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鸣专访(最讨厌洋人的群体)(1)

张鸣专访(最讨厌洋人的群体)(2)

张鸣专访(最讨厌洋人的群体)(3)

“最恨洋人的人,其实最怕洋人,这可真没辙了。”

最讨厌洋人的群体

文/张鸣

晚清最讨厌洋人的群体,就是八旗人。

北京的禁卫军神机营、前锋营、火器营、健锐营,宫廷的护军,在痛恨洋人方面,更是拔了头筹。这么多年跟洋人打仗,无论对付的是西洋还是东洋,八旗兵好像都没怎么上过阵。

往好了说,是因为他们比较金贵,轻易不能用;往坏了说,就是没有用,上不了阵。不用上阵打仗的军人,口气大,好言战,这是规律。八旗也是这样,在家门口说起打洋人,头头是道,好像只要皇帝用了他们,就可以灭此朝食似的。

当1860年英法联军打到北京的时候,这些豪气冲天的军人,都蔫了。

虽然说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莽撞,但人家毕竟敢跟洋人对阵,这些八旗老爷,则躲得连个影儿都没有。后来说,人家都去保卫皇帝去了,护着皇帝,一溜烟到了热河。

甲午年,朝廷跟日本人开战,战局不妙,东洋人打到了山海关,眼看就逼近北京了。朝廷见淮军不中用,把残存的湘军让吴大徵率领,顶了上去,眼睁睁看着,好像更是不中用。没办法,这回看家的八旗,也得上了。

于是禁卫军出动了,不然的话,眼看就没人了。禁卫军中,神机营是装备最好、待遇最佳的,晚清一度归西太后的妹夫醇亲王奕譞统领。

八旗人有个说法,“鬼使神差最肥”。“鬼使”指的是总理衙门的差事,而“神差”则是进神机营公干。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从来打仗,都没神机营的事儿,这回军情紧急,神机营也得动动了。

别看神机营的老爷平时吹牛,气壮如牛,但真要出动了,则吓得要死。想尽办法请假,请不下来,就雇人顶替。

神机营平时吃香的喝辣的,大兵提笼架鸟,听戏逛窑子,当官的更是如此。训练谈不上,管理也是一塌糊涂。大兵雇人顶替,当官的也管不了。

结果出京之后,人们发现堂堂神机营的兵丁,老的老,小的小,老的走不动道,小的扛不起枪。而且衣衫褴褛,走两步,歇一歇,根本不想动弹。

幸好,神机营还没走到山海关,这边要议和,暂时停战了。接着《马关条约》签订,割地赔款,神机营也就不用打仗了。不然,这样的豆腐渣上去,结果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庚子年跟洋人闹翻,对开战最积极的端郡王载漪,用上三旗最精锐的八旗兵,组织了一支神虎营,取“神能降鬼,虎能吃羊”(跟洋谐音)之意。没有学义和团用大刀,还是装备了洋枪洋炮。

然而,这支神虎营,还没有跟八国联军对阵,仅仅用来攻打西什库教堂,就被证明根本没有用。每每躲在义和团后面,指望义和团发挥神勇,光着膀子冲锋。结果,将近两个月,一个区区教堂就是打不下来。

八旗的护军,是宫廷最后一道防卫力量了,平时根本用不着他们。

但是,庚子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西太后和光绪化装逃跑,这就用得着护军了。可是,这千把人的护军,屁用都没有。

乱兵抢劫,都抢到了老佛爷眼前,他们都不敢制止。八国联军幸亏没追上来,追上来了,老佛爷肯定做俘虏。直到甘肃藩司岑春煊带了两千多人赶来勤王,西太后才松了一口气。

最恨洋人的人,其实最怕洋人,这可真没辙了。

~ 近期好书 好推荐 ~

张鸣专访(最讨厌洋人的群体)(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