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风千里
1954年,法国人在奠边府战役中遭遇惨败后,被迫与胡志明领导的越盟谈判,并于当年与中英美苏等9个国家签署《日内瓦协定》,法国殖民势力从就此退出了统治70余年的印度。老挝和柬埔寨终于摆脱了殖民统治,重获独立。
但越南的局势很快进入后殖民时代的乱局中。新建立的北越与南越以北纬17度线为界相互对峙,尽管日内瓦协定中规定了双方将在1957年共同举行普选来实现统一,但南北越的分歧严重,加上美国插手越南事务,北越持续向南方渗透,局势更加复杂,到了上世纪50年代末,南北之间的对立已经常态化,双方的武装冲突日益频繁。
1954年奠边府战场,越南士兵在法军阵地上升起越盟旗帜
1959年,胡志明签署命令,在老挝和柬埔寨与南越相邻的密林山区开辟一条支援南方游击队作战渗透的交通线,这就是日后声名远扬的“胡志明小道”。实际上,这条崎岖的山林小径早在几百年前就已经被当地的傣族山民开辟出来,到了法国殖民者全部撤离后,北越方面立刻发现了这条山路的战略价值,并着手扩建成军用通道。
当时正处在援越抗法与援越抗美的间歇期,中方的大批援助力量和物资还未抵达,在热带雨林和崇山峻岭中将这么一条羊肠小径扩建成补给线,对于北越而言难度相当大,整个工程也是修修停停,直到1959年胡志明亲自下令后,该工程才开始加速。好在胡志明小道的大部分都处在老越和柬越边境的非军事区,无论是南越还是美国,甚至老挝,都没有注意这条补给线,北越因此得以不受干扰的安全施工。
【胡志明小道扩建早期,缺乏卡车等运输手段的北越只得在巴特寮游击队的协助下,动用大象来运输重型物资】
【在胡志明小道上行进的北越士兵,早在援越抗法时,中方就援助北越大批自行车,后来成为胡志明小道上主要运输工具之一】
直到第二年,在胡志明小道能够勉强实现物资输送之时,美国驻南越部队的T-28教练机从空中注意到了这条小路。从北越的骄诺山口,绵延2万公里直通南越腹地,虽然设施极为简陋,但运输能力还是相当可观的。情报传到南越当局,着实令当时的吴廷琰心惊。通过一条简陋的公路,北越已经有能力将刺刀伸到南越的心脏。很快,南越方面就制定了特种作战计划,通过与老挝王室的谈判,终于获准派兵进入老挝山区直接打击北越的补给线。最初参与行动的南越部队还要换上老挝王家军队制服以作掩护。
不过事实证明,南越的行动还是要比北越慢了一拍。为了保障胡志明小道的安全畅通,北越早在施工期间就派兵肃清了胡志明小道附近的老挝军队,昏庸无能的老挝王室看到北越军队在自己领土上大张旗鼓地搞建设,竟束手无策。到了1961年,在巴特寮(即老挝当地的亲北越武装)的协助下,老挝王室派驻到胡志明小道沿线的军事力量就全部被肃清,那些伪装成老挝军队的南越部队自然也被消灭得差不多。胡志明小道还在不断地向老挝的沙拉湾省与阿速坡省延伸扩张。
老挝当地的巴特寮武装,是北越扩建和维护胡志明小道最重要的支援力量
北越在胡志明小道上的一系列极具威胁的行动,让南越如芒在背。特别是在老挝的重要据点色邦和芒丰被北越攻占后,不安的情绪开始在南越当局内部蔓延。以黎光松为首的南越高级军官建议吴廷琰,要迅速派出军队驰援老挝,在北越立足维稳之时一举收复据点,切断胡志明小道。但一贯手段毒辣的吴此时却显得优柔寡断,仅派出有限的军事力量进入老挝进行有限的军事侦察和骚扰。
不过,吴派遣的作战单位却颇有来头,除了老牌主力陆军第1步兵师外,还有一支颇为神秘的特战部队,即第1侦察大队。这是一支直接听命于总统联络办公室的军事力量,人数虽少但力量精干,所有成员都是由美方一手调教训练出来的。最重要的是,第1侦察大队直接听命于吴廷琰本人,后世甚至将其称为总统府的御林军。1961年夏,该侦察大队和第1步兵师部分官兵越过老挝边境,到距离色邦不远的班辉萨构筑防御阵地。
陈开京组建的侦察小队成员与美军教官合影
恰在此时,美国对越南局势的态度开始发生转变。刚刚当选美国总统的肯尼迪在1961年5月6日,制订了积极介入越南事务的计划。该计划的核心内容即是,使用除美国战斗部队以外的一切军事手段(包括军援和派遣顾问团和少量支援部队),协助南越当局对付日益活跃在南方的北越游击队,而主要的协助形式就是支援南越的特种作战。
白宫的这一战略转变,很快得到了南越当局的积极响应。在完成老挝一带的军事部署后,肯尼迪专门派出一个联合作战研究处(隶属于CIA),由美国人吉尔伯特-莱顿上校(Gilbert Layton)全权负责,而南越方面负责对接的则是总统联络办公室的武官陈开京上校(Tran KhacKinh)。双方共同负责针对北越游击队特别是胡志明小道的特战任务。
参与台风行动的南越中高层军官合影,右一戴贝雷帽者为陈开京
经过莱顿与陈开京的商议,整个特战计划被命名为“台风行动”(Project Typhoon)。该计划的核心任务,就是组织特战部队渗透到老挝东南部搜集胡志明小道的情报,并同时展开偷袭和破坏任务,以期切断这条让南越寝食难安的补给线。接手台风行动的陈开京和莱顿首先要做的就是组建侦察部队,他们从上文提到的侦察第1大队里精挑细选了一批精英,并按照陈的想法进行整编。
他采用自创的14人小队编制取代了惯常的15人小队作为基本作战单位,该独立小队包括1名队长和一名无线电员,其余12名成员可均分成4个3人小组,按陈开京自己的话说,这样按整数编组既可以方便执行任务,在遇到险情时还可以分散开迅速撤离。到了1961年7月,陈开京一共组建了15个这样的小队,作为作战初期的种子力量。同时,陈还在美方协助下,专门成立了一所训练学校,聘请美方教官手把手地训练这些队员空降和特战技巧。
一名美军教官在教授南越特战队员使用瑞典制K式M/56冲锋枪,这是侦察小队成员们的主战武器
台风行动后期,与美军教官合影的南越侦察小队成员
在第1侦察大队基础上优选精英部队负责侦察任务外,陈开京还组建两个执行攻击任务的特战连,陈又从叛逃到南方的原北越军队里去选人,这样做的理由是:越是叛逃人员,越不可能被北越容忍,所以忠诚度越可靠。同时鉴于特殊的作战环境,陈开京特地留意了部队中熟悉山区地貌的傣族人。不久,他从各支部队中挑选了320人,并将他们送到训练学校中进行突击培训,并按照美军编制分别组成第1和第2空降游骑兵连。
【负责空降侦察小队的美军C-46运输机,为了掩人耳目,所有参与空降的运输机都被抹去了机身上的所有标识】
在这些部队尚在训练中时,陈开京就迫不及待地着手实施台风行动。1961年8月,第1侦察小队14名成员搭乘一架美军C-47运输机升空,在老挝阿速坡省东部的丛林地区实施空降,成员们身着旧式迷彩,端着瑞典制M/45冲锋枪开始行动。在之后的三天时间里,共有5支侦察小队空降到这一地区。为了掩人耳目,这些小队又分散成若干小组,一路摸进胡志明小道进行侦察,首次任务持续了3个月,在收集到第一手情报后,居然没有遇到一共北越士兵,最后全员安全返回。
首次侦察任务顺利完成,令陈开京信心大增,当年9月即开始执行第二次任务。按照计划,第5、6小队搭乘美军C-46运输机在色邦以南地区实施空降。不过,这两个小队显然没有第一次任务时那些小队那么幸运,在空降时一名特战队员把大腿摔折了。在收到求救电文后,莱顿不得不专门调一架美军的H-34直升机前往救援,但当H-34靠近目标时,巨大的发动机轰鸣声却把附近的北越游击队引了过来。在北越的强大火力下,这两支侦察小队很快四散逃亡,不过到最后除了一名队员被俘外,其余人员都安全跑回了基地,这倒证明了陈开京的14人编制的优点:适合迅速逃跑。
执行救援任务的H-34直升机。它悬停时巨大的轰鸣声往往暴露了特战部队的位置
【鉴于使用固定翼飞机在丛林伞降的效率过低,后期侦察小队又开始使用美国的HU-1(1962年后名称改为UH-1)直接进行机降,这成为该机在越南大规模使用的预演】
不甘失败的陈开京很快组织实施第三次任务,这次的行动以第4侦察小队为主力,同时派遣游骑兵连的一个排共同参与。这支部队空降到老挝色苏河南岸,并按计划在空降地附近掩埋了一大包大米,作为隐蔽补给点。随后,他们沿着北越游击队留下的埋锅造饭的痕迹进行侦察。一天之后,等到他们回到补给点开挖埋好的大米时,却发现大米早已经被当地的老鼠啃食地干干净净,饥肠辘辘的队员们只好临时决定向阿速坡机场转进,去向老挝王家军队讨点饭吃。
然而,他们行进到一个村子附近时,误将一支巴特寮游击队视作老挝军队。队长前去用老挝语向对方“讨饭”时,遭到巴特寮部队的猛烈袭击,不多时,除了6名队员侥幸逃脱外,包括队长在内的其余人等全部被俘。得知任务惨败的陈开京心急如焚,他原打算请求南越军方派遣部队前往救援,但已与总统府有嫌隙的军方拒绝出兵。美军在越南也尚未部署得力的空中力量,最后还是老挝空军出面,派遣一架武装型T-6教练机,把巴特寮游击队引到之前的埋米处,对其实施空袭。一通轰炸过后,除了几名巴特寮队员被消灭外,还有不少被俘的侦察小队成员被炸死,陈开京最后只得吞下失败的苦果。
在密林深处进行侦察的南越侦察小队成员
到美军发动滚雷行动前,胡志明小道部分道路已经可以行驶中国援助的解放牌卡车了
此后,莱顿与陈开京又一起策划了多场侦察行动,但败多胜少,而且多是由于队员经验不足所致,比如经常性出现伞降失误造成士兵伤亡,加上南越军方的不配合,到1961年,美方不得不直接接管台风行动,并单独成立受美军指挥的第3和第4游骑兵连,执行对胡志明小道的侦察破袭任务。
不过就算如此,在此后一年的行动中,这两支队伍比先前的侦察小队也没好到哪里去。在北越严防死守下,渗透任务收效甚微,在加上北越方面早已察觉了南越的特战计划,台风行动此时已经失去了继续下去的意义。最后,终于在1962年10月终止,整个台风行动共实施了41次小队规模以上的侦察活动以及8次连级以上规模的攻击,但并没有给老挝的北越游击队造成什么损失。胡志明小道更是在日复一日的侦察活动中逐步扩建,特别是在中国援越工程队到来后,逐步形成纵横交错的体系化交通线,并一直使用到南越覆亡。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