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不买味精的壹读君 | 敏敏

一个问题:你家现在吃味精吗?

相信很多人的答案都是“不”。人们拒绝味精的原因也很相似,其中“呼声”最高的一条是:听说味精加热后有毒、致癌,吃了对身体不好。

针对这一“历史悠久”的谣言,近日有博主做了科普,为味精平反。很快,#味精真的被误解太久了#登上微博热搜,引来网友热议。评论区里,有网友表示拒绝谣言,相信科学;有网友依然持疑惑态度;还有网友怀念起曾经的国民品牌莲花味精。

曾几何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袋莲花味精,如今,莲花味精几乎销声匿迹,莲花健康已经到了靠卖商标度日的境地,莲花味精集团被执行金额一度超过2.1亿元。

莲花味精真的是被谣言干掉的吗?说味精安全,有什么科学证据?

莲花味精怎么了

上世纪90年代,莲花味精是味精领域绝对的统治者。

彼时的莲花味精不仅是我国最大的味精生产与出口基地,产量更位居世界第一,在1997年就实现年度净利润过亿,远销世界70个国家,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高达43.4%,颇有点独孤求败的意味。

那个时候,在莲花味精的“老家”河南周口项城,随处可见莲花的标志,三分之一的项城人都是莲花味精的员工,莲花味精也很豪气,不仅发工资,还发奖金,有工人在1991年就拿到过4000元的半年度奖金。

1998年,莲花味精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国内味精第一股。

味精致癌的传闻是真实的吗(有毒致癌)(1)

莲花味精|图源:《正点财经》栏目视频截图

但辉煌不会永远持续。

2002年,莲花味精的业绩出现了波动,到2003年直接巨亏1.45亿元。从2010年开始,莲花味精的情况更惨烈了:一年亏损,一年盈利,一亏亏几个亿,盈利则只有两三千万,还往往是通过申请政府补贴、处置资产等方法实现盈利的。2017年以后,连两三千万的盈利也没有了,开始在亏损的路上狂飙,1.03亿,3.33亿……

2021年,莲花味精对持有的24枚“莲花”相关商标进行公开拍卖,总起拍价达7570.34万元。曾经的“味精帝国”,倾颓之势似已无可挽回。

味精致癌的传闻是真实的吗(有毒致癌)(2)

实际上,早在2009年,莲花集团就由于债务问题失去了对莲花味精的控制权。后来,莲花味精又几度易主,2016年,“莲花味精”变成了“莲花健康”

这样的高开低走,和莲花味精的混乱管理分不开。

此前,莲花味精资不抵债,走上破产重整道路之时,央视财经记者去往项城走访调查,结果从公司现任高管,到已经离职的员工,都指出莲花味精一直存在管理问题。

这尤其体现在资金方面。1998年上市及随后的股票增发,曾为莲花味精注入了约14亿元资金,但从那时起,当时的公司控股股东莲花集团便开始长期大量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截至2005年12月底,占用金额已达到10.57亿元。

贪腐多发,负责人不负责,再加上市之初,公司曾投资数亿元进行环保改造和产品技术升级,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企业的原始积累被消耗,后期供血不足,直接导致企业未能及时转型。

味精致癌的传闻是真实的吗(有毒致癌)(3)

有员工对记者表示,自己从来没见过领导下工厂|图源:《正点财经》栏目视频截图

除了自身管理混乱,味精整个行业的没落,也是莲花味精辉煌不再的原因。

中国新闻周刊曾对此进行过分析,有业内人士表示,味精行业的没落,一方面是因为环保要求逐渐升级,味精落后产能逐渐被淘汰——

2007年,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发布关于淘汰四类落后产业的通知,味精赫然在列,此后国家对于味精产能的口子不断收紧。工信部网站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3年间分别淘汰味精行业落后产能18.9万吨、9.38万吨、14.3万吨和28.5万吨。

另一方面,新产品在不断冲击味精的市场,味精市场不断萎缩——

鸡精、酱油、耗油等调味品不断迭代更新,且十分平价,超市的货架分给味精的位置越来越少,即使有,也是不起眼的角落。

市场研究机构欧睿国际调研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8年,我国市场的味精消费量已经从114.6万吨下降到89万吨,预计到2023年,中国的味精消费量将下滑到77万吨。

谣言或许是使消费者放弃味精的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

正如现在,即使消费者知道味精无害,也不见得会买味精。

味精致癌的传闻是真实的吗(有毒致癌)(4)

近年来,普通家庭渠道味精销量下滑最为明显|图源:《正点财经》栏目视频截图

说是关于味精的谣言干掉了莲花,未免太看得起谣言了。

味精到底安不安全

毫无疑问,味精不是有毒物质。

虽然“味精”这个词听起来像合成的化学品,但实际上它就是谷氨酸钠,是葡萄、番茄、海带等天然食物里都含有的成分。

20世纪初,日本化学家池田菊苗就是因为偶然发现自己喝的海带黄瓜汤味道出奇鲜美,才将汤样品带回实验室,用化学分析手段从海带中提取出谷氨酸钠的。池田菊苗将谷氨酸钠命名为味の素,我们常用的“味精”一词,是中国化学家吴蕴初起的,他在1920年成功从谷物中提取并制成了谷氨酸钠。

目前在我国,味精的制备大都是以玉米淀粉、大米等谷物为原料,通过发酵、 提取、精制而成。如果我们可以放心吃这些食物,那也可以对味精放心。

味精致癌的传闻是真实的吗(有毒致癌)(5)

莲花味精的配料表“干净”到不可思议|图源网络

至于关于味精的谣言——

味精致癌?从味精被“消化”的过程来看,味精被食用后,经过胃酸作用转化成谷氨酸,并参与体内新陈代谢,不仅无害,还有营养价值。不会致癌。

味精杀精?大鼠实验表明,大量食用味精后,与生育相关的器官中子宫、卵巢、睾丸、前列腺各脏器大体及镜下检查均未明显中毒性病理改变,而且对体重、摄食、血象、心、肝、 肾功能等十项生化指标及心电图等也均无明显影响。

味精导致脱发?脱发以内分泌性脱发和神经精神性脱发最常见,但不管哪一种,都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是味精所致。

味精致癌的传闻是真实的吗(有毒致癌)(6)

而且人们觉得安全的鸡精,配料表第一位就是味精|图源:1688截图

而且,味精不仅无害,还有一些奇妙的用处。

比如,它可以让黄羽肉鸡更好吃。

马现永等人在2011年做了一个研究,将800只42日龄岭南黄羽肉鸡按照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70、540、1 080 mg/kg谷氨酸钠的饲粮,饲喂至63日龄时结束试验。

结果发现,饲粮中添加540 mg/kg谷氨酸钠可提高黄羽肉鸡肌肉中风味氨基酸的含量以及风味物质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提高肉品风味,改善肉品质,并对生长性能无负面影响。

味精致癌的传闻是真实的吗(有毒致癌)(7)

不过也不能吃太多味精,因为味精中的谷氨酸钠中有钠元素,而过量摄入钠则会导致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根据欧盟食品安全局的标准,谷氨酸及其盐类的安全摄入量是每公斤体重 30mg,相当于 60 公斤重的成年人每天摄入上限是 1.8 g。

而且食用味精时要避免高温,出锅前放就行。不是因为高温后的味精有毒,而是因为温度过高时会有极少量谷氨酸钠变成焦谷氨酸钠,无毒,但也不鲜了。

然澄清不出圈,谣言传千里,负面消息总是更吸引人们的目光,味精的“洗白”之路,还有好一段要走。

留言区聊聊,你以后会选择买味精吗?为什么?

[1]马现永, 周桂莲, 林映才, 蒋宗勇, 郑春田, & 陈芳. (2011). 饲粮中添加谷氨酸钠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及肉品风味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3(3).

[2]央视财经:曾经产量世界第一,如今破产重整!莲花味精怎么不“香”了?

[3]南方周末:谁杀死了莲花味精?曾经世界第一,如今濒临破产

[4]中国新闻周刊:靠卖商标度日,曾经的“味精大王”莲花味精怎么了?

[5]科普中国:味精有毒、致癌、脱发、杀精到底是真是假?争论多年的事终于有答案了

头图:余源 摄

味精致癌的传闻是真实的吗(有毒致癌)(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