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的现实思考 罗生门有些人总是在为自己的自私找理由(1)

文/末小北

人性本善。

但如果面对处在人间和地狱之间的罗生门,你会选择做原本选择人善良的初心,还是变成自私的魔鬼?

最近重读了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小说《罗生门》,看到了许多人性的自私丑陋,但也明白了自己的应该坚定的那个选择。

善恶或许就在一念之间

在《罗生门》中,芥川龙之介笔下写了一个原本善良的人,却在利己主义的驱使下堕落的全过程。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刚刚被主人赶出来的仆人,他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做强盗为生,二是为了尊严和善良而饿死。

仆人这时候的内心还在犹豫,可当他看到一个老妇人在拔死人头发时,他内心的正义感爆发,冲上前去斥责老妇人。

可老妇人却和他解释说,自己只不过是为了把头发做成头套而卖钱谋生,并且告诉仆人,这个死去的女人曾经也把蛇肉晒干做成鱼肉,来欺骗军营的士兵。

罗生门的现实思考 罗生门有些人总是在为自己的自私找理由(2)

老妇人还对仆人说,她认为她们两个人都没有错。她们只是为了谋生,为了生存下去。

仆人听了之后,“恍然大悟”一般。既然都是为了生存,那还有什么不可以的吗?

于是原本心存善念的仆人抢走了老妇人的衣服,做了一个真正的强盗。并且从那之后,再也没有人见过他。

这一刻,那个死去的女人、衣衫褴褛的老妇人、还有原本善良的仆人,都已经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那便是自私,便是一个人最大的恶。

而为什么没人再见过仆人呢?

因为这时候,他已经因为自己的自私而通过罗生门走向了地狱。

或许一开始仆人还有自救的机会,他还在犹豫。在善与恶之间,他还保持最后一丝理智。可是见过了别人的自私之后,他开始自甘堕落。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是天使和恶魔的矛盾体。或许稍有改变,就会一不小心变成恶人。

作者揭露人性自私、卑鄙、丑恶,更是希望我们读懂这个故事之后,要不断去反省自己、鞭策自己。克服心中的恶,去给心中的善留下一片净土。

善与恶可能是一瞬间的选择,但是千万不要忘记每个人本善的初心。

罗生门的现实思考 罗生门有些人总是在为自己的自私找理由(3)

人总是在为自己的自私开脱

《罗生门》的作者芥川龙之介,在22岁那年,遇到了自己一生中最喜欢的女孩。可惜的是,他的养父母强烈反对这段感情。

因为这个女孩并非士族女孩,甚至是“非婚之女”。养父母认为如果他和这个女孩结婚,就会辱没家族的荣耀。

因为家人看不上这个女孩,这段感情也只能无疾而终。最后他只能眼看着自己心爱的女孩另嫁他人,却什么都做不了。

在他写给别人的书信里,他用这么一段话来形容这段感情:

“周围是丑陋的,我自己也是丑陋的。眼看着这一切而生活,是痛苦的。......对于离开了利己主义的爱的存在,我表示怀疑。”

那个人都是自私的,他的养父母为了自己为了家族而剥夺他的爱情。而他又何尝不是用这些借口,来为自己的自私开脱?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看到了那些藏在所谓好意之下的自私,也看到了自己虚伪自私的一面。

罗生门的现实思考 罗生门有些人总是在为自己的自私找理由(4)

他开始怀疑人性,也开始讨厌这个充满利己主义的世界。所以他笔下的《罗生门》,不仅讲述了这个社会的自私,也讲述了利己主义者的恶。

或许有人会认为,仆人的改变是因为那个时代的罪恶。老妇人和失去的女人,也是为了求生而不得已选择弃苦以恶生存。

但是时代的逼迫绝对不能成为一个人从恶的借口,这只能更加突出人类自私的本性。

难道为了活下去,就可以自私地去伤害别人吗?难道为了活下去,就只有做恶这一种方式了吗?

当然不是。

别忘记,恶也是会“传染”。如果人人都是如此自私地为自己考虑,那么人人都会在做恶之后欺骗自己和别人的内心。

“他们都那么做了,那么我做恶又有什么关系呢?”

到时候所有人都会拿别人的罪恶,来掩盖自己的罪恶。而迟早有一天,你的恶,会降临在自己身上。

罗生门的现实思考 罗生门有些人总是在为自己的自私找理由(5)

不是社会的恶摧残了人的善,而是人的恶摧残了社会的善

有人认为,《罗生门》这本小说太过可怕,在那个社会背景下,谁又能保持一颗善良的心?

而我认为,作者只不过是用自己的笔,犀利地揭露了人性的自私。

没有人逼着你在那种环境下做好事,可你至少可以选择不去为了自己而做坏事。

如果作恶之后把一切罪责推给社会,何不说这是一场精心预谋的借刀杀人?

我们可以指责别人的罪恶,但是不能带着正义的光,去推脱自己的恶。

难道就因为那个死去的女人欺骗了别人,老妇人就可以名正言顺在她死后拔她的头发吗?

难道就因为老妇人和女人犯了错,仆人就可以名正言顺做一个强盗吗?

说白了,他们都只是自私地为自己考虑。他们甚至自私到,完全看不到自己的恶了。

所以,作者想告诉我们的是:社会从来都不是罪恶的,而罪恶的是社会里的人,是他们让这个社会变得罪恶。

罗生门的现实思考 罗生门有些人总是在为自己的自私找理由(6)

别人的罪恶,永远都不是自己犯错的借口。当我们在看到别人的恶时,更应该劝诫自己从善。

善良和邪恶之人的区别,就在于无论如何,善良的人都会存在最后一丝清醒的理智。

即便这个世界充满邪恶,即便身边之人都在为了自己的自私犯错。

善良的人,都会保持自己的初心。

所以在面对我们心里的罗生门之时,请你选择做一个善良的人。

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罪恶不会拥有借口,善良也不会随着利己之恶而被消解。

同时,也希望利己之心不会冲破人们的道德底线,希望所有人都会在最后一刻留有理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