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琦和童鞋们聊聊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一首元曲——《天净沙·秋思》,作者是元朝的马致远。
了解元曲的童鞋应该都听说过马致远,号称“元曲四大家”之一,另外仨人都有谁?小琦叨咕叨咕啊,关汉卿(听说过吧?绝对的大名鼎鼎,如雷贯耳),白朴,郑光祖(《倩女离魂》的作者,注意,跟《倩女幽魂》没关系啊!)
另外,马致远后人誉为"马神仙",还有"曲状元"之称。马致远是地道的北京人(元朝称大都),年轻时有一颗想当官,壮志报酬的心,可惜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所以一直是报国无门。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流浪一样的生活。也因此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
枯藤老树昏鸦
好了,说完了作者,咱们来说说这首被称为“秋思之祖”的散曲小令哈。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在小琦看来,这首元曲绝对是马致远小令散曲作品中的巅峰之作,几乎是白话文写成的十三个词,却勾勒出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画作。王维的诗被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小琦觉得马致远这首《天净沙·秋思》绝对当得起“曲中有画,画中有曲”的美誉。
“天净沙”是曲牌子,“秋思”是这首曲子的名字。大家都知道哈。名词解释?这么白的词儿还需要解释啥吗?勉强说一个吧,昏鸦,就是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名词解释完了,该用白话翻译原文了。写到这,小琦脸都红了,这有啥可释义的啊?我这水平,那不是释义,是糟蹋啊!人家简练的五句二十八字,那叫一个言简意丰,一解释,诗情画意全没了。硬着头皮整吧!
枯藤老树昏鸦
枯萎的藤蔓啊,缠绕在老树上,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在树枝上聒噪着。
小桥流水人家
小桥下面流水潺潺,岸边的农家炊烟袅袅。
古道西风瘦马
古道上伴着凛冽的西风,一匹瘦马彳亍前行。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渐渐失去轮廓,从西面落下。而伤心的浪子仍然在天涯四处漂泊。
这首成功的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1.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2.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3.善于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由游子深秋远行图。4.采用悲秋这一审美情感体验方式,来抒发羁旅游子的悲苦情怀,使个人的情感获得普遍的社会意义。
悲春伤秋是文人骚客们永恒的主题之一,说到秋天,第一个让我们想到的就是愁绪。仿佛这个季节就是愁的代言人。马致远也没能免俗,这曲秋思之祖,正是愁之大集成者。而不同的是,马致远在曲中无一“愁”字。而是通过“枯、老、昏、古、西、瘦、断肠、天涯”每一词皆显示出十分愁绪,得一句都算得上“妙手偶得之”了,而马致远层层推进,将愁绪推向了高潮。作者也并没有一味的说愁,第二句“小桥流水人家”,这幅安详温馨的画面为背景,却是一个流浪着孤独的走在未知前路的旅途中。想想都让人感到心酸,不能自已。
前人论曲,无不推崇这首小令。周德清《中原音韵·小令定格》说此曲为“秋思之祖”。艺术眼光很高的王国维将它列为元人小令的“最佳者”,并评论说:“《天净沙》小令,纯是天籁,仿佛唐人绝句(《宋元戏曲考·元剧之文章》),”“深得唐人绝句妙境”(《人间词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