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部电影都是反映底层百姓的生活状态,众生皆苦,但爱与感动常在。

这十部感人肺腑的电影你都看过吗(推荐3部接地气又感人的电影)(1)

《外婆的家》是一部韩国电影,讲述的是城里长大的相宇(7岁)与常年独居在农村的又聋又哑的外婆(77岁)之间发生的亲情故事。

电影场景很接地气:大山里蜿蜒曲折、未经硬化的公路,班车颠簸行驶,扬起一片黄沙,车里坐满了去赶集卖菜买菜的大爷大妈,提着菜篮子恣意地说笑;外婆老旧的床铺上方整齐的堆放着备用的被子,外婆做饭烧的是低矮的柴火灶,洗衣服是坐在小溪边的石板上,用一根木棒捶打衣服;相宇半夜起来上厕所,天很黑,他很怕,就让外婆陪在旁边他可以看到的地方,还一直跟外婆说话,一方面是确定外婆还在身边,另一方面是给自己壮胆;孩子们在山上逗牛玩,用石头、泥土和塑料盒玩过家家的游戏……没有滤镜,没有修图,没有刻意美化,镜头里的画面都很真实,原来韩国的农村生活跟中国的农村生活有很多共通之处。

由于从小在城里生活,刚来到农村,相宇很不习惯,看到又老又丑又穷的外婆,更是嫌弃。外婆一点也不生气,反而满眼都是疼惜,得知外孙想吃鸡肉,就去集市上买了一只鸡,回来的路上淋了一场大雨,回到家顾不得换衣服就开始炖鸡肉,相宇看不是他想吃的炸鸡,气得一把将小餐桌上的饭碗扫到了床上,外婆依旧不生气,把洒落的米饭抓到碗中,剩下的几粒米她抓起来放进嘴里吃了。

相宇的游戏机没电了,问外婆要钱买电池,外婆掏出她的空衣兜表示没钱,相宇很不满,把外婆唯一的一双鞋藏了起来,外婆只能光着脚去担水。趁着外婆午睡,相宇偷走了外婆的发簪,准备拿去商店换电池,最终没换成,在回家的时候还迷了路,被路过的爷爷用自行车载了回去,到外婆家下面的路口时,天快黑了,外婆正站在路口焦急的张望着,而她的头发里插着的是一把废弃的长柄勺。

为了讨小伙伴的欢心,相宇用他的全部玩具去换了一个布偶,回来时,经过一段下坡路,相宇顽皮的坐在手拉车上准备往下滑,结果直接栽了下去,把脚扭伤了,他瘸着腿哭着往家走,又在黄昏时分的路口看见了外婆,他委屈得大哭,外婆伸出干枯的手替他擦眼泪。这一次,相宇没躲,他已经愿意接受这样的外婆了,但外婆的另一只手里拿着一封信,妈妈即将来接他回城里了。

那天晚上,相宇给外婆所有的针都穿上了线,还教目不识丁的外婆写字,嘱咐外婆生病了或者想他了就给他写信。

站在路边等车时,妈妈让相宇对外婆说几句道别的话,相宇却始终一言不发,背对着他们,上车前,他递给外婆一叠卡片,依旧没说话。他坐在车窗边,外婆直起她佝偻的背敲车窗,他假装没听见,也不去看外婆。而当汽车启动的时候,相宇突然起身冲向车尾,依依不舍的向外婆挥手道别。

电影中的外婆不只是相宇的外婆,更是很多人的外婆。年幼的相宇初看起来有些顽劣,但那就是一个七岁孩子的正常表现啊,况且,他也在外婆无声的爱的熏陶下学着去照顾别人,比如当外婆生病的时候,他也会像模像样的照顾外婆。而离开外婆家的时候,他虽然一句话都没说,但每个人都能看出他的依恋与不舍。

电影的最后,外婆又成了孤身一人,拄着拐杖沿着崎岖山路蹒跚走去,路的尽头,是她独居的低矮破旧的老屋,孤独写满屏幕。换个角度来看,有个孩子来烦扰她,也是一种幸福。

这十部感人肺腑的电影你都看过吗(推荐3部接地气又感人的电影)(2)

《小鞋子》是一部伊朗电影,影片围绕一双“小鞋子”展开讲述一个贫穷但温情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两兄妹,哥哥阿里9岁,妹妹莎拉7岁。

阿里生活在一个很贫穷的家庭,妹妹莎拉仅有的一双鞋子坏了,他拿去修补,返回时帮家里买土豆,将修好的鞋子放到菜店门口,不幸的是,修好的鞋子被拾荒老人误认为是垃圾给拿走了。

莎拉得知鞋子丢了很伤心,阿里也很内疚,但是极度贫困的家庭无力为莎拉购买新鞋子,因此他们也不敢告诉父母。刚好两人上学时间不同,阿里与莎拉达成协议:先由莎拉穿他的球鞋去上学,等莎拉放学后再把鞋子还给他,他再去上学。

莎拉穿着阿里破旧的鞋子去上学,看着别人都穿的是自己的鞋子,莎拉很自卑,在没人的时候才走进学校,上体育课时尽量缩着脚。

阿里的鞋子每天在兄妹二人的脚上切换,莎拉放学后便急忙跑到约定的地点,将鞋子换给阿里,阿里穿上鞋子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学校,可还是经常迟到。

为了给阿里更多的时间赶往学校,这天,莎拉飞快的答完题交上试卷,想提前把鞋子换给阿里,在和阿里会合的路上,由于鞋子太大,不慎掉落到了水沟里,莎拉着急的顺着水流拼命追赶,鞋子被卡在了石板下,伸手够不到,莎拉急得大哭,所幸有好心人出手相助,莎拉才拿回了鞋子,但是耽误了时间,阿里上学再次迟到,被教导主任逮个正着,并警告阿里再迟到将会被赶出学校。

莎拉在课间活动时无意间看到自己丢失的那双小鞋子,正穿在一个小女孩脚上,放学后,莎拉跟着这个小女孩来到了她住的地方,结果又耽误了和阿里换鞋子,导致阿里再一次迟到,教导主任直接让阿里叫家长,阿里眼泪夺眶而出,在班主任的说情下,阿里才留了下来。放学后,阿里和莎拉来到小女孩家,却看到小女孩拉着失明的父亲出去讨生活,原来小女孩的家庭比他们的家庭更困难,两人便打消了要回鞋子的念头。

周末,父亲带阿里去城里打零工,他们得到了丰厚的报酬,在回家的路上,阿里提议给莎拉买一双新鞋子,父亲同意了,但下坡时自行车刹车失灵,两人撞在了大树上,刚赚回来的钱只得用来看病了,为莎拉买新鞋的计划泡汤了。

得知市政府举办的跑步比赛有丰厚奖品,季军还可以获得一双新球鞋,阿里哭着央求老师让自己参赛,并表示一定会赢。

阿里告诉莎拉自己要拿季军,把得到的新球鞋送给她。比赛那天,阿里拼命地跑,中途被人恶意撞倒又立刻爬起来继续往前跑。比赛结束,阿里获得了冠军,老师们非常高兴,他为学校争取到了荣誉,拍冠军单人照时阿里却流下了泪水,无奈的看着那双季军奖品里的鞋子。

回到家,阿里进到院子里不知道怎么跟莎拉开口,刚准备说话,小宝宝醒了,莎拉赶紧进屋哄小宝宝。阿里脱下鞋子,把长满水泡的脚放进水中,金鱼围着他的双脚游来游去,那双旧球鞋此时已经完全报废。电影的最后,正在赶回家的父亲,已经为兄妹各买了一双新鞋。

电影从头至尾,没有刻意煽情,也没有美化贫穷和苦难,阿里和莎拉的兄妹情,以及他们在苦难中顽强生活、乐观向上的精神很令人动容。

这十部感人肺腑的电影你都看过吗(推荐3部接地气又感人的电影)(3)

《养家之人》是一部阿富汗动画电影,讲述的是小女孩帕瓦娜在父亲被捕入狱后,主动承担起养家责任,并积极营救父亲的故事。

帕瓦娜所在的国家原本是个辉煌的国度,但不断的战争改变了一切。

在乱世中,社会秩序与规则发生了变化,女人们没有了自由,不可以外出,不可以吸引注意,不可以抛头露面。

被恐惧包围的帕瓦娜很少露出笑容,他的父亲曾是老师,现在只能靠帮人读写信件赚钱糊口。

父亲因为被怀疑私藏禁书而被自己曾经认为的好学生举报抓进了监狱,这个学生还曾与父亲并肩作战。母亲带着帕瓦娜前去监狱寻找父亲,可怜的母亲还没找到监狱,就被巡查队的人发现,并狠狠地打了一顿,回到家时已经满是伤痕。

帕瓦娜前往集市上购买东西,可是没有人会将东西卖给一个女孩,在回来的路上,她不幸将包和钱都弄丢了。眼看家里就要断粮,帕瓦娜站在镜子面前,剪掉了自己的秀发。

剪掉秀发的帕瓦娜女扮男装,遇到了曾经一起上学、如今也将头发剪掉的肖希娅。帕瓦娜将自己的名字换成了男孩的名字,与肖希娅一起打工赚钱。

母亲写信给多年未曾联系的表哥,请求帮忙,并把姐姐许配给表哥家的小儿子。

帕瓦娜结识了在监狱工作的拉扎克,好心的拉扎克告诉帕瓦娜星期三来监狱,找他的堂弟罗山帮忙,这给了帕瓦娜一个巨大的希望。

母亲看着每天回来都带伤的帕瓦娜心疼不已,随后收到表哥的回信,她告诉帕瓦娜以后不要出去打工了,她的表哥给帕瓦娜的姐姐安排了亲事,这两天就会把他们接走。帕瓦娜不愿撇下父亲,便求母亲让她再见父亲一面,告诉父亲他们的去向再离开,母亲同意了。

第二天,帕瓦娜刚走,母亲表哥安排的男人来到家中,母亲要求等帕瓦娜回来一起走,男人如土匪一般,说马上就打仗了,抱起弟弟就走,母亲和姐姐追了出去,男人却以弟弟要挟,要是不上车,就别想再见到弟弟,母亲只能妥协。

帕瓦娜来到监狱没有找到罗山,但是遇见了拉扎克,得知战争又要开始,拉扎克的堂弟罗山被派到了前线,帕瓦娜请求拉扎克救出父亲。

拉扎克没有回答,只说如果太阳下山之前我还没回来,你就跑,跑得越远越好,便转身离开了。

帕瓦娜母亲终于夺回了弟弟,与男子以命相搏,并让姐姐带着弟弟赶紧跑,最终,母亲击退了男人,和姐弟俩相聚。

在太阳即将落山之时,拉扎克救出了帕瓦娜的父亲,但在救父亲之时,被狱卒发现,因此他身受重伤,但他并未提及受伤之事,而是把父亲交给帕瓦娜,之后望着天上那轮圆月,去追随妻子了。

帕瓦娜推着车上的父亲艰难前行,父亲终于睁开了双眼。

正如电影最后的那句话:滋养鲜花的是雨露,而不是滚滚的雷鸣。战争带给百姓的,永远都只是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