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况,身边一个虞世南,一个褚遂良,既是书名影响力在当时超过欧阳询的存在,又作为他的上司,书风方面自然会有所影响。

据说欧阳询有一次出京城,看见了一个索靖书写的的碑。骑着马经过,走过几百米,又回来了,下马观看了两三个时辰,觉得看明白了走了,再走又回来,反复多次、赞叹不已,后来干脆一屁股坐碑旁三天,大概吃饭是叫外卖吧。

欧阳询的书法欧体的特点(大书法家欧阳询悲惨的开挂人生)(1)

作为章草大家,大家能记住的大概只有皇象、索靖。索靖善章草,传东汉张芝之法,其书险峻坚劲。其章草书,自名“银钩虿尾”,时人称“瓘得伯英之筋,靖得伯英之肉”。索靖的章草自成一家,被张怀瓘评道“有若山形中裂,水势悬流,云岭孤松,冰河危石,其坚劲则古今不逮。”都不用看图,只看这些文字描述就能知道作为名将的索靖书风之剑拔弩张。剑拔弩张?大家是否想起来历史上对于欧阳询的评价呢?是的,点画形质都很像,只不过差别一个是章草,一个是楷书而已。

欧阳询的书法欧体的特点(大书法家欧阳询悲惨的开挂人生)(2)

欧阳询书风来源是很清晰的,欧阳询作为历经陈朝与隋朝的一个书记员,必须承担很多公文书写和抄录文牍的任务,书记员要写好的字是什么样呢?难道是《祭侄文稿》那样的字吗?电脑字库的字?美术字?提高识别性、点画非常工整、尽量少一点变化、最好多一点显而易见的秀丽。大家有没有发现,好像我在把欧体与美术字在挂钩。

其实面对唐代诸家,除了虞世南,其实我都想说,我不是故意针对哪一位,我是说在座各位都是美术字,这听起来像笑话,但事实上大唐帝国这样一个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帝国,在政治上的书写任务极其繁重(否则也就没有创立弘文馆的需要了),而且各个地域之间的公文沟通、档案存储需求特别大,所以势必大唐楷书必然地走向实用化。

欧阳询的书法欧体的特点(大书法家欧阳询悲惨的开挂人生)(3)

实用化书法的在明代叫馆阁体,在当代叫美术字,也就是减少变化,增加规律,增加识别性,减少个性发扬。作为同一书者的作品,当我们看《大麻姑仙坛记》再去看《多宝塔碑》的时候,我们必须承认后者具有非常强烈的美术字倾向。

欧阳询的楷书就是一种实用主义的书法。我不是在贬低欧阳询书法成就,他的行书尺牍,包括《史事帖》、《行书千字文》及存世尺牍里,我们能够看到非常丰富的笔法、笔势变化,我们也能够看到非常扎实的魏晋功底,那为什么他一写楷书就成那样了呢?道理很简单,写楷书,他写的是公文,是公文、是公文,重要事儿说三遍,他敢不敢颠儿?虞世南颠儿一下没关系,人家在凌烟阁上照片儿挂着呢,欧阳询不敢,玩儿个性对他会有重大的影响,所以欧阳询楷书循规蹈矩、小心翼翼,是在一个特殊的时代和它的特殊的地位,应用在特殊的场景下的特殊的字体。

心,决定书风。

欧阳询的书法欧体的特点(大书法家欧阳询悲惨的开挂人生)(4)

第二、怎样学习欧阳询书风

欧阳询书法水平很高,但是毛病也多,特别是他的楷书作品。能学,但是千万别去学《九成宫》,尤其是李祺本。李祺本捶拓有问题,拓力过小,导致点画粗雄臃肿,像一个穿着骚劲十足的农村地主,跟欧阳询的瘦硬通神半毛钱关系没有,学《九成宫李祺本》是学不到真正欧体的。

《化度寺碑》是我认为欧体中间最杰出的作品,四欧堂本尤佳,松下清斋本也不错。另外《皇甫诞碑》内府本也不错,还有《虞恭公碑》陈镛藏本。

欧阳询的书法欧体的特点(大书法家欧阳询悲惨的开挂人生)(5)

学欧体会不会导致板结的弊病?板不板看你喜欢不喜欢,难道你学书法的目的是为了去做书协主席吗?难道不就是为了把自己的字写得让自己看得特别顺眼吗?欧体楷书本来就是让最多的人看到最顺眼的一种最极端的字体,所以学欧体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假如想学到真正的书法艺术,想看看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认为他的行书更值得重视。

第三、欧阳询作品的真货假货如何甄别和选择

作为唐代以后一直没有人设崩塌的楷书顶流,托名欧阳询作品特别多,但是假货也特别多。举个例子,现存《姚辩墓志》百分百不是原石原刻,有可能根本就是杜撰的,凭空造的,也有可能是根据拓本翻刻的,但翻刻够好。所以姚辩墓志作为欧阳询的一个非常具有节点性质的一个作品,法帖3.0也收了;欧阳询的其他一些作品比方说《苏玉华墓志》八成是假的,而且很可能是明代作伪,把一个无署名的唐碑刻上欧阳询名字,不过从书法而言,比姚辩墓志可好多了,最次也是唐代学欧的高手所为,是很好的东西,所以法帖3.0也收了。

欧阳询的书法欧体的特点(大书法家欧阳询悲惨的开挂人生)(6)

不过如果你真要学欧体,何必冒风险呢,学两个他确确实实的作品不好吗?犯不着去折腾。《化度寺碑》、《皇甫诞碑》、《虞恭公碑》都是好法乳。《九成宫》如果非学就学“法帖3.0”的“唐拓本”,或离欧阳询近一点。

待续……

本文原创,请引用转发者注明“大成国学堂书法杂谈原创”。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