责,负责打理织锦绣务之事。

晋王按理不过是郡王,但府邸却早已按皇宫规制,所居处,也早就称宫不称府。

六局一司,在老晋王时期,已由两位老夫人搞成了规模。

如今王妃正逐步接手,毕竟名门闺秀,不到一年,也是做得有模有样。

即使不得宠,仅凭打理后宫的能耐,王妃的地位也足可屹立不倒。

这次请安下来,刘玉娘算是彻底见识了自己的渺小,也愈发觉得惴惴不安。

看出她的恐慌,刘玉娘这个职位目前还只是挂名,实际事务,还是落在原本的主事阿嬷身上。

比起剪刀阿嬷的严苛,这位主事阮阿嬷虽表面客气,但行事上,无不把刘玉娘当成摆设傀儡。

口头禅总是,“夫人有所不知……”或是“就请夫人这么办吧。”

这让刘玉娘仿佛又回到了伺候王妃听课,与蕊儿处事的那段时光。

这一次,她到也没什么不自在,甚至还隐隐有些期待出岔子。

蕊儿针对自己是为了王妃,这位阮阿嬷针对自己,却并非王妃指使。

一个真实的让人深思的故事(历史上那对作死夫妻)(1)

如她所愿,不出一旬,掌管内库的太监张容哥连同司计的主事阿嬷,一起找上门来了。

账物有了出入,阮阿嬷全推在了刘玉娘身上。

所有的单据上,皆有刘玉娘的签押手印。

刘玉娘跪在王妃面前,瑟瑟发抖,不知所措。

最后,王妃命人从阮阿嬷住处搜出了亏空之物,将这个欺主之奴活活杖毙,以儆效尤。

至此,刘玉娘算是摸准了王妃的脾气。

王妃这般的身份,若是刻意讨好,反是叫人嫌弃。

可她只要在王妃面前显出笨拙、惶恐、无措,王妃虽也会训上两句,可每每训完,脸上总会不自觉浮现出一种满足的神色。

当然,太蠢了也不行,每次训话后,她只要稍稍有些小进步,做到无功无过就可以了。

对此,王妃虽会数落着“你还是得多学着点”,可唇角泛起的得意,分明并不想让人“多学着点”,刘玉娘自也乐得轻松。

有了事情做,日子就过得快,不知不觉已过半月。

这段时日,她不见李存勖。请安时也不见伊夫人,想是伊夫人快生了,终是不再坚持前来。

这两人不见也罢,只是不见安金姝,她心里总是没底。

想要装病,刘玉娘又不敢欺骗王妃,只好故意着了凉,终是见到了安金姝。

一个真实的让人深思的故事(历史上那对作死夫妻)(2)

才一见面,安金姝就责怪道,“夫人怎是如此不爱惜身子,若有必要,我自会来见夫人。”

刘玉娘由着她训,心中安定了许多。

安金姝见她如此,叹了口气,“再过两天,我也是该来见夫人了。”

刘玉娘心头一跳,知道应该又有什么事了,连忙道,“安师有什么话,请尽管说。”

“夫人还记得上次月信是何时么?”时间紧迫,安金姝索性开门见山。

刘玉娘闻言茫然,但见安金姝神情严肃,也顾不得害羞,大约回忆着,报了日期。

安金姝也不多解释只道,“避子汤皆是寒凉药物,会使月信或提前,或延迟,甚至彻底乱了信期,对夫人来说,提前比延迟好,否则下一剂汤药,里面可不止是寒凉药物了。”

对于安金姝的话,刘玉娘仍是不得要领,却也知道是大事,甚至是要命的大事。

安金姝见她一副天真懵懂的样子,苦笑了下,凑近她耳边说了几句。

刘玉娘听罢之后,脑中又是一片混乱,只听安金姝道,“所以,夫人切不可再乱来,也请夫人放心,安金姝自会替夫人安排好这一切。”

原创故事,转载请署名“姞雪心”,欲知后事,请关注我。

上一篇:

短故事连载|历史上那对作死夫妻(33)冷语如箭刺心脾

打开“磨铁阅读”APP,搜索“忆仙姿”观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