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

近日,四川省政务服务和

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印发了

《关于确认第二批省级“示范便民服务中心”的通报》

三圣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荣获

四川省省级“示范便民服务中心”称号

规范化建设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锦江区三圣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荣获省级)(1)

近年来,三圣街道把居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便民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强化服务功能、健全服务机制、创新服务手段、增强服务意识和提升服务效能等方面,持续推进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三化”建设,积极为广大群众提供高效、便捷、贴心的服务

规范化建设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锦江区三圣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荣获省级)(2)

三圣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立《镇村便民服务体系建设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细化工作分工,指定专人负责、责任到位。 同时, 制定《窗口工作规范》《窗口工作人员基本准则》《首问责任制》《服务双岗制》《一次性告知制度》《限时办结制度》等相关制度,不断优化制度管理。畅通监督渠道,公开投诉电话、意见箱、意见簿,强化政务服务窗口监督全覆盖。

规范化建设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锦江区三圣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荣获省级)(3)

为更好地整合服务资源、方便群众办事,2021年2月1日,三圣街道将便民服务中心前移到喜树路社区“喜乐荟”综合体一楼。整个便民服务大厅以白色和原木色为主,设置窗口服务区、阅读休息区、样表填表区等板块,服务窗口“去柜台”。

规范化建设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锦江区三圣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荣获省级)(4)

按照“一窗受理”工作服务规范,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设置1个企业综合服务窗口、4个个人综合服务窗口和2个备用窗口,备用窗口用于阶段性公共服务事项办理。根据业务需求,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统一配备办公电话、高拍仪、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以及共享辅具、饮水机、急救箱、老花镜等办事所需的便民设备,暖心的设置获得了办事群众的一致好评。

规范化建设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锦江区三圣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荣获省级)(5)

规范化建设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锦江区三圣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荣获省级)(6)

按照“三集中三到位”要求,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结合《锦江区便民服务中心服务事项清单》,实现145项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在便民服务大厅集中受理,共梳理“一件事一次办”事项13项。此外,充分利用LED电子显示屏等载体公示服务事项,在中心公示高频服务事项办事指南43项,在中心显著位置摆放申请材料示范样表,方便群众查阅获取。

规范化建设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锦江区三圣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荣获省级)(7)

同时,依托便民服务中心、整合社区综合体就地服务功能,打造了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创业指导孵化空间、职业培训实训空间三大空间,实现了服务事项就地办、就业岗位就地选、创业孵化就地驻、职业培训就地学四大功能,成功打造了“锦江就业超市”示范店,完成线上线下培训1000人次,求职推荐285人,实现大学生创业6人、灵活就业21人、困难人员再就业28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个

规范化建设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锦江区三圣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荣获省级)(8)

在便民服务中心内还开设了巧手空间为辖区残障艺人搭建蜀绣、面塑、绘画工作室,提供集制作、展览、销售为一体的平台,同时,将超市、缝纫、理发、开锁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融合到便民服务中心,让真正实现“就近办”“马上办”“一次办”。

规范化建设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锦江区三圣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荣获省级)(9)

规范化建设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锦江区三圣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荣获省级)(10)

聚焦企业、群众“上班时间没空办事、休息时间无处办事”的困扰,三圣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实行“周六不打烊”及工作日午间延时服务;在三圣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大门一侧还设置了24小时自助服务驿站。驿站内配备了天府蓉易办、临时身份证明机、身份证取证机、社保一体机等自助终端。这里可实现社保查询打印、临时身份证明打印、房屋信息查询打印、公积金缴存证明打印等20余项业务的24小时办理。

规范化建设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锦江区三圣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荣获省级)(11)

聚焦群众和企业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便民服务中心设置“办不成事”受理窗口,让群众不空跑、不多跑,为群众办事遇到的所有“疑难杂症”,提供了兜底服务。

规范化建设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锦江区三圣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荣获省级)(12)

聚焦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办事需求,落实导办员主动上前耐心指导或帮助,大幅缩短群众办事等待时间;组建志愿服务队,2022年为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300余次,全年群众满意度达99.7%以上。

规范化建设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锦江区三圣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荣获省级)(13)

三圣街道将持续深入推进

便民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

加快完善街道、社区便民服务体系

全面提升街道便民服务能力和水平

问需于民拓展群众服务事项

用心、用情做好群众和企业服务

不断增强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