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是培养尚武精神的优秀课程

传统武术普遍以强身健体为核心(传统武术是培养尚武精神的优秀课程)(1)

在教育部2021年2月26日印发的《教育部教材局2021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深化系列重大主题教育,并提出将印发国防教育和爱国尚武精神进中小学课程作等四个指南。这对于传承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弘扬武术精神无疑是重大利好消息。

传统武术普遍以强身健体为核心(传统武术是培养尚武精神的优秀课程)(2)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尚武精神和传统,而传统武术更是这种文化现象的载体。在梁启超先生《中国之武士道》一书中,先生认为自黄帝以来,华夏民族就是靠武力征服夷蛮在广博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并且自有正史开始五百年间,卓越的尚武人物不计其数。在这本书中,共介绍了从春秋战国到汉初七十一位以武德闻名天下人的事迹,从始至终,贯穿的就是尚武思想。

传统武术普遍以强身健体为核心(传统武术是培养尚武精神的优秀课程)(3)

在当今的和平年代,一切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有人会以为国防教育和尚武精神没有必要,提倡尚武、习武更是多此一举。其实,恰恰相反,尚武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强身健体和武力值上,更要体现在精神意志上,体现在思维方式上,体现在文化自信上。尤其在当前列强虎视眈眈的国际政治形势下,我们不应该有所觉醒吗?从传武打假的系列以炒作为目的抹黑丑行事件上,我们应该有紧迫感,应该从娃娃抓起、从少年抓起,通过推广传统武术的优秀拳种方式,进行培养我们年轻一代的尚武精神,建立起我们的文化自信。这里我们没有贬低拳击等国外一些搏击运动的意思,作为某种优秀的世界体育运动,我们都会兼收并蓄,我们依然包容、吸收一切优秀文化的精髓,这也是中国汉文化延续几千年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但我们绝不能容忍诋毁、抹黑,甚至摧残我们优秀文化的行为,更不能放任文化侵略现象的滋生、蔓延。中国人,就是要有中自己的文化特色,就是要坚持我们的武术文化,不能因为遇到困难就去抛弃,更不能因为金钱的诱惑而失去底线。当年八国联军、日寇铁蹄下的残暴,我们还没有忘记吧?当时历史情况下,我们选择甘作亡国奴了吗?抗美援朝战争中,论装备、论物资,我们都很落后,那我们就在家门口,甘愿挨打受凌辱吗?前辈们用鲜血和牺牲,来告诉后人:什么才是尚武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才有可能成为最可爱的人。因此,我们要宣扬的是尚武精神,是爱国、自爱和自信,不是渲染暴力和血腥,更不是争勇斗狠、爱名声与爱金钱。

传统武术普遍以强身健体为核心(传统武术是培养尚武精神的优秀课程)(4)

传统武术是培养尚武精神的优秀课程,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传统武术是我们的国粹之一,是我们独特的尚武文化载体,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符号。以我们练习的八极拳为例,八极拳的鲜明特点,非常符合尚武精神的要求,从其技术特点看,刚猛暴烈,硬开硬打,实战性极强,可以充分体现出力量强大、积极向上的特征,有利于建立自信;从其器械以大枪而著称来看,枪为百兵之王,更能诠释止戈为武、策马平天下的尚武精神,有利于建立自觉;从其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来看,有史可查的爱国英雄辈出,多是为国英勇杀敌,甚至捐躯沙场,仅是抗日英雄,就有一大批人物事迹,有利于开展爱国教育;从其门规来看,多是围绕精忠报国、见义勇为等来教育门内弟子,有利于开展品格教育,建立文化自醒。如霍氏八极拳门内弟子守则:要崇武尚德、尊师敬长,戒忘恩负义、欺师叛门;要团结同门、广交武友,戒同行互贬、妄议人非;要珍惜拳技、谨慎择徒,戒唯利是图、卖艺求荣;要勤学苦练、兴旺门弟,戒放纵酒色、违法乱纪;要见义勇为、保国安民,戒恃强凌弱、贻害社会。

传统武术普遍以强身健体为核心(传统武术是培养尚武精神的优秀课程)(5)

传统武术的优秀拳种很多,只要是符合尚武精神的,都可以作为培养尚武精神的课程。重视尚武精神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一批武术家、职业拳师和运动员,而是针对现在普遍存在的孩子们现代病、富贵病,娇生惯养,弱不禁风,不能吃苦,经受不起挫折等社会现象,通过教育,培养出风华正茂的少年一代,毕竟少年强则国强,勤于习武练武,可以磨炼优秀的意志品质,陶冶道德情操,可以形成优秀文化的思维方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愿传统武术能够承担起重任,为培养出具有尚武精神的新一代君子,作出贡献来。

传统武术普遍以强身健体为核心(传统武术是培养尚武精神的优秀课程)(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