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在赫鲁晓夫的主持下,苏联发起了轰轰烈烈的垦荒运动(1954—1960)。坦诚说,这场“中亚大开发”运动所取得的成绩,是让人惊叹的。

对于千千万万投身到这场“大开发”运动的苏联年轻人而言,这是他们的“青春写照”,在情感上保持着高度的认同感。对于赫鲁晓夫以及继任者勃列日涅夫而言,垦荒运动也无疑是职业生涯的亮点。

苏联后期农业改革(如何评价50年代的苏联垦荒运动)(1)

苏联时期“建设中亚”主题宣传画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垦荒运动。在领导阶层,反对者主要有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和马林科夫等人。莫洛托夫(1890—1986)认为,垦荒虽有必要“但是太早”,并建议国家应该在包括莫斯科近郊在内的欧洲部分垦荒,且规模不宜过大。

与此同时,大规模垦荒对中亚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上世纪60年代爆发的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就是垦荒的“后遗症”。

苏联后期农业改革(如何评价50年代的苏联垦荒运动)(2)

处女地行动邮票

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基于国家“去俄化”的需要,不少政界人士和学者,站在民族主义的角度,一度将垦荒视为“俄罗斯对哈萨克斯坦”的殖民行动——当然,我们只需将其视为“特定时期的特定观点”即可,因为这一观点并不准确。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苏联要发起“垦荒运动”?“垦荒运动”为中亚(尤其是哈萨克斯坦)带去了什么,中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口结构又发生了哪些变化?我查了一些资料,接下来跟大家简单聊聊。

苏联后期农业改革(如何评价50年代的苏联垦荒运动)(3)

中亚五国国旗

1)垦荒运动与中亚农业的发展

1) 垦荒运动的缘起

实际上,早在沙俄时期,垦荒运动就已经存在。在1885年—1890年间,沙俄政府就在“饥饿草原”(主要位于今哈萨克斯坦南部)修建灌溉系统,为垦荒作准备。

对于沙俄推行的垦荒举措,很多哈萨克人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哈萨克草原缺乏黑土和水资源,强行开垦不仅不利于种植(农)业发展,还会让草原迅速沙漠化,对传统的畜牧业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因此,“饥荒草原”的开发,进展非常缓慢。比如官方修建的干渠,直到1913年才正式投入使用,且最多只能灌溉1.2万公顷的土地。

苏联后期农业改革(如何评价50年代的苏联垦荒运动)(4)

沙俄的扩张

苏俄时期,在列宁的统筹安排下,官方进一步细化了垦殖“饥荒草原”的方案。

1918年2月,列宁组建专门委员会,计划在当地兴建水利设施,开垦数万俄亩土地。同年5月,苏俄政府拨款五千万卢布作为“启动资金”,用于修建配套的灌溉设施。遗憾的是,伴随着苏俄内战的爆发,开发中亚的计划,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

苏联后期农业改革(如何评价50年代的苏联垦荒运动)(5)

列宁和他的战友们

在斯大林担任最高领导人期间,也曾有过“开发中亚”的计划。不过,直到他去世,苏联也一直都没有在中亚地区推行大规模的垦荒运动。

当然,这并不是说官方“不重视中亚”。实际上,二战结束后,苏共中央就拟定了在中亚地区兴建水利建设、开垦可灌溉耕地、生产新型农业机械等“开发中亚”计划,并对哈萨克草原的土壤进行了系统研究。鉴于此,有学者认为,由赫鲁晓夫主导的垦荒运动,很可能就是斯大林的构想。

苏联后期农业改革(如何评价50年代的苏联垦荒运动)(6)

论个人崇拜,没有人比得上斯大林

2)垦荒运动与粮食安全

众所周知,在1922年、1933年以及1946年前后,苏联境内先后爆发了三次极为严重的饥荒,引发了许多人饿死的惨剧。更值得深思的是,造成饥荒的主要原因并非是天灾而是人祸。

就拿1933年的苏联大饥荒来说,与农业强制集体化有着直接关系。数据显示,哈萨克人在这场大饥荒中的死亡人数大约在175万—200万之间(拓展阅读:一文概述:什么是“乌克兰大饥荒”?)。由此可见,大饥荒的多次爆发,凸显了苏联的粮食安全,缺乏有效保障。

苏联后期农业改革(如何评价50年代的苏联垦荒运动)(7)

乌克兰集体农庄

二战结束后,苏联开启了新一轮的“五年计划”。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口也有了显著的增长。数据显示,进入50年代,苏联的人口净增长达到了300万/年。其中,完全不从事粮食生产的城市人口,增长尤为迅猛——自二战结束到1954年,城市人口合计增长了1700万人。

与物质文化和人口的高速增长相比,国家的农业发展水平“严重拖了后腿”。数据显示,1953年,苏联只生产了3110万吨谷物。这就意味着,即使动用国家储备粮,也无法弥补巨大的粮食缺口——倘若再不重视农业生产,不排除会爆发新的一轮大饥荒。

苏联后期农业改革(如何评价50年代的苏联垦荒运动)(8)

参加大饥荒纪念活动的乌克兰民众

3)如何调动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工农阶层”被视为苏联的“国家主体”。不过,农民阶层的“国家地位”,根本无法与工人阶层相提并论。

展开来说,苏联工业化建设的“启动资金”,大部分都是依靠残酷剥夺农民阶层的物质利益所换来的。换言之,农民群体一直都是被官方“公开压榨”的阶层。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的城乡差别已经变得非常明显。

苏联后期农业改革(如何评价50年代的苏联垦荒运动)(9)

反映集体农庄的绘画

二战结束后,苏联再一次提高了农业税,农民的负担进一步加重,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持续走低。另外,旧农业区的土地肥力下降明显、国家的化肥工业不发达,政府缺乏资金保障农业生产的现状,让国家的农业发展,变得举步维艰。

数据显示,在1949—1953年间,集体农庄内部具备劳动能力的农民减少了330万人(不包括西部省份),农村呈现出了明显的衰颓迹象。一言概之,农业改革可谓迫在眉睫

苏联后期农业改革(如何评价50年代的苏联垦荒运动)(10)

反映集体农庄的绘画

马林科夫执政期间(1953.3—1955.02),苏联政府先后颁布了诸如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等补救举措,旨在“拯救”摇摇欲坠的农业,甚至一度将“振兴农业”提升到了“巩固工农联盟”的政治高度。

与此同时,在单位产量不能短时间提高的情况下,“扩大播种面积”无疑是最具性价比的办法——这也是赫鲁晓夫提出垦荒运动的契机。

苏联后期农业改革(如何评价50年代的苏联垦荒运动)(11)

赫鲁晓夫

4)垦荒运动所取得的成果

因为垦荒运动,哈萨克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前身)一跃成为了仅次于乌克兰的苏联“第二粮仓”。

数据显示,从1954年—1979年间,为了垦荒运动的有效进行,苏联合计投入了211亿卢布。作为对比,当地谷物的生产产值高达272亿卢布;在近30年时间里,国家从这里收购了3.48亿吨谷物(212亿普特)。

苏联后期农业改革(如何评价50年代的苏联垦荒运动)(12)

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国旗

得益于垦荒运动,农业成为了哈萨克共和国的支柱产业。数据显示,在1986年,当地的播种面积高达2550万公顷(全苏的播种面积为2830万公顷)。以小麦为例,在垦荒后的五十年内,总产量累计超过了6.4亿吨,平均每年生产近1300万吨,至少可以保障1亿人口的粮食需求。

除了种植小麦和玉米等粮食作物外,哈萨克共和国境内还种植了以向日葵为代表的经济作物以及大量饲料作物。数据显示,在1990年,饲料作物的种植面积达到了1100万公顷,生产的饲料高达4百万吨。

苏联后期农业改革(如何评价50年代的苏联垦荒运动)(13)

哈萨克斯坦的农田

蓬勃发展的种植业,进一步带动了传统畜牧业的稳定发展。1955年,哈萨克共和国有400万头牛和1800万只羊;等到了1983年,跃升到了900万头牛和3600万只羊,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58%。农业的均衡发展,使之成为了苏联的肉、蛋、奶供应基地。

在哈萨克斯坦独立之初,由于生活水平下降、失业严重,国内靠农业自给自足的人口一度高达200多万。这就表明,农业不仅解决了粮食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就业压力。

鉴于此,哈萨克斯坦一直都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除了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保驾护航”外,还在资金、技术等方面提供各种扶持和保障。数据显示,哈萨克斯坦的人均谷物产量高达2000公斤以上,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并列,是真正意义上的农业大国。

苏联后期农业改革(如何评价50年代的苏联垦荒运动)(14)

哈萨克斯坦的农田

发达的农业生产水平,造就了哈萨克斯坦农产品较高的品质。以硬小麦为例,一直以蛋白质含量高和口感佳著称,深受海内外的一致好评。与此同时,哈萨克斯坦还是“世界十大谷物出口国”之一,包括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以及阿富汗、伊拉克在内的40多个国家,都是哈萨克斯坦的“老客户”。

回过头看,哈萨克斯坦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了不起的农业成就,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那场声势浩大的垦荒运动。

苏联后期农业改革(如何评价50年代的苏联垦荒运动)(15)

哈萨克斯坦风光

5)拓荒运动与政治

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苏联还在中亚地区同步开启了很多大型现代化项目的建设。在50年代—80年代的30年间,以贝阿铁路为代表的大型基建项目以及大批新兴工业基地拔地而起。换言之,拓荒运动有效带动了以哈萨克共和国为首的中亚各国的工业化进程。

苏联后期农业改革(如何评价50年代的苏联垦荒运动)(16)

贝阿铁路

值得注意的是,垦荒运动以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工业化项目的建设,并没有因为赫鲁晓夫的“下课”以及勃列日涅夫的上位而宣告终止。实际上,纵观勃列日涅夫的职业生涯,在哈萨克共和国的履职经历,是其“登顶高位”进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在哈萨克斯坦工作两年(1954—1956),与时任哈萨克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库纳耶夫(1912—1993)维持着良好的“盟友关系”。1955年8月,库纳耶夫就提议时任哈萨克党中央第二书记的勃列日涅夫担任第一书记,并得到了一致通过。

苏联后期农业改革(如何评价50年代的苏联垦荒运动)(17)

勃列日涅夫

因此,勃列日涅夫一直对哈萨克共和国的履职岁月心怀感激。在担任国家最高领导人后(1964),他很快就将库纳耶夫擢升至苏共中央政治局。

与此同时,哈萨克共和国在各加盟共和国中的地位,有了显著上升。他们不仅得到了更为充足的财政补贴,还为苏联的现代化农业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至于首府阿拉木图,更是一度成为了全苏联“最漂亮的城市”之一。

苏联后期农业改革(如何评价50年代的苏联垦荒运动)(18)

70年代的哈萨克模特

这样的“偏心”,甚至让很多俄罗斯人都感到极为不爽。有着“精俄”倾向的作家索尔仁尼琴,在1990年9月就曾愤愤不平地说:“苏联时期的划界丧失理智,划给哈萨克斯坦的土地太多….曾几何时,哈萨克共和国属于俄罗斯联邦……哈国是俄罗斯的软肋,应及早摆脱,但其北部省份应归还俄罗斯”。

索尔仁尼琴的言论,顿时在苏联全境引起了轩然大波,更一度成为了哈萨克人眼中的“民族公敌”。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事实——垦荒运动之于今天的哈萨克斯坦,一定是“利远大于弊的”。

苏联后期农业改革(如何评价50年代的苏联垦荒运动)(19)

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校门

2)垦荒运动与中亚的现代化进程

与垦荒运动相伴随的,除了以哈萨克共和国为代表的中亚地区的快速现代化与城市化进程之外,还有规模空前的人口大迁徙。在今天看来,这些都深刻地影响到了中亚各国的社会和政治生活。

1)中亚的现代化进程

总的来说,中亚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28—1940):1928年,苏联开启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工业化建设”被正式提上了日程。

不过,尽管中亚地区的工业化建设有所起步,但与处于欧洲的核心区相比,显然要逊色了一大截。简单地说,中亚仅有的一些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煤、铁等矿业开采领域,旨在为国家核心区的工业化建设,提供原材料。

苏联后期农业改革(如何评价50年代的苏联垦荒运动)(20)

第聂伯河水电站

第二阶段(1941—1953):苏德战争爆发后,大批军工企业以及很多失去家园的苏联居民(以俄裔居多),都被疏散到了中亚各地。坦诚说,中亚各国的现代化建设,因为他们的到来迎来了“大转机”。

在1941年7月—1942年10月间,包括机械制造厂、纺织工厂、制鞋厂在内的142家大型企业,都携带着原料和成套的生产设备,疏散到了哈萨克共和国境内。乌克兰的糖厂、拖拉机厂也先后疏散到了中亚地区。数据显示,在战争期间,超过300家厂矿企业在中亚地区“迎来了新生”。

另外,15所大专院校、近20家科研院所以及超过20所包括电影制片厂在内的文化单位,也先后迁移到中亚地区,有效带动了当地文教水平的跨越式发展,更让哈萨克共和国成为了苏联东部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中心。

苏联后期农业改革(如何评价50年代的苏联垦荒运动)(21)

卡拉干达煤田构造简图

第三阶段(1954—1984):以垦荒运动为契机,大量高技术人才、先进设备和资金都涌入了进来,中亚地区的现代化建设上了更高的台阶。

在1954年—1958年间,哈萨克共和国境内新建并投产的工矿企业多达730家。另外,苏联基于垦荒需要,配套建设了以贝阿铁路和水利灌溉工程为首的大量工程项目,为中亚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良好条件。

苏联后期农业改革(如何评价50年代的苏联垦荒运动)(22)

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

2)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

在赫鲁晓夫执政的十年中,苏联经济迎来了迅猛发展。在1955年—1965年间,国民收入增长了112%—116%,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6%,工业增速每年超过10%以上。中亚为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到1965年,哈萨克共和国生产了全苏10.6%的高压设备、6.5%的轧制设备和10%的采矿设备。

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中亚各国的发展势头依然迅猛。在1922—1972年间,哈萨克共和国的工业生产增长了600倍,塔吉克共和国增长了500多倍,吉尔吉斯共和国增长了400多倍,乌兹别克共和国增长了240倍,土库曼共和国增长了130倍。另外,哈萨克共和国的粮食生产增长了29倍。

苏联后期农业改革(如何评价50年代的苏联垦荒运动)(23)

阿拉木图

在1981年—1986年间,哈萨克共和国境内新建了400多家企业。其中,机械制造和冶金是其“支柱产业”。阿拉木图生产的重型机械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彼得巴甫洛夫斯克的重型机器厂还能生产不同型号的中程导弹。

另外,哈萨克共和国还是唯一一个拥有“有色金属冶炼部”的加盟共和国,其有色金属冶炼技术,可谓远近闻名。

苏联后期农业改革(如何评价50年代的苏联垦荒运动)(24)

希姆肯特炼油厂是中亚最大最先进的炼油厂之一,也是该市的经济支柱

人口的膨胀式增长,使得中亚各国的住房、医疗和教育设施的建设,都有了质的飞跃。在垦荒后20年内,公路里程增长了13倍,铁路增长了2500公里。中亚各地铺设了超过9万公里输电线路,其中8.5万公里铺设在了农村地区。在各加盟国中,哈萨克共和国的农村是最具现代化气息的。

另外垦荒运动以及对中亚的开发和建设,还具有一定的军事战略色彩。实际上,不少投入到垦荒洪流中的年轻人,都获得了国家颁发的奖励勋章或奖章。一言概之,中亚各国为苏联成为超级大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苏联后期农业改革(如何评价50年代的苏联垦荒运动)(25)

塔什干俯瞰

3)垦荒运动与人口迁徙

巨大的人口迁移进程,急剧改变了中亚各国的族群比例,进一步影响了当地的政治进程。

实际上,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俄就组织了多次“移民中亚”的举措。其中,主动向哈萨克地区移民的俄罗斯人,可以享受到额度不小的优惠。不过。直到20世纪40年代,哈萨克共和国依然是苏联人口密度最低的加盟共和国之一。

苏联后期农业改革(如何评价50年代的苏联垦荒运动)(26)

1926年-2009年哈萨克斯坦的民族构成

苏德战争爆发后,中亚人口的格局发生翻天覆地式的变化。根据1942年2月的数据显示,哈萨克共和国接收了大约60万人,乌兹别克共和国接收了近72万人,吉尔吉斯共和国接收了近11万人,其他中亚共和国接收近9万人。

另外,大约97万多名波兰人和日耳曼人以及数十万包含车臣人、印古什人在内的被视为“背叛民族”的族群,也被流放到了中亚各地。

垦荒运动开启后,中亚的移民潮迎来了又一个新高峰。数据显示,在1959年—1969年的十年间,哈萨克共和国人口年均增长3.1%。在1959年—1972年,哈萨克共和国接收的移民为78万人,其他四国接收的移民合计超过了53万。截至1989年,人口增长了78%(拓展阅读:理性讨论:如何评价中亚境内的俄罗斯族人?)。

苏联后期农业改革(如何评价50年代的苏联垦荒运动)(27)

中亚的俄罗斯族的比重(左边为1959年,右边为2010年-2014年)

大量人口涌入,改变了中亚各国的社会文化特点。就拿哈萨克共和国来说,他们具备了极为浓厚的现代文明特色。

原因很简单,除了垦荒者(以农民和复员军人为主)之外,还有大批以医生、教师、机械专家、农学家等为代表的高素质人才,在“建设苏维埃祖国”口号的感召下,投入进了中亚地区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当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人选择在当地繁衍生息,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现象也愈发增多,俄罗斯族与非俄罗斯民族的融合进程也被“按上了加速键”。就拿哈萨克共和国来说,他们已然成为了多民族的加盟共和国。

不过,在外来族群之间、外来族群与本地族群之间,也引发了多起尖锐的族际冲突。矛盾的日益激化,也为后续的苏联解体埋下了伏笔(拓展阅读:一文概述:苏联民族政策的演变轨迹)。

苏联后期农业改革(如何评价50年代的苏联垦荒运动)(28)

哈萨克斯坦的俄罗斯族分布(2021)

4)垦荒运动与城市化

伴随着垦荒运动和国家工业化建设,大批中亚牧民失去了牧场,不得不改变原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转为农耕或进入城市。实际上,这正是苏联官方所希望看到的。理由很简单:

首先,与牧民相比,定居居民“更方便管理”。其次,农牧人口进入城市,也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所需劳动力。数据显示,在1939年—1959年间,哈萨克共和国的城市人口从27.7%增长到43.7%,到1989年增加到了57.1%。

同时,城市化进程敦促更多的本民族年轻人参与到了社会政治进程当中,为民族精英阶层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中亚各国的民族精英们,不仅希望俄罗斯族移民“少抢自己的饭碗”,还在反对“俄罗斯化”政策的同时,希望更多资金进入本共和国。

苏联后期农业改革(如何评价50年代的苏联垦荒运动)(29)

总部位于阿拉木图的哈萨克斯坦人民银行,是中亚最大的银行

作为勃列日涅夫盟友的库纳耶夫,长时间担任哈萨克共和国的领导人。他不仅强化哈萨克语的“主体地位”,关闭了大量的非哈语学校,以至于很多俄语青年不得不前往乌拉尔南部上大学。

哈萨克斯坦独立后,库纳耶夫成为了深受当地人爱戴和颂扬的政治家。2015年1月12日,即库纳耶夫诞辰103周年纪念日之际,阿拉木图市政府在库纳耶夫广场纪念碑前,组织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首先,瓦力汗诺夫体育学校的学生敬献了103朵鲜花,随后,库纳耶夫的亲友、社会公众人物、高校学生一一敬献了鲜花。

苏联后期农业改革(如何评价50年代的苏联垦荒运动)(30)

库纳耶夫半身像

3)尾声

总而言之,这次垦荒运动,不仅加快了对苏联边疆地区的开发和建设,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国家可能面临的粮食危机,大幅推动了中亚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最终使得苏联国家的经济格局趋于合理。

与此同时,怀揣着“建设苏维埃祖国”理想的有为青年们,怀揣着报效国家的决心,投入到了这场声势浩大的中亚大开发进程当中,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