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图解(日本人镜头下的老北京)(1)

“九一八”前后,为大量获取中国情报,日本在中国成立了不少名为“写真社”的情报机构,他们派出大量情报人员以摄影的方式对中国全境进行全方位的扫描:城镇、乡村、车站、码头、名胜古迹、商业街、重要厂矿等,其拍摄范围之广、内容之丰富,前所未闻。

这些情报人员的日常工作就是将其拍摄的照片发表在所属杂志《亚细亚写真大观》上,然后在每张照片上都配一张印有日文说明的标签,上有题名、拍摄地点、情况简介等。

这本杂志在日本的地位很高,它被当时的日本天皇钦定为“供奉天皇陛下和皇后陛下睿览”的特别刊物,所以画面十分清晰、印制格外精良。

老北京图解(日本人镜头下的老北京)(2)

▲此为故宫博物院曾经在电视节目《国家宝藏》中拿出来的三大镇馆之宝之一:石鼓。照片拍摄于孔庙,这之后战争越来越紧,石鼓就被时任故宫博物院马衡院长建议,转移到了四川峨眉山。

老北京图解(日本人镜头下的老北京)(3)

▲圆明园废墟,这张照片的日文介绍中写道:“此为英法联军的残暴行迹”。日本一向觊觎中国文化,摄影师大概也心疼得要命吧。

老北京图解(日本人镜头下的老北京)(4)

▲护城河旁的鸭子,远处可见朝阳门城楼。照片批注介绍称,此护城河和这些鸭子都是北京名物,尤其是后者所做的烤鸭……

老北京图解(日本人镜头下的老北京)(5)

▲文丞相祠,昔日的柴市口,文天祥就义后建立,位置就在今天的府学胡同。

老北京图解(日本人镜头下的老北京)(6)

▲此处为燕京八景之一“蓟门烟树”,位于现在西直门以北的元大都城墙遗址西段。

老北京图解(日本人镜头下的老北京)(7)

▲天安门前的华表。这时候的天安门城楼可以看得出已经破败了。

老北京图解(日本人镜头下的老北京)(8)

▲从塞外进北京来卖老鹰的商贩。

老北京图解(日本人镜头下的老北京)(9)

▲宣武崇文两门外的驼队。摄影师在这张照片旁边大发感慨,说“多时有数十只骆驼成队前行,神态安逸,脖铃轻响,脚步悠然,在城墙下缓缓前进——这就是大国的情调啊!”

老北京图解(日本人镜头下的老北京)(10)

▲捻线工,他们不进京城,就在城墙下找地方开工。

老北京图解(日本人镜头下的老北京)(11)

▲京郊种烟草的农民。

老北京图解(日本人镜头下的老北京)(12)

▲陶然亭,清代工部郎中江藻奉命监理黑窑厂的时候,在元代古刹慈悲庵西部构筑了一座小亭,并取白居易诗“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句中的“陶然”二字为亭命名。现在的陶然亭公园,就是围绕这个亭子建造起来的。照片中柱子上可以清楚的四个大字:小心灯烛。

老北京图解(日本人镜头下的老北京)(13)

▲这是从玉泉山的玉峰塔上往下眺望的景色。

老北京图解(日本人镜头下的老北京)(14)

▲崇文门外,铺设的绕城铁路清晰可见,旁边就是煤栈。

老北京图解(日本人镜头下的老北京)(15)

▲前门外一家饭馆的露天餐座,两位“武吃”炙子烤肉的哥们儿,看着就饿,这家店显然还卖红酒,后头写着“张裕酿酒公司代售处”。

老北京图解(日本人镜头下的老北京)(16)

▲前门外大街一家卖灯笼的,右侧有个牌子,上面写着“批发电料灯泡”。

老北京图解(日本人镜头下的老北京)(17)

▲一家乐器铺子,写着宝音斋,在前门打磨厂一带,还挂了个洋招牌,写着“instrument maker”。这宝音斋可是个老店,咱们北京琴书的关学曾老爷子买的第一把扬琴,就是在这儿做的。

老北京图解(日本人镜头下的老北京)(18)

▲鼓楼大街,远处北海的白塔都能看见,别看是黑白照片,这天肯定没雾霾。

老北京图解(日本人镜头下的老北京)(19)

▲这个摄影师是从朝阳门进的北京,所以朝阳门是他看见的第一个北京城门,因为十分震撼,所以摄影师在标注里一顿猛夸,各种威武雄伟,不知道他要是看见正阳门得什么样。

老北京图解(日本人镜头下的老北京)(20)

▲猜猜这是什么?——假发店。

老北京图解(日本人镜头下的老北京)(21)

▲这叫大隆绸缎店,边上是家卖颜料的。

老北京图解(日本人镜头下的老北京)(22)

▲护国寺的一只非常奇特的石狮子。

老北京图解(日本人镜头下的老北京)(23)

▲北京一个老爷子带着自己的孙子。摄影师称他们为“平和安详的北京人”。

来源:北京日报·旧京图说 微信公众号

作者:正阳书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