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这一年香港电影票房榜创历史的没有出现任何一部外国影片,全都是香港本土产的电影。这一年,许冠杰脱离哥哥许冠文到新艺城拍摄了《最佳拍档》,没想到的是他这个决定是如此的英明,成为香港第一部票房过两千五百万的演员,而且到现在,《最佳拍档》还保持着香港观影人次记录,恐怕以后也没人能够打破这个记录了。

但有一个人是最高兴的,那就是曾志伟,他没想到自己的这一年居然能够成为创历史纪录影片的导演。其实这一年曾志伟真的很活跃,作为导演,他夺取了年度冠军,作为主演,他的影片也进入票房前十,而且是位列第五。

这一年,最成功的人可能就是麦嘉。作为演员,他出演的《最佳拍档》,不仅是年度票房冠军,而且还获得了第二届香港金像奖的最佳男主角,可以说名利双收。

也就是这一年火遍大江南北的《少林寺》在香港也是火得一塌糊涂,主演李连杰也是一举成名天下知,成为明日可期的功夫新星。

许鞍华也用自己的《投奔怒海》收获了名利,也让刚出道没多久的刘德华走入了大家的视野,为刘德华以后的发展开了一个非常好的头。

洪金宝与师弟成龙,可以说在这一年,还有有些许的失落。不过洪金宝收获了金像奖的最佳男主角也算是得到了名,而成龙可以说挺失望的一年。

曾志伟票房大卖 1982年香港电影票房榜(1)

第一名:《最佳拍档》 票房:2604万3773。这部电影是新艺城影业公司出品,导演是曾志伟,主演有许冠杰、麦嘉、张艾嘉。这部影片可以说是香港最牛的IP了,看看它创造的票房记录两千六百万,将去年刚刚创造记录的《摩登保镖》超了将近九百万,也是香港第一部破两千万,乃至两千五百万的电影。导演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曾志伟,说实话,小个子,大能量,没想到,他执导的第二部电影就创造一个意想不到的记录。

曾志伟票房大卖 1982年香港电影票房榜(2)

豆瓣评分:7.7分。我个人还是喜欢这部影片的,只是它还是带着很浓的《007》味道,可以说是模仿的《007》,唯一让人没想到的是这部电影居然那么好看,完全超过了《007》。许冠杰没有跟自己的兄弟们合作,跑到了新艺城出演了这部最火的电影。在这部电影里,我对他的印象远没有光头麦嘉来的深刻。麦嘉扮演的光头佬绝对是这部电影的灵魂人物,可以说麦嘉成就了这部影片的火爆。正是因为麦嘉非常出彩的表演,他也凭借着这部影片夺得了第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第二名:《难兄难弟》 票房:1672万4578。《难兄难弟》的导演是麦嘉,编剧是黄百鸣,主要演员有石天、泰迪罗宾、吴耀汉、钟楚红等人。当我们看到麦嘉、黄百鸣、石天、泰迪罗宾这几个名字,就知道这部电影也是新艺城出品的电影。说实话,新艺城的创始人每一个人都很有才华,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新艺城才创造出了那么多的经典影片。

曾志伟票房大卖 1982年香港电影票房榜(3)

豆瓣评分:7.1分。新艺城非常会选择上映的时间,《最佳拍档》选择了春节档,这部《难兄难弟》就选择了暑期档,毕竟这样的纯商业喜剧还是更受学生欢迎,所以它能够取得如此好的成绩与档期的选择有关系。其实这部影片,新艺城也是诚意满满,毕竟集结了新艺城众多的明星,虽然很多只是露了脸,但也算是群星云集了。不过,这部影片的投资比起《最佳拍档》可是要少得多,因此这部影片是新艺城很成功的一部商业喜剧。

最后,我要说红姑年轻的时候真的是颜值爆表。

曾志伟票房大卖 1982年香港电影票房榜(4)

第三名:《少林寺》 票房:1615万7801。这部由中原电影制片公司制作的一部动作电影可以说在当年真的是火遍了大江南北,甚至将这火烧到了国外。李连杰也是因为这部影片一举成为家喻户晓的功夫明星。但是我个人最喜欢的还是它的两首歌曲:《少林 少林》、《牧羊曲》。因为这两首歌一起,我就能够想起这部影片。虽然这部影片启用的演员基本上是来自内地的演员,但实际上这部电影的制作公司还是香港的长城电影公司。为何又叫中原电影制片公司呢?那是因为东南亚不引进长城电影公司的任何一部影片,长城公司为了电影能够进入东南亚市场才成立这家中原电影制片公司,所以本质上还是长城电影公司的影片。

曾志伟票房大卖 1982年香港电影票房榜(5)

豆瓣评分:8.3分。这部电影的经典不用我说了,它的影响力也不用说了。看看它当年创下的票房记录:在内地,以一毛钱的票价创下了161578014元的票房纪录,在香港创下了功夫片的票房记录16157801元,在日本,创下40亿日元票房纪录,在韩国,创下了51亿韩元的票房记录。看看这些数字,就可以看出《少林寺》这部电影在当年火成什么样了?那绝对是全民看少林。

第四名:《投奔怒海》 票房:1547万5087。这部影片的出品公司是夏梦创办的青鸟电影制片有限公司,而且是青鸟电影的开山之作,导演是许鞍华,主要演员是林子祥、刘德华、马斯晨 、缪骞人等人。以现在看,这样的阵容也算是豪华阵容,可惜当年真不豪华,刘德华刚刚出道,算得上明星的也就是林子祥、缪骞人。

曾志伟票房大卖 1982年香港电影票房榜(6)

豆瓣评分:8.5分。第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最大的赢家应该就是许鞍华的《投奔怒海》。这部影片是香港新浪潮的经典代表作,也让许鞍华登上了导演的巅峰——金像奖最佳导演,而且这部影片不仅赢得了荣誉,也赢得了票房,也让华仔刘德华第一次登上了香港票房排行榜。

不过这部电影的话题很多。这部影片原先找的导演不是许鞍华,而是严浩。只不过严浩怕不能去台湾拍戏而推拒了。刘德华饰演的角色,最早找的也不是刘德华,而是周润发,周润发也考虑到不能失去台湾这个市场,所以也推拒了这个角色,这才有了刘德华出演这部影片。

第五名:《小生怕怕》 票房:1392万7084。这部影片是新艺城影业公司出品的恐怖喜剧片,导演是刘家荣,编剧是黄百鸣、高志森,主要演员有谭咏麟、郑文雅、曾志伟等人。

曾志伟票房大卖 1982年香港电影票房榜(7)

豆瓣评分:6.7分。黄百鸣作为编剧真的是才华横溢,不知道他的脑子里装了多少有趣的桥段。也正是因为他写出如此出彩的剧本,才让这部影片如此成功。至于演员,我觉着三个配角,也就是出演三个鬼前夫的姜大卫、王青、黄百鸣,比主角谭咏麟更出彩。不过也许正是因为这部影片的成功,给黄百鸣带来灵感,才有了后面的系列喜剧鬼片《开心鬼》,也为新艺城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第六名:《提防小手》 票房:1180万9432。这部电影是由陈勋奇与金公主集团合资成立的永佳电影公司出品,导演是洪金宝,主演有洪金宝、陈勋奇、叶德娴、元彪、吴耀汉、陈龙、狄威、曹达华、田俊、午马、陈百祥等人。

曾志伟票房大卖 1982年香港电影票房榜(8)

豆瓣评分:7.0分。这部影片,我看过一遍,所以对于这部影片只有一点印象就是陈勋奇的胡子。这部影片对于洪金宝来说不算失败,因为他凭借这部影片得到了第二届香港金像奖的男主角,而且票房也是洪金宝自出道以来最高的票房,可惜对手太勇猛,他的这部电影只能排在第六,他也只好蹲在角落里哭笑不得。对于刚刚创立的永佳电影公司,这部戏是成功的。毕竟一个新电影公司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是很厉害的了。

第七名:《龙少爷》 票房:1093万6344。这部影片是嘉禾出品,成龙自导自演,其他演员有元奎、冯克安、陈惠敏、郑康业、火星。看票房还是不低的,毕竟也是过千万的票房。但是对于成龙来说,这个排名是失败的。或许他也应该跟大哥洪金宝一样,蹲在角落里哭泣,感叹这一年都是一堆变态的对手。

曾志伟票房大卖 1982年香港电影票房榜(9)

豆瓣评分:6.8分。这部戏不像之前的那部《师弟出马》那么吸引观众,也是正常的。成龙早期的电影,剧情很简单,女主,好吧,成龙早期电影有女主吗?有女主,但也没女主什么事儿。这部戏也不例外。不过,成龙的动作戏还是很有看头的。在这部戏里面就是踢毽子跟抢包山就是很精彩的戏码。

第八名:《靓妹仔》 票房:1032万7250。这部影片是由珠城录像有限公司、麦当雄制作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导演是黎大炜,主要演员有林碧琪、麦德和、温碧霞、梁美琼、苏佩芳、叶璇、徐意、萧玉龙、朱承彩、叶观楫、黄鉴波、潘宏彬等人。

曾志伟票房大卖 1982年香港电影票房榜(10)

豆瓣评分:6.6分。这一年丽的电视台发生了变动,他们旗下的监制麦当雄也从电视圈子跳到了电影圈,而这部《靓妹仔》就是他进入电影圈的第一部作品。不过,他没有出任导演只是担任了监制。该片以西德电影《堕落街》为创作蓝本,将其融进香港的时代背景以及生活中,反映着香港的现实社会问题,因此它公映时也引起极大的争议。说实话,麦当雄这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很极端的人,也可以说追求极致。他总是想让影片以完全真实的纪实片容貌呈现给观众,务求给观众带来感同身受的观感,好在这部影片,他成功了。两位首次出演电影的林碧琪与温碧霞也一举成名,其中林碧琪获得第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女主角。

第九名:《人吓人》 票房:1010万4527。嘉禾出品的一部僵尸灵幻片,导演是午马,主要演员有洪金宝、钟楚红、午马、钟发、林正英、刘观伟等人。

曾志伟票房大卖 1982年香港电影票房榜(11)

豆瓣评分:7.4分。嘉禾可能是看到了之前《鬼打鬼》的成功,觉着这个类型的影片绝对成功的潜质,所以又出了一部《人吓人》。最后取得了破千万的票房,可以说是成功的,也可以说是失败的,因为它只是排在第九。我看这部影片是因为林正英而看的,看了之后,蛮有意思的一部剧,只是喜剧多过惊悚,洪金宝在本片是很出彩的,但更吸引我目光的是小云的扮演者钟楚红,她是真的很漂亮。

第十名:《十八般武艺》 票房:991万3242。这部影片是由邵氏兄弟出品,导演是刘家良,主要演员有刘家良、刘家辉、惠英红、刘家荣、小侯、傅声等人。

曾志伟票房大卖 1982年香港电影票房榜(12)

豆瓣评分:7.5分。昔日的老大哥如今实在是太惨了,只能有这么一部影片进入前十,最主要的是前十里,它是唯一一部没有破千万的片子。走了半天,邵氏还是需要依靠功夫片来撑门面。从张彻、程刚、楚原,再到现在的刘家良,邵氏还真的是武侠电影的大本营。可惜的是邵氏成也武侠,败也武侠。

总的来说,这一年,新艺城终于成长为与嘉禾抗衡的巨头,失落的邵氏兄弟只能靠着刘家良维持着自己最后的荣耀。可惜的是香港电影圈再也不是邵氏的天下,甚至辉煌了没多久的嘉禾也有些阻挡不了新艺城冲锋的脚步,好在这一年嘉禾还有两部进入前十名,而牛气哄哄的新艺城也不过三部。当然,不看票房,也不看名次,只看入榜的电影多寡。

这一年,也是让香港电影人欣喜的,因为这个榜单不再是那家独大,或者两家平分,而是真正地做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说明这个时候香港的电影发展真的进入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