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享年98岁),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
早年留学德国,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他的散文,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
季羡林先生的留德缘起
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临清市)康庄镇官庄一个农民家庭,六岁以前在清平随马景恭老师识字。
1917年-1923年,离家去济南投奔叔父,进私塾读书,后分别于济南山东省立第一师范附设小学、济南新育小学就读。小学毕业后,考取正谊中学。
1926年初中毕业,在正谊中学读过半年高中后,转入新成立的山东大学附设高中,在此期间,开始学习德语。
1928年-1929年,日本侵华,占领济南,辍学一年,于1929年,转入新成立的山东省立济南高中。
1930年,高中毕业后考取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后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方向是德文。
1934年-1935年,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毕业。应母校山东省立济南高中校长宋还吾先生的邀请,回母校任国文教员。1935年,清华大学与德国签订了交换研究生的协定,报名应考被录取。同年9月赴德国入哥廷根(Goettingen)大学,主修印度学。先后师从瓦尔德史米特(Waldschmidt)教授、西克(Sieg)教授,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及俄文、南斯拉夫文、阿拉伯文等。
1937年-1941年,兼任哥廷根大学汉学系讲师。1941年,哥廷根大学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年,回国。
季羡林先生的《留德十年》
《留德十年》循时间的脉络,记述了先生当年抛家傍路赴德求学的经过。在赫赫有名的哥廷根大学,先生几经辗转选定印度学为主修方向,遂对其倾注热情与辛劳,最终获得博士学位,也由此奠定了毕生学术研究的深厚根基。在此过程中,先生饱尝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霾带来的戏剧性苦难,而于苦难之外,又更难忘学长深思,友人深情。1935年,青年学子季羡林赴德留学,开始了十年羁旅生涯。数十年后,学术泰斗季先生已近耄耋之年,忆及往昔,遂写下一部《留德十年》。 先生虽言“自传”只述事实,不及其余,然“诗与真”并行不悖,洋洋十数万言,生命之诗性本已蕴集期间。
《留德十年》的季羡林写的是那一代普通学生,在波及全世界的战乱中的无奈和艰辛
1935年,青年学子季羡林在一股浓烈的留学热的浸染下开始了十年留德生涯。这是季先生像海绵被丢进知识海洋的十年,亦是这海洋最不风平浪静的十年,借用季老的楔子:毫无荒唐言,半把辛酸泪。作者并不痴,人解其中味。
初到德国,首站柏林,然而这并不是季先生喜欢的地方。这里的中国留学生泛滥,但大都与季先生格格不入。他们很多是国民党大官供养的纨绔子弟们,来这里吃喝玩乐,只为回国披上一层“到此一游”的镀金。在他们眼眶里,是根本没有季羡林这样的穷学生的。然而在一腔热血、满怀抱负的季先生眼里,又何尝有这一批卑鄙龌龊的纨绔子弟呢?在这里徘徊苦恼了一年的季羡林最终选择了前往学术圣地哥根廷继续求索。
在哥根廷大学,他找到了人生的道路——学习梵文,并为之奉献了一生;在这座城市,他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诸多恩师,师生情浓烈堪比父子;在这里,他邂逅了挚爱了他一生并为他终生未嫁的女子……
她是《留德十年》里美丽的女主人公伊姆加德,年轻时与季老有过一段真挚的爱情。季羡林两难中抉择,最终放弃了爱情,选择对婚姻的忠诚。伊姆加德说:“瞧,一切都没有改变,我一直在等他回来。我的手指依然勤快灵活呢,我甚至还能打字!”这个固执而坚忍的女人,伴着一台老式打字机,一等就是60年。为了季羡林,她付出了一生的光阴和爱情。
在《留德十年》中,季羡林先生以一个耄耋老人的身份,向我们讲述了他人生中最为重要的十年。年轻的他追随自己的梦想,与妻离子别,不远万里,来到异国他乡求学,饱受思乡流离饥饿之苦,却毅然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学业。这样的勇气与毅力,恐怕也只有他后期在学术上所取得的泰斗成就才能回报之吧。
教育者的情怀,我做学问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季羡林
其实,在我看来,我只是一名教师而已。如果一定要在这教师前面加个称谓,那么我想我在讲台和研究室的案台上工作了一辈子,要说一点经验没有,也是说不过去的,那就姑且是一个稍微有点经验的人民教师吧。那些学问,学术,在我看来也只是为了更好地在这三寸讲台上教书育人吧。
既然当了教师,那就甘为人梯吧,我学的越多,为学生们铺的台阶就能越长,他们的路也能走得更长远。
我这一生辗转于多个讲台。1934年,我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毕业。我应母校高中校长宋还吾先生的邀请,回到省立济南高中任国文教员。1935年,清华大学与德国签订了交换研究生的协定,报名应考被录取。不为别的,总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应多出去看看,把外面的知识多带一些回来。
同年9月,我赴德国入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先后师从瓦尔德史米特教授、西克教授,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及俄文、南斯拉夫文、阿拉伯文等。我不得不承认我确实喜爱语言,在这方面可能也有些许的天分,既然喜欢,就多学一些,第一是因为这些是我发自内心由衷热爱的,第二也是为了今后在讲台上不至于无话可说。
教育者的情怀,就是为学生栽出更好的“花”
四五十年以前我在德国留学的时候,曾多次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儿一笑,说:“正是这样!”。我想,我毕生研究语言,国学,不敢说有什么成就,如果把这些学问比喻成“花”,那么我毕生所学都只是想让我的学生们更好的看到罢了。
我眼中的好老师:难忘西克教授,一想到就泪流满面
留学期间,西克教授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是我这一生中都难以忘怀的一位好老师,西克教授的家世,我并不清楚。到他家里,只见到老伴一人,是一个又瘦又小的慈祥的老人。子女或什么亲眷,从来没有见过。看来是一个非常孤寂清冷的家庭,尽管老夫妇情好极笃,相依为命。
我见到他时,他已经早越过了古稀之年。他是我平生所遇到的中外各国的老师中对我最爱护、感情最深、期望最大的老师。一直到今天,只要一想到他,我的心立即剧烈地跳动,老泪立刻就流满全脸。他不仅对我传授知识,还在我在德国期间,如父亲或者祖父一般慈祥地照顾我。
那时,直到今天,我一看到他的相片,心里依然生出无穷的勇气,觉得自己对梵文应该拼命研究下去,不然简直对不住他。他对我好得真是无微不至,我永远不会忘记!受他影响,在我的从教生涯中,我对待学生也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
我想身为人师,本身就应如此。
此心安处是吾乡:回来,是为了传承美好的知识
1946年,回国后我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我终于辗转取道回到阔别10年的祖国怀抱。我就是要回来,当年出去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回来。
经陈寅恪推荐,我被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我很欣慰,我觉得我在国外飘荡中研究的这些学问终于可以有机会传承下去了,但在北大教书的这期间,我经历了我人生中最灰暗的时期,说是灰暗,倒不如是一次磨练。
现在闲来无事时也经常看着我在“十年动荡”期间写的各种文字,以《牛棚杂记》为例,总觉得那时候的我写的文字,有种我现在怎么揣摩都一去不返的特殊味道。
那些伟大的成就,大都苦于心血,历于艰辛
01:文化成果
《〈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1941年季羡林先生系统总结了小乘佛教律典《大事》偈颂所用混合梵语中动词的各种形态调整;
《〈福力太子因缘经〉的吐火罗语本的诸异本》1943年开创了一种成功的语义研究方法;
《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1944年发现并证明了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是中世印度西北方言犍陀罗语的特点之一;等。
02:翻译作品
1955年季羡林先生将德国作家安娜·西格斯的《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德] 由德文翻译成中文;
1956年季羡林先生将印度迦梨陀娑的《沙恭达罗》[印]由梵文翻译成了中文;
1962年季羡林先生将印度 迦梨陀娑的《优哩婆湿》[印]由梵文翻译成了中文;等。
03:收入教科书的文章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25课,德国;
《怀念母亲》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6课;
《夹竹桃》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9课;
《夹竹桃》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幽径悲剧》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
《清塘荷韵》 上海九年义务制教育九年级第二学期语文第八课;
《成功》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9课;
《做人与处世》 长春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十一课;
《永久的悔》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语文八年级第二课;
《忘》 2014泉州市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
04:所获荣誉
1986年论文集获北京大学首届科学研究成果奖;
1989年"从事语言文字工作三十年"荣誉证书;
1997年主编《印度古代文学史》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999年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专著二等奖;
1998年《季羡林文集》(24卷)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
1999年德黑兰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2000年长江读书奖"专家著作奖";
2000年获得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金质证书;
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2006年被授予"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2010年 获第六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
那些伟大的成就大都苦于心血,历于艰辛,季羡林先生的一生,通过其早年的立志到中年的奋进而后到晚年的收获的不忘初心,得到我们所有人的尊敬。其一生 笔耕不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为我们后人树立起了普通人卓越一生的典范。
在那样的岁月里,那样的留学十年,必然是季先生一生都难以忘记的宝贵时光,同时也是那样的“十年”为每一位怀揣梦想的年轻人赴德留学,指明了方向!(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