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宋之问

唐诗三百首中最美的十首情诗(唐诗三百首中的三大渣男)(1)

上榜首理由至少有三。

勇夺魁首的就是全国人民皆知的“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作者宋之问,诗华夺锦袍,做人臭名昭著。

一首《龙门应制》全诗辞藻华丽,“吾皇不事瑶池乐,时雨来观农扈春”,硬生生地把武皇帝玩耍升华为为民,乐得武皇帝当即夺了御赐《春雪》的作者东方虬的锦袍于宋问之。

诗仙为了得到唐玄宗的重用而一展抱负,苦巴巴为贵妃写下“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纵使如此也只能为君王娱乐,看清了皇帝和贵妃真实目的后,大叹“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转身放鹿青崖访名山。写诗看才华,品诗品人品,做诗人自古提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不为五斗米折腰。

我之所以认为宋大诗人是渣男NO.1。

一、一身媚骨,政治投机不分黑白频繁换主。

已得武皇帝重用的宋之问,还想与皇帝的关系更进一步,觉得自己才华横溢,英俊潇洒胜过武皇帝的枕边人太多,又是一篇优美自荐诗,希望爬上武皇帝的龙床。武皇帝也确实喜爱宋之问,以不喜口气为由拒绝了。自此,宋大神想尽一切办法治疗口气。

一朝天子一朝臣,古人想得到重用而去巴结皇帝,为了活命苟且而去巴结权贵,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像宋之问这样极端识时务的,从古至今怕是没几个。眼看武则天要下台,巴结张易之兄弟倒尿壶,巴结武三思,接着是太平公主,接着是安乐公主…宋之问这换主的本事足以和吕布一较高下,甚至吕布都不能望其项背,人中吕布勇武闻名,做人没有原则多次卖主最后被缢杀。

二、卖友求荣,不择手段。

武皇帝退位后,宋之问被贬岭南,水土不服,偷潜回洛阳。好友张仲之好心收留了宋之问。武三思当权,张仲之与人密谋意欲杀武三思,以安唐王室。不幸这事被宋之问听到了,宋之问立马告发了张仲之。张仲之被杀,宋之问也换得了鸿胪寺主簿的官职。赤裸裸的卖友求荣啊!

官场上的是是非非,人心叵测。

三、杀甥夺诗。这也是宋之问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著名丑闻。也许以宋大诗人的才华,写诗是小case,不需要杀人抢诗,更何况是杀甥抢诗,可是人们就是相信他能干杀人夺诗的勾当,可见此人在世人眼中人品之低,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据八卦,刘希夷是宋之问的外甥,写了一首《代悲白头翁》,考虑到自己是新人便拿给已在诗坛闻名的舅舅宋之问求推荐,待宋读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惊为神句,苦苦恳乞外甥赠此诗句给自己,求而不得,宋为了给自己诗名添砖加瓦便杀了外甥。


NO.2 元稹

上榜原由:薄情

唐诗三百首中最美的十首情诗(唐诗三百首中的三大渣男)(2)

一首“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堪称所有情诗的绝唱,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情诗高手元稹的爱情诗行云流水,篇篇惊艳!撩起妹来,可谓攻城略地,无坚不摧!就连阅人无数的女大诗人薛涛也沦陷了,与元稹开始了一段短暂的同居生活。无数俊男才子达官贵人拜倒在薛大诗人的石榴裙下,这些俗人怎如得了薛涛的法眼,可怜薛大诗人的满腹才华和一腔深情也没能留住小鲜肉元稹。短暂的欢爱随着元稹的调离而一去不复返,烟消云散,可怜苦等情郎的薛涛最后伤透了心,一袭道袍加身,一代才女断尘缘伴青灯枯萎。

在元稹与薛涛的相遇前,元稹还有不少爱情故事。据说,元稹的初恋是名崔姓少女,两人私定终身,穷小子与美娇娘恩恩爱爱几年。后来崔莺莺家道中落于元稹仕途没有帮助,于是元稹大言不惭地表示 “德不足以胜妖孽”,果断抛弃美娇娘远赴京都考取功名。再后来得到太子少保韦夏卿的赏识,竭力巴结,更是娶到了韦夏卿的小女儿韦丛。元稹在岳父的提携下官升至监察御史。但是好景不长,韦丛年纪轻轻却去世了。

于是元稹就写了遣悲怀三首,许下了“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以及“曾经沧海难为水”也是为他妻所作。这样美好的诗句应该配上“山无棱,地无角”或是“君如磐石,妾似蒲草“”的坚韧爱情,而知道元大诗人真实的爱情,是不是让人对他的“取次花丛懒回顾”坚贞爱情幻灭了呢。也许元大诗人要来一句我当时是真的爱过。

后来元大诗人根据自己初恋故事创作了一部传奇小说《莺莺传》,也就是《西厢记》的前身。也许诗人自己也为诗中深情折服,为自己的薄情良心受到谴责?据传崔美女后来遇到了真命天子,过得非常好,元稹后来落魄了还去找崔美女,求关照抑或求复合被拒绝了。真是不得不让人叹服!


No.3 李益

上榜原由:负心薄幸郎

唐诗三百首中最美的十首情诗(唐诗三百首中的三大渣男)(3)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每读李益的边塞诗,我就想“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江南曲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江南曲一读,满脑又是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离别…

据传:书生李益出道前遇到了美女霍小玉,当时霍小玉年方二八,李益二十出头。霍小玉原是霍王府上一名婢女的女儿,霍小玉十五岁时,霍王死了,霍小玉和她母亲都被赶出王府,沦为娼妓。霍小玉明白自己的地位无法和李益真正在一起,于是她和李益约定:“妾始年十八,君才二十二,迨君壮室之秋,犹有八岁,一生欢爱,愿毕此期。”霍小玉希望和李益一起相爱八年,之后任由李益选取名门闺秀为妻,自己出家为尼。但是,李益自授官郑县(今陕西华县)主簿之后,立即与高门卢氏女子成婚,并且躲避霍小玉不肯相见。霍小玉相思成疾而死。这可逃不过当时“朝阳群众”雪亮的眼睛,社会舆论纷纷谴责李益的负心不耻行径。据说还有好心人把李益捆绑到病重的霍小玉前。唐宪宗时期, 蒋防为霍小玉打抱不平,把李益和霍小玉的故事编成了《霍小玉传》,痛斥李益的负心薄幸。尚在人世的李益,不敢冒半个泡泡,自此留下心理阴影。《霍小玉传》《旧唐书》等书记载李益对自己的妻子非常不放心,出门要把妻子绑起来,甚至脱光了用浴盆盖起来才放心。

综上所述,哈哈,宋之问是当之无愧的渣男NO.1。负心也好,薄情也罢,毕竟有点“名花倾国两相欢”,换句话说这是两厢情悦,个人私生活属于个人隐私,流行一点就是当时是真爱过。而宋之问的渣是洗不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