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充满着神秘色彩,由其衍生出的阴阳五行、风水八卦之类的更是如此。虽然有些后人利用它坑蒙拐骗,扯东扯西,但也有一些人深研其道,琢磨出一些规律和经验来。

女占三八必守寡是谁说的(俗语男占三八必发)(1)

有的人利用所知所得,凝结成一句简单通俗的话,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就比如今日所谈,“男占三八必发,女占三八必寡”,这种看着非常迷信又很粗鲁的说法,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01

何为“三八”

“三八”这个词,如今被很多国人默认为粗鲁的脏话,有时有的人还会用以辱骂他人。然而,俗语所说的三八并非此三八,它其实指的是生辰八字。不过准确来说,是每个月所包含八的日期。

女占三八必守寡是谁说的(俗语男占三八必发)(2)

明白了这一点,这句俗语也就不难理解了。俗语中认为,出生于农历初八、十八以及二十八的男性,一生将会非富即贵;而出生于这些日期的女性,就可能会守寡。

这样的观点,确实听起来令人匪夷所思,感叹迷信封建。不过,先让我们看看,古人是如何为此作解释的。

02

“三八”之俗语,作何解释

众所周知,古人向来崇拜自然,崇拜天地万物。在他们看来,世间一切无法按正常思维来解释的行为和事情,往往都可归于上天和神灵所为。而之所以能产生这种思想,原因其实很简单。

女占三八必守寡是谁说的(俗语男占三八必发)(3)

当时的社会生产力非常低下,人们的科学思想不发达,导致人们的认知不足、认识不清晰,从而无法真正地理解社会。后来,受到儒家和道家等大家的思想影响,每个人更加信奉,人的命运早已被某种超自然力量主宰。

在儒家学说里,世人之命皆天定,冥冥之中的一个选择,便能决定你的一生。而道家认为,天地万物有阴必有阳,阴阳相互对立、相互作用。阳代表着向上、明亮,阴代表下降、晦暗。

阴阳可用于世间万物,直到后来,它被后人们用于人的身上,特别是性别不同的人。尽管,这类思想并没有直接地影响古人,但它们却在不断发展和潜移默化中,禁锢了一代代古人的思想和行为。

女占三八必守寡是谁说的(俗语男占三八必发)(4)

而千年以来,人们一直不断在这些思想里徘徊,不断地进行恶循环。而一些由上下达的思想,很容易致使民众深受其害,最为直接的表现便是言论。从这句俗语中,便可以理解当时人们的看法。

古人们普遍认为,每月的三个八日是最有阳气、且最为繁荣向上的日子。男性本代表着阳,当天地的阳气遇到人的阳气,便会更加兴盛。因此,男性的性格也会更加积极向上,此后一路必定平步青云。

而女性就没有这种好事了,女性代表着阴,天地的阳气遇到人的阴气就会萎靡。因此,那些时日出生的女性,不仅性格可能不讨人喜,命运一般也是多舛。

女占三八必守寡是谁说的(俗语男占三八必发)(5)

古代一贯打压女性,他们并不会对女性留有多少同情。生于三个八日期的女性,不仅不讨喜,也会被视为是一种晦气,守寡在他们看来是女性克夫所致。因此,也就引申为,这样的女性会给人带来不幸。

也是受此影响,古人在嫁娶时,会特别注重对方的生辰八字。除了看双方八字是否相合,还要看女性八字是否克夫。整个过程中,女性没有选择权和决定权,只得服从他人强加的说辞。

由此看来,此句俗语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以及落后腐朽的男尊女卑的思想。而这种思想,却对普通人的禁锢和残害极深。对于一个人来说,思想的荼毒远比身体上的残害更加严重。

女占三八必守寡是谁说的(俗语男占三八必发)(6)

一生受世间所限制,受他人所掌控,如同工具一般任人使用但却不自知,此乃人生终极悲哀。只是,古代社会永远笼罩着一层厚重的浓雾,没有多少人能够清醒地认识到错误,认识到自己。

03

反宿命论

其实,这句俗语说到底,也是宿命论的一种。它认为一个人此后如何,完全是因为出生的时间和环境如何,这种说法我们自然清楚是纯粹胡扯。我们知道,古代百姓深受思想以及政策各方面的压迫。

但压迫会产生服从,同时也会产生反抗,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甘愿为奴,任他人饮血食肉。千百年间,确实有很多人对这种思想,从相信到质疑再到批判,最后反抗。

女占三八必守寡是谁说的(俗语男占三八必发)(7)

从春秋战国时期荀子的“人定胜天”,到秦末时期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再到唐末皮日休的“若皇帝不顾民心,不为尧舜之行者,那么即便被民灭,也不足为惜”。如此大胆的言论,可见其难得可贵。

当然,历朝历代不乏吹捧宿命论者。他们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压制人的天性,禁锢人的思想,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少数人的利益。但千年以后,最终证明了这种思想下的社会永远不会进步。

国家只会不断改立新朝,又一次进入循环,再立新朝的状态之中。无休止的恶循环,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百姓永远处于受苦受难的一方,天下又怎么会迎来长久且繁盛的一天。

女占三八必守寡是谁说的(俗语男占三八必发)(8)

言归正传,俗语文化并非完全不可直视。它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社会意识,既能为后世之人研究那些时代,提供一些有用的价值,也能作为一种警钟,时刻提醒着后世要以此为教训,不断反思并铭记于心。

04

结语

这句俗语虽然充斥着低俗和封建的思想,但我们不应该无视它。作为中国人,千百年古人的后人,更应该直视它认识它,理解它反驳它,最后改变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